一、写在前面的结论 1
1.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相似的最初经历 1
2.迥异的社会背景和内容上的相互关联 22
3.几个相关概念 28
4.关于本书的产生 31
二、公元前13世纪:从埃及走出的移民和一神教 42
1.以色列的起源问题 42
2.一支小型游牧部落及其宗教改革 47
3.米甸 51
4.埃赫那顿与摩西 54
5.从农民到游牧民的文化移植 66
6.再谈米甸 69
三、公元30—50年:加利利、安提阿和基督教 76
1.公元1世纪:虔诚的犹太教徒及其末世论 76
2.和平局势下的非暴力原则 82
3.末日审判的预言者:施洗约翰和耶稣 89
4.法利赛人、摩西律法和异教徒 94
5.耶路撒冷、祭司和圣殿 108
6.早期基督教 117
7.圣司提反与基督教徒逃亡叙利亚 126
8.第一个传教区:地中海东岸周边城市 139
9.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分道扬镳 145
四、1510—1530年:中欧的分裂和新教 157
1.风雨欲来的宗教改革地 157
2.宗教虔诚:过去时与现在时 160
3.精神上的邻居:约翰内斯·冯·施陶皮茨与马丁·路德 165
4.革命开始的地方:萨克森选帝侯国小城维滕贝格 169
5.城市中的布道坛 175
6.在全世界引发的反响 185
7.新教集团和规范教义的产生 189
8.近代早期:宗教信仰时代 204
五、1760—1780年:北美洲的英格兰人和代议制民主 208
1.强大的英国本土及其令人钦佩的政治状况 208
2.有着广泛选民基础的立法大会 213
3.一个没有特权的社会 220
4.独立后的殖民地:开明的共和新制度 224
5.烙印期的大势所趋 239
6.严格的政教分离 243
7.对全世界的影响 247
六、1860—1880年:俄国知识阶层和革命社会主义 257
1.前沿地带的重新启程 257
2.无神论:反抗团体的敲门砖 266
3.革命思想向欧洲东部边缘移植 281
4.1861年农业改革:改革者与激进分子的分岔路 293
5.叛乱开始:宣言、学生暴动和向民众的转移 307
6.捷径的幻灭:煽动者和恐怖主义者的组织形式 313
7.面对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国家政权和法律体系的护目镜 322
8.没有规范条文的运动 336
9.持续力:影响的余波 341
七、在俄国的继续发展 346
1.胜利者的优势:1917年十月革命 346
2.失败者的软肋:1991年苏联解体 356
附 录 365
1.人名译名对照表 365
2.地名译名对照表 370
3.参考文献(摘选)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