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休闲消费研究的理论背景 1
一 消费的文化性 2
二 生产—消费理论的变迁 4
第二节 休闲、消费与审美 8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大众维度 12
第二章 休闲及休闲消费理论 19
第一节 休闲与休闲消费的基本概念 19
第二节 休闲消费及其性质 26
一 消费之正当性 26
二 休闲之正当性 30
三 休闲消费的性质 34
第三节 休闲消费的阶级属性 36
第四节 休闲消费与社会建制 39
一 休闲消费的经济意义 39
二 休闲消费在社会建制中的性质与功能 41
三 休闲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 42
第三章 日常生活理论与休闲消费 45
第一节 日常生活理论源泉 45
一 休闲消费研究的哲学基础 45
二 日常生活理论构建及流派 50
三 国内日常生活理论研究 57
第二节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休闲消费 60
一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60
二 日常生活中的休闲与工作 66
三 休闲与工作的关系 71
四 消费社会的批判:全面异化与休闲 74
五 文化革命与闲暇文明 78
第四章 休闲消费之哲学批判 92
第一节 休闲消费的虚无观:波德里亚“消费的悲剧性悖论” 92
一 休闲存在体系的批判 92
二 休闲不平等之批判 95
三 休闲消费虚无观之反思 99
第二节 休闲商品化: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文化工业”批判 102
一 休闲商品化批判 102
二 休闲消费的虚伪性 104
三 休闲主体及主体实践性的丧失 105
第三节 娱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波斯曼“技术垄断”批判 107
一 娱乐受到技术的控制 107
二 大众娱乐成为新宗教 108
第四节 消费与休闲的异化:弗洛姆之“理想社会” 110
一 消费的异化及其批判 110
二 休闲的异化及其批判 112
第五节 休闲消费哲学批判的反思 114
一 休闲消费与商业化、艺术化 114
二 文化霸权与反霸权 117
第五章 休闲消费之审美呈现 119
第一节 大众文化批判之批判 119
第二节 另类声音——本雅明的消费文化理论 122
一 复制的艺术价值 123
二 大众传媒的政治性 124
三 大众引领复制 125
第三节 菲斯克与消费过程中的大众创造力 126
一 大众地位之确认 126
二 大众消费者的主体性 127
三 大众文化之斗争性 128
四 电视解读与观众的主动性 130
五 消费的矛盾性 132
第四节 观光与流浪:鲍曼之体验维度 133
一 观光者体验 133
二 观光与流浪 135
三 休闲体验的现代性 137
第五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舒斯特曼之身体美学 138
一 身心合一论:休闲体验的主体意义 139
二 通俗艺术合法化:休闲消费的大众维度 142
三 生活即审美:艺术与生活整合的双重需要 146
第六节 休闲消费的审美呈现 149
一 身心一元论的休闲与审美 149
二 休闲对消费主义的反叛:对物质的扬弃 151
三 超越消费主义的审美精神 152
四 休闲消费:日常生活审美化之可能 156
第六章 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与休闲消费 163
第一节 历时性分析:社会转型期的休闲消费 164
一 社会转型期及其特征 164
二 中国休闲消费环境 171
第二节 共时性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休闲消费 173
一 休闲消费体现的文化冲突 174
二 当代中国国民的休闲消费观念 177
第三节 中国休闲消费的特征和趋势 179
一 休闲消费的不成熟性 179
二 休闲消费的发展趋势 180
第七章 当代中国休闲消费的审美问题 185
第一节 休闲消费与审美文化 185
一 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消费与审美文化 185
二 休闲消费的审美自反性 193
第二节 日常生活之实践:休闲消费的审美生成 196
第三节 日常生活之超越:旅游体验的审美精神 201
一 从感官消费到生命体验 202
二 旅游体验之审美感知:人在旅途的跨文化审美意蕴 205
三 旅游体验之审美情感: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 206
四 旅游体验之审美想象:存在真实与生命沉醉 208
五 旅游体验之审美境界 211
第四节 休闲消费的人文精神——审美尺度 212
一 自我实现尺度 213
二 社会解放尺度 214
三 人文关怀尺度 215
四 生态责任尺度 218
五 激发创造尺度 219
结论与展望 221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