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民生为天——安徽民生工程纪实》研讨 1
常思民生之大 笃行利民之举——《民生为天——安徽民生工程纪实》代序&王三运 1
安徽文坛 以民为天——读报告文学集《民生为天——安徽民生工程纪实》&许辉 3
得民心之事 促和谐之书——安徽民生工程纪实文学集《民生为天》读后&段儒东 4
一部厚重的书&唐先田 6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王达敏 10
一项伟大工程的真实报告与文学书写&赵凯 孝峰 12
文艺记忆60年 14
心潮澎湃 重温辉煌&时白林 14
从铁画《迎客松》到《铁打丹青》&王永祥 查清 18
回忆油画《淮海大捷》的创作经历&鲍加 21
一段值得怀念的往事&苏中 23
农村改革开放的赞歌——回忆“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会及其主题歌的诞生&崔琳 27
生活因书法而艺术起来——感悟安徽省首届优秀青年书法家评选活动&王亚洲 30
第三届安徽省文学奖获奖作品述评 33
在全面推进中走向超越——2005—2006年度安徽社科文艺出版奖(文学类)获奖作品述评&王宗法 33
时代呼唤着鸿篇大作——第三届安徽省文学奖长篇小说获奖作品述评&赵凯 38
保持真实 保持于人——第三届安徽省文学奖诗歌获奖作品述评&沈天鸿 41
马列文论的中国化进程 46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与当下文艺评论&孙孝峰 46
马列文论中国化实践中的中国特色&杨柳 52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播及其得失&朱天一 57
从典型学说看马列文论的中国化进程&刘晶晶 61
简论鲁迅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方面的贡献&凌虓虎 65
浅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何华 67
少儿文学专论 70
从“人的文学”到“儿童的文学”——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暨中国儿童文学90周年&韩进 70
可爱的安徽儿童文学作家们&黄书泉 74
王蜀作品的新气象&刘珊珊 77
让童年回到童年——评伍美珍“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余雷 89
开启儿童智慧的金钥匙——评李秀英的童谣创作&程景春 93
澄澈诗心妙裁中——浅谈欧澄裁的儿歌创作&娄彦刚 104
快乐地播下幸福人生的种子——浅谈王玲儿歌的创作&童馨 108
浓浓中国味——浅谈杨老黑少年侦探小说系列&祖琴 112
作家作品论 117
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学术表达——读王达敏先生新著《论文学是文学》&胡焕龙 117
孤独的思想者——痛别白盾&何峰 122
老歌慰诗魂——有感于《诗魂永驻——公刘诗歌创作论稿》出版&刘粹 125
谈《一亿六》的伪底层写作&何冰凌 127
底层叙事的变异&杨梅 130
“以俗制俗”:拯救,还是堕落?——张贤亮《一亿六》批评&江飞 133
理论研探 136
从文化角度看曲艺艺术的特性、衍变与发展&夏玉润 136
消费社会的小说叙事&胡功胜 144
艺苑纵横 152
阡陌文化定位的得与失——关于庐剧历史问题的思考&王长安 152
跬步由卑登自高——评耿立军先生其人其书&傅爱国 157
吴旭东水墨山水画的背后内蕴&沙鸥 160
我与安徽琴书&孟颖 163
《徐锡麟》:一出富有特色的黄梅戏大型剧目&夏圆圆 167
从二人转红遍全国看花鼓灯的发展&张文文 171
歌声荡漾映晚霞——对老年合唱艺术的思考&夏毓清 174
传媒应在通俗的基础上更尊重文化&戴煌 178
序与跋 181
《羽白先生三安女士书画集》序&刘祖慈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