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古城中心镇 1
一、小镇文人多 1
二、巍巍古城墙 4
三、闹热春节、狂欢端午 7
四、剧场板凳阵 9
五、露天西洋镜 14
第二章 1959—1961年的饥饿 17
一、饭勺子认人 17
二、公共食堂里的哭叫 19
三、一个麻雀五人吃 23
四、哑巴秤分饭 25
五、救命定心瓶 27
六、闪手窃掠排骨 29
七、劳动课打猪草 31
八、幼儿园的黄桷泡 34
九、婆婆之死 37
十、父亲的水肿病 39
尾音——饥饿后遗症 41
第三章 “四清”运动触灵魂 44
一、“四清”运动、“桃园经验” 44
二、“一、二类”和“三、四类” 49
三、“洗澡”“下楼” 51
四、“恶攻”罪名 53
第四章 革命大串联 57
一、大字报声讨金丹凤 57
二、传单:《红卫兵调查报告》 59
三、上北京见毛主席 64
四、革命大串联 68
第五章 “破四旧”狂飙 71
一、游斗烂货 71
二、一杆黑心秤 74
三、改名风潮 77
四、龙舟赛变迁 79
第六章 洋医生一家 83
一、半个世纪前的洋脚印 83
二、笑眯眯的洋医生 85
三、洋老大的厄运 88
四、三姊妹游街 91
第七章 母亲的选民证 95
一、婆婆的尖尖粽子脚 95
二、“把三妹崽送了” 97
三、宝贝选民证 98
四、土单方治病 101
五、赵孃孃一字千钧 105
六、不该出生的时辰 109
七、苦乐年华 113
第八章 父亲的葬礼 115
一、父亲——与地下党有联系? 115
二、父亲——“文革”受到小冲击 117
三、父亲——糯米老头儿 120
四、父亲——毕生心血化春泥 123
五、父亲——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128
第九章 “黑五类”子女 133
一、土改中划阶级成分 133
二、“地主出身”紧箍咒 134
三、新老师是个右派 138
四、坏蛋的阴影 143
五、考大学落榜 144
六、“黑五类”子女——麻风病、贱民 147
七、考大学政审之秘 150
第十章 书与歌 光和彩 153
一、生日红鸡蛋 153
二、书本好朋友 155
三、歌友刘妹崽 156
四、第一封情书 157
第十一章 嘉陵江畔歌飞扬 162
一、同学赛歌 162
二、坐歌堂《送别》 163
三、山连着山,海连着海 165
四、哈哈,花鞋子吔! 167
五、歌剧《三月三》 169
六、音乐人生咏叹 170
七、校歌感恩母校 172
第十二章 小城乱云飞 177
一、小镇人发疯了 177
二、杨云娃遭打了 182
三、“抬头望见北斗星” 184
四、会计惊呆了 187
五、斗“牛鬼蛇神” 189
六、往事并不遥远 201
第十三章 漩涡中的家 203
一、三床蚊帐一套房 203
二、前屋——国民党军官 207
三、右屋——“枪支弹药库” 209
四、左边——文攻武卫指挥部,后面——练兵场 213
第十四章 雷雨之夜逃离古镇 216
第十五章 走近双庙子 220
一、轰轰猪儿车 220
二、半地下室安家 222
三、想起那块阴丹蓝 223
四、野葱盐水面 228
五、古庙土厕所 229
第十六章 “臭老九”的快乐 231
一、几个“臭老九” 231
二、豆腐的快乐 233
三、马有五根脚杆 236
四、猪脑髓大餐 238
五、猪儿反着牵 240
第十七章 他乡找活路 241
一、裁缝的下手 241
二、代课小老师 242
三、红苕半年粮 245
四、双庙子遇“鬼” 247
第十八章 农场苦与乐 251
一、一小时挣九分钱 251
二、差一点“光荣”了 254
三、肚脐眼撒尿? 256
四、“妈妈!鞋鞋!” 258
第十九章 红色转二哥 261
一、女学生事件 261
二、县城红海洋 263
三、啥子蛇叫“草惊蛇”? 265
第二十章 山村洋教师 268
一、样板戏老师 268
二、上海神经病 272
三、猪儿大合唱 274
四、相逢不相识 276
外三篇 279
一、看了四次“敲砂罐” 279
二、一记响亮的耳光 287
三、张国强“四清”蒙冤 298
后记——报上说我是“民间历史书写者”&杨霞丹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