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 2
一、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2
俄罗斯 6
英国 9
法国 10
美国 11
二、亚洲主要国家 16
日本 16
巴基斯坦 20
印度 22
沙特阿拉伯 23
伊拉克 24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25
三、欧洲主要国家 26
南斯拉夫 26
希腊 26
意大利 27
德国 28
四、非洲、大洋洲和美洲主要国家 29
埃及 29
南非 32
澳大利亚 33
古巴 36
巴拿马 37
加拿大 37
阿根廷 41
巴西 42
民俗风情 45
一、婚姻习俗 45
“婚姻”考源 45
古代婚姻的文化内涵 46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最早记载 47
古代对结婚的雅称 48
历史上的婚姻形式 49
中国第一个媒人——女娲 51
婚俗中的“同姓不婚” 53
结婚贴红双喜的习俗 55
结婚分红喜蛋的习俗 57
蒙古族的婚姻礼俗 58
彝家的娶“新娘” 60
维吾尔族的婚姻礼俗 61
壮族人的男嫁女娶 63
新婚夜不与丈夫同居 64
苗族恋爱方式:“踩脚” 64
苗族圆亲酒 65
傣家婚俗:“偷姑娘” 65
入赘婚(招女婿) 66
相背而卧谈恋爱 69
奇特的树叶情书 70
台湾高山族婚俗 71
西藏的婚礼 72
广西贺县“抢新娘” 74
集体婚礼的由来 74
现代婚礼新潮 75
二、丧葬习俗 77
中国历史上的丧葬礼仪 77
“死”的别称 80
中西方不同的死亡观 81
“坟”与“墓”的区别 81
我国古代土葬 82
我国古代火葬 84
我国古代的其他葬法 85
古代西藏的天葬 86
我国古代厚葬之风 88
何谓“棺”、“椁” 89
秦代残酷的人殉制 90
古代的妇女殉葬制 91
墓志 92
我国现代最早的陵墓 93
人牲 94
中国的“木乃伊” 95
“白喜事”的由来 96
供死者享用的“货币”——纸钱 97
皇帝的亡故 99
年号·谥号·庙号 100
“陵”与“寝” 102
帝王陵墓的碑 103
秦始皇陵 104
珍贵而巨大的历史宝库——皇陵 108
慈禧墓中的珍宝 109
周陵何处寻 110
土葬与火葬之争 110
新兴葬式:海葬 112
现行哀乐的来历 112
三、祭祀习俗 113
墓祭、祠祭和家祭仪式 113
三日之祭 114
春节祭 116
上元节祭 117
清明墓祭 117
十月朔日祭 119
祭文 119
祭品的种类 120
祭祀的场所 122
四、岁时节令民俗 124
年·拜年·拜年帖 124
新年赠橘习俗 126
各地春节祭祖习俗 127
北京的白云观庙会 128
正月初五接财神 130
元宵节 131
十五正灯 131
灯节的来历 133
二月初二春龙节 134
寒食节的由来 136
清明节的由来 137
立夏古俗 138
五月初五端午节 141
七月初七香桥会 143
“鬼节”放水灯 144
中秋习俗面面观 145
重阳节 146
腊月的风俗 147
六、崇拜与禁忌民俗 148
中国的“四灵”民俗 148
神奇的东方巨龙 149
东方神鸟金凤凰 152
龙凤相配——吉祥的象征 154
吉祥的瑞兽麒麟 155
天下之宝龟神灵 157
酒神杜康 159
福禄寿的崇拜民俗 161
生辰八字与十二生肖 164
十二生肖排序的传说 165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禁忌 167
七、姓名与命名 169
图腾感生与古姓起源 169
早期的姓氏 173
我国姓的由来 175
姓氏合一 176
姓氏的概况 177
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 178
《百家姓》 178
赐姓与冒姓 180
从母姓 181
大姓由来趣谈 182
“数”姓趣话 183
名和范字 185
人名的义、音、形 186
命名的文化内涵 187
命名的色彩 190
小字和表字 191
宗教殿堂 194
一、宗教常识 194
宗教的定义 194
图腾信仰 195
崇拜自然的奥秘 197
人类最早的宗教 198
宗教信仰中的世界 199
中国宗教的特点 200
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 201
宗教与封建迷信 202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203
宗教的消亡 205
二、佛教 206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206
佛教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207
佛教描绘的世界 209
佛教的基本教义 210
释迦牟尼的第一次讲法——“初转法轮” 210
竖三世佛 212
观音 212
为什么观世音以女性的形象出现 213
佛教在印度的消亡 214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内地 215
中国人接受佛教的特点 216
观音道场——普陀山 217
四大菩萨 218
四大金刚 220
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221
“三武灭佛” 222
为什么唐僧要“西天取经” 223
“佛光” 224
“方丈” 224
“长老” 225
三藏 225
汉文大藏经 225
行善诛恶的济公 226
美如莲花的佛教艺术 227
佛教的节日 229
三、中国的道教 230
道教的产生 230
道家与道教 231
初创道教的色彩 232
黄老道与道教 232
道教的节日 232
阴阳五行说与八卦 233
道教的发展 234
道藏 235
炼制长生金丹 235
太上老君与南华真人 236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238
八仙 239
“三星高照” 239
道教的大神——关羽 240
被道教徒崇奉的吕洞宾 241
被道教徒崇奉的邱处机 242
道教的世界影响 242
四、基督教 243
基督教信仰的造物主——上帝 243
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稣 243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 244
基督教信仰的标志——十字架 245
“三位一体”论 246
救赎论 247
圣诞节的来历 247
天主教的教阶体制 248
教堂 250
弥撒 250
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 251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253
五、伊斯兰教 254
伊斯兰教的命名 254
伊斯兰教的绝对唯一神——安拉 255
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 255
《古兰经》 256
五条信仰 257
礼拜 258
伊斯兰教与回族 259
为什么穆斯林不吃猪肉 260
为什么伊斯兰教禁酒 260
麦加朝圣和克尔白黑石 261
“清真”的含义 262
清真寺 263
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 264
社会道德 267
一、中国古代伦理 267
古代的伦理思想 267
社会伦理文化 268
中国古代家礼的内涵 269
家族 270
家法与族规 271
门第观念 273
三纲·三畏·三从·三不去 273
四维·四德·四端 274
五伦·五常·五教 274
夫妇之礼 275
亲子孝道 276
兄弟之礼 278
婆媳之礼 279
二、中国传统道德 280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内涵 280
公忠 281
正义 283
仁爱 284
孝慈 286
诚信 287
持节 287
谦恭 288
尊师好学 289
儒家的德教为先思想 289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 291
三、思想道德修养 292
思想修养 292
道德的内涵及其作用 292
人类历史上的道德意识 293
道德规范 295
道德修养 296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 296
“五爱”公德 296
“四有”人才 298
爱国主义 299
集体主义 301
国际主义 302
雷锋精神 304
幸福观 304
公私观 306
生死观 306
苦乐观 307
荣辱观 308
金钱观 309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310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0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 314
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315
遵守秩序 318
爱护公物 319
尊老爱幼 320
礼貌待人 321
助人为乐 322
拾金不昧 323
见义勇为 323
社会发展 326
一、社会发展的内涵 326
社会构成要素 326
社会结构 327
社会规划 328
社会指标 328
社会效果指标 328
发展的涵义 329
发展的内涵及沿革 329
新旧发展观 330
转变发展模式 330
人类发展的概念 331
人类发展的选择性概念 331
人类发展模式的四个要素 332
社会发展的多层涵义 332
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容和宗旨 333
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33
建立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整合机制 334
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意义和作用 334
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34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根本宗旨 335
《中国21世纪议程》 335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与《中国21世纪议程》的关系 336
实验区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的重点内容 336
二、可持续发展 337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337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38
可持续发展内涵特征 339
可持续发展社会平等观 340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 340
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340
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341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征 341
可持续发展与法制建设 342
可持续发展资金预测 34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 343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选择 343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机制 344
中国(区域)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44
全球《21世纪议程》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