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篇 气候 37
第一章 气候成因及气候特征 39
第一节 气候成因 39
第二节 气候特征 42
第二章 气候要素 45
第一节 气温 45
第二节 降水 49
第三节 气压与风 53
第四节 日照 57
第五节 湿度和蒸发 59
第六节 云和能见度 61
第七节 地温和冻土 63
第八节 雷暴、扬沙、轻雾和浓雾 65
第三章 气候资源 67
第一节 热量资源 67
第二节 水分资源 69
第三节 太阳能资源 72
第四节 风能资源 74
第五节 农业气候区划 78
第六节 自然物候 81
第四章 气候变化 84
第一节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 84
第二节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84
第三节 近500年旱涝气候变化 86
第四节 近百年气候变化 89
第五节 1951—2005年沈阳气候评价 91
第五章 气象灾害 112
第一节 暴雨洪涝灾害 112
第二节 干旱灾害 114
第三节 大风灾害 117
第四节 冰雹灾害 120
第五节 雷电灾害 121
第六节 雾灾 122
第七节 寒潮灾害 124
第八节 暴风雪灾害 126
第二篇 气象业务 129
第六章 大气探测 131
第一节 气象台站网建设 131
第二节 地面气象观测 134
第三节 自动气象站监测 136
第四节 高空气象观测 138
第五节 太阳辐射观测 139
第六节 专业(项)气象观测 140
第七章 天气预报 141
第一节 天气预报概述 141
第二节 短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 142
第三节 中、长期天气预报 147
第四节 气象指数预报 149
第八章 气象通信 154
第一节 气象通信概述 154
第二节 传统气象通信 155
第三节 现代气象通信 156
第九章 农业气象 159
第一节 农业气象概述 159
第二节 农业气象观测 160
第三节 农业气象预报 161
第四节 农业气象情报 163
第五节 农业气象指标 164
第三篇 气象服务 171
第十章 决策气象服务 173
第一节 灾害性天气预(警)报服务 173
第二节 各季节气象服务 175
第三节 大型活动气象保障 177
第四节 重大气象服务实例 180
第十一章 公众气象服务 183
第一节 公众气象服务概述 183
第二节 公众气象服务传播媒介与内容 184
第三节 公众气象服务信息制作、发布与管理 189
第十二章 专业气象服务 192
第一节 军事气象服务 192
第二节 水利气象服务 192
第三节 林业气象服务 193
第四节 交通运输气象服务 194
第五节 旅游气象服务 195
第六节 粮食、储运部门气象服务 196
第十三章 人工影响天气 197
第一节 人工影响天气概述 197
第二节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 199
第三节 人工增(减)雨 201
第四节 人工防雹和人工防霜 204
第十四章 气象科技服务 206
第一节 气象科技服务概述 206
第二节 机关兴办企业和公司 208
第三节 气象信息产业 209
第十五章 防雷技术服务 211
第一节 防雷技术服务概述 211
第二节 防雷工程 212
第三节 防雷检测 212
第四篇 气象管理 215
第十六章 管理体制 21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217
第二节 体制改革 222
第十七章 气象业务管理 227
第一节 台站管理 227
第二节 地面测报管理 230
第三节 天气预报管理 233
第四节 农业气象管理 237
第五节 技术保障和器材管理 238
第十八章 人事管理 240
第一节 职工队伍 240
第二节 领导干部管理 244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 247
第四节 离、退休职工管理 251
第十九章 财务管理 253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253
第二节 气象经费 254
第三节 基本建设项目 256
第二十章 依法行政 258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建设 258
第二节 法规建设 259
第三节 行政执法 261
第四节 气象行政审批 264
第五节 普法宣传 265
第五篇 气象科研 269
第二十一章 气象科研 271
第一节 机构与管理 271
第二节 各学科研究 272
第三节 获奖成果 276
第四节 技术论文 278
第二十二章 气象科普 285
第一节 气象科普宣传 285
第二节 气象科普基地建设 288
第二十三章 气象学会 290
第一节 学会组织机构 290
第二节 学会活动 291
第三节 学术考察与交流 293
第六篇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297
第二十四章 党建工作 299
第一节 党组织机构 299
第二节 机关党员教育 301
第二十五章 精神文明建设 304
第一节 文明单位创建 304
第二节 气象文化 305
第三节 奖励与荣誉 308
第二十六章 机关群团组织 313
第一节 共青团组织 313
第二节 工会 313
第七篇 区县(市)气象局 317
第二十七章 东陵区气象局(沈阳观象台) 31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19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320
第三节 气象业务 322
第四节 气象服务 325
第五节 依法行政 326
第六节 党建与气象文化 326
第七节 台站建设 327
第二十八章 沈北新区气象局 32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29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330
第三节 气象业务 331
第四节 气象服务 332
第五节 人工影响天气与防雷减灾 334
第六节 党建与气象文化 334
第七节 台站建设 335
第二十九章 苏家屯区气象局 336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36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337
第三节 气象业务 338
第四节 气象服务 339
第五节 人工影响天气与防雷减灾 340
第六节 党建与气象文化 341
第七节 台站建设 342
第三十章 新民市气象局 343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43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344
第三节 气象业务 346
第四节 气象服务 348
第五节 人工影响天气与防雷减灾 350
第六节 党建与气象文化 351
第七节 台站建设 352
第三十一章 辽中县气象局 354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54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354
第三节 气象业务 356
第四节 气象服务 357
第五节 人工影响天气与防雷减灾 359
第六节 党建与气象文化 360
第七节 台站建设 361
第三十二章 法库县气象局 362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62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362
第三节 气象业务 364
第四节 气象服务 365
第五节 人工影响天气与防雷减灾 367
第六节 党建与气象文化 367
第七节 台站建设 368
第三十三章 康平县气象局 36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69
第二节 机构与人员 370
第三节 气象业务 371
第四节 气象服务 373
第五节 人工影响天气与防雷减灾 374
第六节 党建与气象文化 375
第七节 台站建设 376
第三十四章 沈阳农业气象试验站、东陵区气象站、于洪区气象站 377
第一节 沈阳农业气象试验站 377
第二节 东陵区气象站 378
第三节 于洪区气象站 380
附录 383
一、重大气象灾害年表 385
二、沈阳气候之最 414
三、文件选编 418
编修始末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