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 1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科学预见 1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 4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经济体制改革 10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 1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改革经济体制 13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 22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26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6
二、实行适合中国国情的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30
第一章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多种济经形式 34
第一节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和特征 34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34
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和特征 35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特色 3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不存在固定模式 39
二、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特色 4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45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45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经济形式 59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个体经济 59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外合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61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联合体 64
一、经济联合体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64
二、经济联合体的形式、作用及组织原则 65
三、经济联合体的发展趋势 67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上) 70
第一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70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属性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70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的属性 73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必然性 78
四、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内在统一性 81
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优越性 84
第二节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89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89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大意义 9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 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和竞争 95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特点 95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101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 106
第四节 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 112
一、建立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的客观依据 112
二、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的基本内容 116
三、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价值形式管理 125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1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 130
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大过程的统一 130
二、为自己劳动和为社会劳动的统一 137
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局部利益的差别性的统一 1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142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 143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145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形式 147
第三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和经济效益 151
一、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的两个方面 152
二、建立先进的技术基础,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发展社会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根本途径 155
三、提高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保证 15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58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主导作用 158
二、社会主义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161
三、统筹安排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165
第五章 社会主义企业 169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69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 169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72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174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多种经营方式 175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 177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182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核算 185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185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 189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流通、信贷和价格 1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 193
一、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93
二、建立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系 201
三、发展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2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212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 212
二、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规律 214
三、加强货币管理,实现货币流通的正常化 2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和银行 220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和作用 220
二、社会主义的利息 223
三、社会主义的银行 2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价格和价格体系 228
一、社会主义的商品价格及其作用 228
二、合理的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并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230
三、实现价格体系的合理化 234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和按劳分配 2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243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 243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246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2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254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作用 254
二、保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25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258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258
二、按劳分配规律在我国现阶段实现的特点 270
三、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和现行工资制度的改革 274
四、正确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278
第八章 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 2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容和特点 283
一、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283
二、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特点 2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资料再生产 286
一、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 286
二、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 288
三、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291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和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生产资料生产的影响 293
第三节 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299
一、工业结构 300
二、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 302
三、交通运输业结构 305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07
五、迅速发展科学教育事业 30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人口规律和积累规律 310
一、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 310
二、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313
三、社会主义的积累规律和积累的历史趋势 31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3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320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21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3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328
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外贸易 328
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技术合作 333
三、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 336
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339
五、对外经济援助 341
第三节 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342
一、经济特区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342
二、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建经济开发区的意义 346
第四节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350
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350
二、坚持统一政策,统一计划,联合对外的原则 351
三、坚持平等互利,讲求经济效益,同时配合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352
四、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作风的腐蚀 353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355
第一节 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355
一、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355
二、国家管理经济应当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358
三、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 359
第二节 发挥城市经济组织的中心作用 363
一、国家要以城市为中间层次组织社会经济 363
二、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64
三、正确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3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 368
一、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 368
二、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374
结束语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 37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376
一、社会主义经济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76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37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382
一、社会主义必然走向共产主义 382
二、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