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篇 3
第1章 从二元对立到相反相济:谈翻译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与太极推手的翻译史研究路向 3
第一节 翻译史研究最关键的理论问题 3
第二节 回应挑战 7
第三节 翻译史的“推手”路向 12
第四节 结论 22
第2章 “文革”后的文化政治语境与中国大陆翻译学有关“中华性”的论争 24
第一节 “中华性”的概念 24
第二节 “中华性”进入中国大陆话语系统的过程 25
第三节 “中华性”论争在中国大陆文化政治语境下的涵盖范畴及其展现形式 27
第四节 “中华性”论争在21世纪中国内地的最新发展 30
第五节 当代中国翻译学有关“中华性”的讨论 33
第六节 茶杯里的风波? 39
第3章 译得丰实厚重?译得笨钝臃肿?翻译与文化再现的几点思考 43
第一节 丰厚翻译的理论意义与来龙去脉 43
第二节 丰厚翻译——知易行难? 46
第三节 双重含意的益处 48
第四节 丰厚翻译:实践时的考虑 49
第五节 丰厚翻译局部的策略与全盘的调动 52
第六节 结语 54
第4章 翻译与文化身份——从早期(1842—1900)香港的翻译活动看翻译与权力的关系 57
第一节 译者——权力运作者和政策制定者 57
第二节 译者——意识形态传播者 61
第三节 译者——知识斗士和意识形态把关者 65
第四节 结语 68
第5章 翻译活动在香港教育及社会演变中的角色 70
第一节 翻译活动与香港教育 70
第二节 殖民地社会重英轻中功利心态的形成 75
第三节 翻译活动与华人精英阶层的形成 76
第四节 翻译活动在社会演变中的新角色 79
第五节 翻译活动与香港的语文政策 80
第六节 翻译活动与社会演变互为影响 82
第七节 结语 85
反观篇 90
第1章 钱钟书对翻译概念的阐释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90
第一节 “虚涵数意”的含义 90
第二节 《礼记》及《周礼》中有关翻译的记载 92
第三节 佛籍译论中翻译的定义 95
第四节 理论探讨 98
第2章 重读传统译论——目的与课题 103
第一节 重读传统译论与本土翻译学的发展 103
第二节 传统译论可供研究的课题 105
第三节 结语 112
第3章 从“软实力”的角度自我剖析《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的选、译、评、注 113
第一节 何谓“软实力” 113
第二节 软实力在中国的讨论 114
第三节 翻译与软实力 116
第四节 软实力学说中“环境”的概念与文化的吸引力 116
第五节 凸显差异 117
第六节 “丰厚翻译”的具体操作方法 118
第七节 异中有同 121
第八节 文化的亲和力 122
第九节 结语 126
第4章 传统译论英译的几点思考 129
第一节 “传统译论”的“论”字应否译为“theory”? 129
第二节 以“Discourse”(话语)取代“Theory”(理论) 131
第三节 目的如何在运作层面影响翻译决策 132
第四节 “寄”“象”“狄鞮”“译”的理论含义 135
第五节 何谓“出经”?“出”与“译”字的语义差别 137
第六节 结语 138
第5章 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 141
第一节 思维的现代化 141
第二节 重审翻译理论 143
第三节 翻译话语体系的构建 149
第四节 结论与后语 154
微观篇 157
第1章 现代派小说的汉译手法——理论的无知与理论的反思 157
第一节 现代派小说的汉译手法 157
第二节 理论的无知与理论反思 165
第三节 结语 168
第2章 翻译小说评赏方法举要 170
第一节 书名的翻译 170
第二节 关键词眼的翻译 170
第三节 披露主题的过程涉及的翻译问题 173
第四节 译者如何处理原著的小说类型和写作风格 175
第五节 文化差距 176
第六节 整体的处理 177
第七节 结语 178
附录1 179
附录2 180
第3章 西方主义话语?——《黑奴吁天录》个案研究 184
第一节 “话语”的定义 184
第二节 原著的写作目的及话语功能 186
第三节 译本对宗教内容的处理 186
第四节 保留了什么? 187
第五节 删除了什么?淡化了什么? 189
第六节 是删繁去冗还是知识管理的痕迹? 197
第七节 译本的话语功能 200
第八节 东方主义话语和西方主义话语 201
第九节 总结:理论探讨——有关西方主义话语的几点思考 206
第4章 “存疑?释疑?”——谈翻译福克纳作品的困难与对策 219
附录1 219
附录2 221
第5章 从《蝇王》的译本看译者对小说中“困惑成分”的处理手法 228
参考文献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