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1
第一篇建置地理 40
第一章 建置区划 40
第一节 位置面积 40
第二节 建置沿革 41
第三节 行政区划 42
第四节 县名由来 44
第二章 自然地理 45
第一节 地质地貌 45
第二节 土壤植被 47
第三节 气候 49
第四节 水文 55
第五节 自然灾害 56
第三章 自然资源 58
第一节 土地资源 58
第二节 水资源 59
第三节生物资源 60
第四节 矿产资源 61
第二篇罗浮山 66
第一章 山水 68
第一节 峰峦与洞天 68
第二节 水泉与溪瀑 76
第二章 动植物 78
第一节 植物 78
第二节 动物 80
第三章 宗教场所 81
第一节 道教 81
第二节 佛教 85
第四章 摩崖石刻 87
第一节 现存摩崖石刻 88
第二节 已佚摩崖石刻 90
第三节 选介 91
第五章 管理与服务 94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94
第二节 规划与建设 96
第三节 旅游服务 97
第四节 景点选介 100
第三篇人口 106
第一章 人口状况 106
第一节 数量与分布 106
第二节 人口构成 108
第三节 流动人口 116
第二章 人口控制 117
第一节 政策措施 117
第二节 优生优育 119
第三节 宣传教育 120
第四节 计生管理 121
第五节 计生服务 122
第六节 机构与队伍 122
第三章 姓氏 123
第一节 姓氏录 123
第二节 十大姓氏 124
第四篇经济总情 128
第一章 经济规模与速度 128
第一节 经济增长速度 128
第二节 产业发展速度 128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 129
第二章 经济结构 131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31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33
第三节 流通结构 136
第四节 投资结构 136
第五节 收入分配结构 137
第三章 经济效益 139
第一节 三次产业增加值 139
第二节 工业劳动生产率 140
第三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 140
第五篇农业 143
第一章 农业区划 145
第一节 东北丘陵区 145
第二节 西北山区 145
第三节 东南沿江丘陵区 146
第四节 西南平原区 146
第二章农业生产结构与经营 148
第一节 调整生产结构 148
第二节“三高”农业 149
第三节 产业化经营 150
第四节 土特产品 150
第三章 种植业 152
第一节 耕地 152
第二节 粮食作物 152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60
第四节 蔬菜 164
第五节 花卉苗木 165
第六节 农作物保护 165
第七节 科技推广应用 168
第四章 林业 173
第一节 森林资源 173
第二节 森林资源保护 174
第三节 林业生产 177
第四节 林政管理 180
第五节 科研与学会 181
第五章 水果 182
第一节 面积与产量 182
第二节 品种 183
第三节 栽培技术 185
第六章 畜牧业 187
第一节 家禽家畜 187
第二节 特种动物 189
第三节 良种选育 189
第四节 疾病防治 190
第五节 饲料 191
第七章 水产业 192
第一节 渔业资源 192
第二节 鱼苗 193
第三节成鱼养殖 198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00
第五节 江河采捕 201
第六节 渔政管理 203
第八章 农业机械 203
第一节 维修和生产 204
第二节 推广应用 204
第三节 技术员培训 204
第四节 农机经营 205
第五节 安全监督管理 205
第六节 扶持政策 206
第九章 管理机构 207
第一节 农村工作委员会 207
第二节 农业局 207
第三节 林业局 208
第四节 畜牧局 209
第五节 农机局 210
第六节 水果办 211
第六篇工业 212
第一章 工业经济所有制 213
第一节 国有工业 213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14
第三节 私营工业 216
第四节“三来一补”和“三资”工业 216
第五节 股份制工业 218
第二章 工业行业 219
第一节 矿产采掘 219
第二节 建材 220
第三节 制糖 222
第四节 食品加工 222
第五节 木材加工 224
第六节 服装鞋帽 225
第七节 印刷 226
第八节 玩具 226
第九节 化肥 226
第十节 爆竹 227
第十一节 医药 227
第十二节 塑料 228
第十三节 机械 228
第十四节 电子 229
第三章 企业管理与经济效益 230
第一节 企业管理 230
第二节 经济效益 232
第四章 乡镇企业 234
第一节 概况 234
第二节 体制结构 235
第三节 行业结构 239
第四节 经营效益 243
第五节 企业管理 245
第五章 企业与名优产品 249
第一节 企业选介 249
第二节 名优产品 254
第七篇商业 257
第一章 商业经济所有制 257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57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58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 259
第四节 个体私营商业 260
第二章 主要行业 261
第一节 饮食服务 261
第二节 百货 262
第三节 副食品 263
第四节 粮油 265
第五节 生产资料 265
第六节 烟草 266
第三章 集市 267
第一节 市场分布 268
第二节 市场建设 268
第三节 集市贸易 269
第四节 市场管理 270
第四章 管理机构 271
第一节 商业局 271
第二节 粮食局 271
第三节 烟草专卖局 272
第四节 供销合作联社 272
第五节 市场物业局 272
第八篇对外经济贸易 273
第一章 对外贸易 273
第一节 出口贸易 273
第二节 进口贸易 276
第三节 机构 277
第二章 对外经济合作 277
第一节 利用外资 277
第二节 招商引资 279
第三节 工业园建设 279
第四节 主要外商企业 281
第五节 劳务输出 282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82
第三章 口岸 283
第一节口岸建设 283
第二节 海关 284
第三节 检验检疫 285
第四节 边防检查 285
第九篇金融保险 286
第一章 货币 287
第一节 流通币种 287
第二节 现金投放与回笼 287
第三节 金银管理 288
第四节 债券 288
第二章 金融管理 289
第一节 金融稽核 289
第二节 储蓄存款 291
第三节 信贷管理 291
第四节 外汇管理 294
第五节 金融秩序整顿 295
第六节 监管机构 297
第三章 银行 297
第一节 中国工商银行博罗支行 297
第二节 中国农业银行博罗支行 298
第三节 中国银行博罗支行 301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博罗支行 302
第五节 广东发展银行博罗办事处 304
第六节 农业发展银行博罗县支行 305
第四章 信用社 305
第一节 城市信用社 305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306
第五章 保险 308
第一节 险种 308
第二节 业务 309
第三节 保费和赔付 309
第四节 机构 311
第十篇财政税务 313
第一章 财政 313
第一节 收入 313
第二节 支出 315
第三节 财政管理 316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322
第五节 机构 322
第二章 税务 323
第一节 国家税务 323
第二节 地方税务 326
第十一篇经济管理 33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31
第一节 计划制订与实施 331
第二节 投资管理 333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34
第二章 国土管理 334
第一节 建设用地管理 334
第二节 地籍地产管理 336
第三节 土地监督检查 340
第四节 土地开发复垦 341
第五节 测绘 342
第六节 地名 344
第七节 管理机构 345
第三章 矿产资源管理 346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346
第二节 矿产资源保护 346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监督 347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47
第一节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 34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49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350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51
第五节 工商监管执法 351
第六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352
第七节 管理机构 353
第五章 质量技术管理 353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353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54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355
第四节 行政执法 355
第五节 特种设备监控 355
第六节 管理机构 356
第六章 物价管理 356
第一节 物价水平 356
第二节 价格管理 357
第三节 收费管理 364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368
第五节 价格认证 369
第六节 管理机构 370
第七章 审计监督 370
第一节 国家审计 371
第二节 社会审计 373
第三节 内部审计 373
第四节 机构 374
第八章 统计 374
第一节 统计调查 374
第二节 资料汇编 378
第三节 执法监督 379
第四节 机构 380
第十二篇经济体制改革 381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81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81
第二节 基层经济管理体制 382
第三节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382
第四节 股份合作制 382
第五节 农村合作基金 383
第二章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383
第一节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383
第二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 384
第三节 推行承包责任制 384
第四节 企业内部改革 385
第三章 流通体制改革 386
第一节 建立开放型流通体制 386
第二节 商业体制 387
第三节 粮食流通体制 387
第四节 供销社体制 388
第五节 烟草经营体制 391
第六节 外贸体制 391
第四章 市场体制改革 392
第一节 生产资料市场 392
第二节 金融市场 393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 393
第四节 劳务与人才市场 394
第五章 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395
第一节 计划和投资管理体制 395
第二节 财政体制 396
第三节 税务体制 397
第四节 金融体制 398
第五节 价格体制 399
第十三篇基础建设 401
第一章 水利 401
第一节 水利设施 401
第二节 水利建设 405
第三节 防汛防旱防风 406
第四节 水土保持 407
第五节 依法治水 408
第六节 水力发电 410
第七节 移民安置 413
第八节 水利管理 416
第二章 电力 420
第一节 电源 420
第二节 电网建设 422
第三节 供电用电 423
第四节 电力管理 425
第三章 交通 428
第一节 公路建设 429
第二节 桥梁建设 431
第三节 水路建设 432
第四节 公路养护 434
第五节 水路养护 435
第六节 交通运输 436
第七节 交通管理 441
第四章 邮政 445
第一节 设施设备 445
第二节 业务 446
第三节 机构 450
第五章 电信 451
第一节 电报 451
第二节 固定电话 452
第三节 无线寻呼与移动通信 455
第四节 互联网建设 457
第五节 无线电管理 458
第六节 机构 458
第十四篇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461
第一章 规划 461
第一节 县城规划与实施 461
第二节 镇乡规划 463
第三节 规划管理 467
第二章 县城建设 467
第一节 城区建设 467
第二节 街道 468
第三节 桥梁 472
第四节 排水 473
第五节 公共照明 480
第六节 环境卫生 482
第七节 市容市貌管理 483
第三章 镇村建设 484
第一节 集镇建设 484
第二节 农村建设 485
第四章 建筑业 486
第一节 建筑设计 486
第二节 工程施工 488
第三节 建筑市场管理 491
第四节 执法监督 491
第五章 公用事业 493
第一节 市政公用设施 493
第二节 城市绿化 493
第三节 城市供水 499
第四节 城市供气 500
第六章 房地产业 501
第一节 房地产开发 501
第二节 房屋建设 504
第三节 房产管理 505
第四节 地产管理 509
第七章 环境保护 511
第一节 环境状况 511
第二节 宣传教育 511
第三节 环境监测 512
第四节 污染防治 519
第五节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521
第六节 监管执法 522
第七节 环保企业 524
第八章 管理机构 524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524
第二节 事业机构 525
第十五篇党派社团 527
第一章 中共博罗县地方组织 527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527
第二节 组织机构 532
第三节 组织工作 535
第四节 宣传教育 539
第五节 统战工作 541
第六节 纪律检查 543
第七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45
第八节 平反冤假错案 547
第九节 整风与专题教育 548
第二章 民主党派与社团 54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博罗支部 549
第二节 工会组织 551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555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557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559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559
第七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562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 564
第九节 其他社团 564
第十六篇人大政府政协 56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569
第一节 代表产生 569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570
第三节 组织机构 575
第四节 常委会主要工作 576
第五节 乡镇人大 580
第二章 人民政府 581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领导 581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机构 584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586
第四节 政府职能转变 587
第五节 施政方式 589
第六节 综合政务 590
第三章 政协 592
第一节 县政协委员会 592
第二节 机构设置 596
第三节 主要工作 600
第十七篇法治 603
第一章 综治维稳 603
第一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603
第二节 严打整治 604
第三节 调处纠纷 605
第四节 政法队伍建设 606
第二章 公安 606
第一节 治安管理 606
第二节 出入境管理 608
第三节 道路交通管理 610
第四节 政治案件侦查 612
第五节 刑事案件侦查 613
第六节 经济保卫与经济犯罪侦查 617
第七节 预审与看守 618
第八节 纪检监察 619
第九节 警衔评授 619
第三章 检察 620
第一节 批捕 620
第二节 起诉 621
第三节 经济检察 624
第四节 法纪检察 626
第五节 民事行政检察 626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626
第七节 监所检察 627
第四章 审判 628
第一节 立案 628
第二节 刑事审判 62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629
第四节 经济审判 629
第五节 行政审判 630
第六节 执行 630
第七节 来信来访与复查 630
第五章司法行政 632
第一节 法制宣传 632
第二节 公证 633
第三节 律师事务 634
第四节 法律援助 634
第五节 民事调解 634
第六章 机构 635
第一节 县委政法委员会 635
第二节 公安局 636
第三节 检察院 638
第四节 法院 638
第五节 司法局 639
第十八篇人事劳动 640
第一章 人事 640
第一节 机构改革 640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 641
第三节 机构编制管理 642
第四节 干部录用与管理 647
第五节 干部培训 650
第六节 干部考核奖惩 651
第七节 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652
第八节 干部福利待遇 653
第九节 人才交流服务 657
第十节 管理机构 658
第二章 劳动 658
第一节 制度改革 658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659
第三节 劳动就业 660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664
第五节 监察与仲裁 665
第六节 职工工资福利 666
第七节 再就业工程 668
第八节 管理机构 669
第十九篇地方军事 670
第一章 驻军 670
第一节 野战部队 670
第二节 地方部队 670
第二章 兵役 672
第一节 预备役 672
第二节 征兵 672
第三章 民兵 674
第一节 组织建设 674
第二节 军事训练 675
第三节 政治教育 675
第四章 国防动员 676
第一节 机构与制度 676
第二节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 677
第三节 人民防空 678
第四节 国防教育 678
第五章“双拥”工作 679
第一节 拥军优属 679
第二节 拥政爱民 680
第三节 制度建设 680
第二十篇教育 682
第一章 校舍与设备 682
第一节 校舍 682
第二节 教学设备 683
第二章 教师队伍 684
第一节 师资 684
第二节 待遇 685
第三节 培训与考核 688
第四节 职称评定 690
第三章 教育经费 691
第一节 经费来源 691
第二节 经费开支 695
第四章 教学研究 696
第一节 教研活动 696
第二节 教学改革 698
第三节 素质教育 700
第五章 基础教育 701
第一节 学前教育 701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02
第三节 中学教育 704
第四节 团队工作 706
第五节 学校(幼儿园)选介 707
第六章 职业教育 710
第一节 职业学校 710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 712
第七章 成人教育 713
第一节 扫除文盲 713
第二节 成人中等教育学校 714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716
第八章 业余教育 718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18
第二节 职工干部教育 719
第九章 教育管理 721
第一节 行政管理 721
第二节 教学管理 722
第三节 行政管理机构 725
第二十一篇科技 727
第一章 科技计划与实施 727
第一节 科技计划编制 727
第二节 科技计划项目实施 727
第二章 科技成果与开发 729
第一节 科技成果 729
第二节 科技网络和推广 731
第三节 高新技术 732
第四节 专利工作 732
第三章 气象测报与防震 736
第一节 气象测报 736
第二节 防震 737
第四章 机构与队伍 7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38
第二节 科研机构 739
第三节 科技队伍 740
第二十二篇文化 743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 7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43
第二节 文化设施与团体 743
第二章 文学艺术 745
第一节 文学创作 745
第二节 戏剧曲艺创作表演 747
第三节 音乐舞蹈创作表演 748
第四节 书法美术摄影 748
第三章 群众文艺 749
第一节 民间艺术活动 749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750
第四章 社会文化与管理 751
第一节 社会文化 751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752
第五章 广播电视 752
第一节 站台建设与设备 752
第二节 广播 753
第三节 电视 754
第四节 机构 755
第六章 电影放映 756
第一节 设施与设备 756
第二节 机构 756
第三节 放映单位与队伍 757
第七章 新闻出版与图书 757
第一节 新闻 757
第二节 出版 758
第三节 图书销售 758
第八章 文物古迹 761
第一节 古遗址 761
第二节 古墓葬 762
第三节 横岭山古墓群 764
第四节 古窑址 765
第五节 古建筑 766
第六节 文物修缮与保护 767
第七节 文物收藏 768
第九章 档案管理 771
第一节 库藏档案 771
第二节 档案收集整理 772
第三节 业务培训 772
第四节 管理机构 772
第十章 史志编纂 773
第一节 党史研究与编著 773
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 774
第二十三篇卫生 776
第一章 医疗 776
第一节 中医 776
第二节 西医 777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778
第四节 药品 778
第五节 医疗设备 779
第二章 保健 781
第一节 妇幼保健 781
第二节 儿童保健 783
第三节 干部职工医疗保健 784
第四节 农村合作医疗保健 785
第五节 学校卫生保健 785
第三章 防疫 786
第一节 疫情管理 786
第二节 疫病防治 786
第四章 公共卫生 789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789
第二节 城市卫生 790
第三节 农村卫生 790
第五章 医学教学与科研 791
第一节 医学教学 791
第二节 医学研究 791
第六章 医疗卫生管理 792
第一节 医政管理 792
第二节 卫生监督 793
第三节 药品与药政管理 794
第七章 机构 796
第一节 卫生行政机构 796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796
第二十四篇体育 798
第一章 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 798
第一节 学校体育 798
第二节 县城体育 798
第三节 农村体育 799
第四节 业余体校 799
第五节 体育产业 800
第二章 体育竞赛 800
第一节 承办市级以上竞赛 800
第二节 参加历届市运会 801
第三节 举办综合性运动会 801
第三章 机构团体与设施 8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05
第二节 体育团体 806
第三节 体育设施 807
第二十五篇社会 808
第一章 居民生活 808
第一节 居民收入 808
第二节 居民消费 810
第三节 居民储蓄 811
第四节 居住状况 812
第二章 民俗 814
第一节 生活习俗 814
第二节 岁时习俗 816
第三节 礼仪习俗 818
第四节 农事习俗 822
第三章 方言 822
第一节 分布 822
第二节 语音 824
第四章婚姻与家庭 828
第一节 婚姻 828
第二节 家庭 830
第五章 宗教 832
第一节 道教 832
第二节 佛教 833
第三节 天主教 833
第四节 基督教 834
第六章 殡葬改革与公墓建设 835
第一节 殡葬改革 835
第二节 公墓建设 835
第七章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835
第一节 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状况 836
第二节 港澳台同胞社团 837
第三节 落实侨房政策 838
第四节 海外联谊 838
第五节 华侨和“三胞”对家乡的贡献 838
第六节 侨乡建设 841
第八章 社会保险 842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842
第二节 社保费征集 844
第三节 社保待遇 846
第四节 社保管理 848
第九章 社会福利 850
第一节 福利机构 850
第二节 社会优抚 852
第三节 安置 855
第四节 社会救助 855
第五节 收容遣送 856
第六节 福利彩票 857
第七节 管理机构 857
第十章 残疾人事业 858
第一节 残疾人康复 858
第二节 残疾人就业 859
第三节 残疾人文教活动 859
第四节 社会援助 860
第五节 管理机构 860
第十一章 老区建设与扶贫 860
第一节 老区建设 860
第二节 扶贫 861
第二十六篇人物先进集体 864
第一章 人物 864
第一节 人物传 864
第二节 人物简介 872
第三节 人物表 877
第二章 先进集体 887
第一节 省部级先进集体 887
第二节 市厅级先进集体 889
第二十七篇镇(乡) 896
第一章 罗阳镇 897
第一节 概况 897
第二节 农业 897
第三节 工业 898
第四节 第三产业 899
第五节 基础设施 899
第六节 文教卫生 899
第七节 名优土特产品 900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00
第二章 石坝镇 901
第一节 概况 901
第二节 农业 902
第三节 工业 903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03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04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04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04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05
第三章 蓝田镇(乡) 905
第一节 概况 905
第二节 农业 906
第三节 工业 907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07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07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08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08
第四章 麻陂镇 908
第一节 概况 908
第二节 农业 909
第三节 工业 909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10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10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11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11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11
第五章 观音阁镇 912
第一节 概况 912
第二节 农业 912
第三节 工业 913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14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14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14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15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15
第六章 公庄镇 915
第一节 概况 915
第二节 农业 916
第三节 工业 917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17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17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18
第七节 名优土特产品 918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19
第七章 杨村镇 919
第一节 概况 919
第二节 农业 920
第三节 工业 921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21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22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22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22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23
第八章 仍图镇 923
第一节 概况 923
第二节 农业 924
第三节 工业 925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25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25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26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26
第九章 泰美镇 926
第一节 概况 926
第二节 农业 927
第三节 工业 928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28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28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29
第七节 文物古迹 929
第十章 柏塘镇 930
第一节 概况 930
第二节 农业 930
第三节 工业 931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32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32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32
第七节 文物古迹 933
第十一章 平安镇 933
第一节 概况 933
第二节 农业 933
第三节 工业 934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35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35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35
第七节 文物古迹 936
第十二章 响水镇 936
第一节 概况 936
第二节 农业 937
第三节 工业 937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38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38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38
第七节 名优产品 939
第十三章 湖镇镇 939
第一节 概况 939
第二节 农业 940
第三节 工业 940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41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41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42
第十四章 横河镇 942
第一节 概况 942
第二节 农业 943
第三节 工业 943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44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44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45
第七节 畲族 945
第八节 土特产品 945
第九节 文物古迹 946
第十五章 义和镇(乡) 946
第一节 概况 946
第二节 农业 947
第三节 工业 948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48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48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49
第七节 文物古迹 949
第十六章 龙溪镇 949
第一节 概况 949
第二节 农业 950
第三节 工业 951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51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52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52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53
第十七章 龙华镇 953
第一节 概况 953
第二节 农业 953
第三节 工业 954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55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55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56
第七节 土特产品 956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56
第十八章 长宁镇 957
第一节 概况 957
第二节 农业 958
第三节 工业 959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59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60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60
第七节 名优土特产品 960
第十九章 福田镇 961
第一节 概况 961
第二节 农业 961
第三节 工业 962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63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63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63
第七节 名优土特产品 964
第二十章 九潭镇 964
第一节 概况 964
第二节 农业 965
第三节 工业 965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66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66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67
第二十一章 园洲镇 967
第一节 概况 967
第二节农业 968
第三节 工业 968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69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69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70
第二十二章 石湾镇 970
第一节 概况 970
第二节 农业 971
第三节 工业 971
第四节 第三产业 972
第五节 基础设施 972
第六节 文教卫生 973
第七节 名优土特产品 973
第八节 文物古迹 973
附录 976
一、限外(2001~2010年)大事记 976
二、文件辑录 990
三、博罗横岭山商周时期墓地2000年发掘报告(选录) 1009
四、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1016
五、省市驻博罗单位 1019
六、2001年版《博罗县志》谌误表 1022
表格索引 1027
英文目录 1033
编后记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