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未被纳入哲学的民俗佛教 3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中的几个哲学特点 4
一 概括 4
二 形而上学 5
三 连续性 7
四 学术性 9
第二节 传统视野中哲学的特点 10
一 系统性 10
二 理论化 12
三 抽象性 14
第三节 与民俗佛教相关的哲学特点 16
一 应用性 16
二 现实性 18
三 严整性 21
四 民俗性 22
第二章 民俗佛教的基本哲学形式 23
第一节 民俗佛教的一般哲学特征 23
一 哲学的一般特征 23
二 因果报应 26
三 业报轮回 30
四 念想 33
第二节 民俗佛教的理念 35
一 精英佛教的理念 35
二 民俗佛教理念的历史基础 37
三 以民俗佛教与精英佛教的互动为理念积累的资源 43
四 疑伪经是民俗佛教理念的典型形式 45
五 受众对待佛经的方式所集中展现的理念意义 49
第三节 民俗佛教理念的体现 54
一 信仰展现的理念 54
二 无序中的有序理念 60
第三章 民俗佛教的哲学扩展性 63
第一节 传播方式上的方便 63
一 转读 63
二 俗讲 69
三 方便法门 71
四 神通的借用 73
第二节 信仰上的体系化 75
一 佛教民俗化的历史归宿是民俗佛教 75
二 民俗佛教的几个阶段 76
三 民俗佛教的两重性 77
四 民俗佛教的体系化 78
第三节 民俗佛教信仰的基本类型 85
一 信仰群体意义上的民众佛教 85
二 与民风融合的信仰型佛教 93
三 超出觉悟范围的民俗佛教 102
第四章 民俗佛教彰显的哲学基本问题 109
第一节 民俗佛教展现的信仰与科学的关系 110
一 一般意义上的信仰与科学的关系 110
二 民俗佛教和信仰的关系 111
三 民俗佛教与科学 113
四 民俗佛教与信仰中的有神论 117
五 民俗佛教的典型科学特征 121
六 民俗佛教中信仰与科学的互动 124
第二节 感知方式的继续和自由 126
一 感知在世界观中的作用和意义 127
二 感知与根本理念 127
三 民俗佛教中感知的继续和自由 128
四 受众的选择效用 130
五 受众对佛经的解读 131
六 受众对佛经的应用 133
七 民俗佛教展现的个体自由 134
第三节 民俗佛教信仰的哲学表达 135
一 民俗佛教的形式 136
二 民俗佛教哲学表达的可能 136
三 民俗佛教哲学表达的特点 137
四 民俗佛教的信仰色彩 140
五 民俗佛教信仰的哲学表达 141
六 民俗佛教信仰哲学表达的特点 143
第四节 民俗佛教受众对待现实世界的态度 143
一 佛教展现的对现实的基本态度 143
二 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所展现的思维方式 145
三 菩提达摩对世间法的重视 146
四 慧能对世间法的阐扬 147
五 民俗佛教受众对待世间的基本态度 148
六 民俗佛教触及的神圣与世俗问题 150
第五章 非哲学的民俗佛教 156
第一节 哲学与非哲学民俗佛教的区分 156
一 哲学化民俗佛教的根本点 156
二 非哲学化的民俗佛教 158
三 非哲学化民俗佛教的工具化 160
第二节 非哲学民俗佛教的作用 161
一 理念的外部展现 161
二 形式上的多彩性 162
三 活动的机制 163
四 认识的扩展 164
五 世间的延伸 166
结论 作为根本理念的民俗佛教 168
第一节 民俗佛教的科学特征 168
一 民俗佛教系统 168
二 民俗佛教系统与文明交往 171
三 系统中的聚焦 178
第二节 根本理念的民俗佛教 179
一 关系性 180
二 关系性与根本理念 181
三 根本理念世界中的民俗佛教 184
第三节 根本理念与民俗佛教的诠释 191
一 个体追求的瞬间与永恒 191
二 根本理念是个体与世界共鸣的渠道 192
三 根本理念的正误 194
第四节 根本理念与生存哲学法则 195
一 哲学的有用和无用 196
二 需求与体悟 196
参考文献 197
后记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