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 2
第一章 总 则 2
第一条 【立法目的】 2
1.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能代替工伤保险吗? 2
第二条 【适用范围】 3
2.哪些企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7
3.建筑施工企业是否要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 7
第三条 【保费征缴】 8
4.参加工伤保险时,职工需要缴纳工伤保险费吗? 9
第四条 【用人单位责任】 10
第五条 【主管部门与经办机构】 10
5.劳动保障局有权对辖区内的单位和个人作出工伤认定吗? 12
第六条 【工伤保险政策、标准的制定】 12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13
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构成】 13
第八条 【工伤保险费】 14
第九条 【行业差别费率及档次调整】 14
第十条 【缴费主体、缴费基数与费率】 15
第十一条 【统筹层次、特殊行业异地统筹】 16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和用途】 17
6.劳动者参加了工伤保险,其工伤医疗费用从哪里支付? 18
第十三条 【工伤保险储备金】 19
第三章 工伤认定 20
第十四条 【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 20
7.从事单位临时指派的工作受伤的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23
8.职业病的诊断由什么部门负责? 23
9.因工外出期间遭遇人身伤害的可否认定为工伤? 24
10.不是在上下班的必经路线,因交通事故受伤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24
第十五条 【视同工伤的情形及其保险待遇】 25
11.职工在下班途中为抢救别家企业的财产而造成伤害,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26
第十六条 【不属于工伤的情形】 27
12.因故意犯罪负伤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28
第十七条 【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时限及受理部门】 28
13.如何确定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起算时间? 30
第十八条 【申请材料】 30
第十九条 【事故调查及举证责任】 31
第二十条 【工伤认定的时限、回避】 33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35
第二十一条 【鉴定的条件】 35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 35
第二十三条 【申请鉴定的主体、受理机构、申请材料】 37
第二十四条 【鉴定委员会人员构成、专家库】 38
第二十五条 【鉴定步骤、时限】 38
第二十六条 【再次鉴定】 39
14.工伤职工对伤残等级结论不服,究竟该如何处理? 40
第二十七条 【鉴定工作原则、回避制度】 41
第二十八条 【复查鉴定】 41
第二十九条 【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 42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43
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的治疗】 43
15.工作中受到精神伤害,能否要求工伤赔偿? 45
16.如何计算医疗费的金额? 45
17.如何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的金额? 46
18.如何计算交通食宿费的金额? 46
第三十一条 【复议和诉讼期间不停止支付医疗费用】 47
第三十二条 【配置辅助器具】 47
19.如何计算辅助器具费的金额? 48
第三十三条 【工伤治疗期间待遇】 49
第三十四条 【生活护理费】 50
20.如何计算生活护理费的金额? 51
第三十五条 【一至四级工伤待遇】 52
21.如何计算伤残补助金的金额? 54
22.如何计算伤残津贴的金额? 55
第三十六条 【五至六级工伤待遇】 55
第三十七条 【七至十级工伤待遇】 57
第三十八条 【旧伤复发待遇】 58
第三十九条 【工亡待遇】 58
23.如何计算丧葬补助金的金额? 60
第四十条 【工伤待遇调整】 62
第四十一条 【职工抢险救灾、因工外出下落不明时的处理】 62
第四十二条 【停止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 63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分立合并等情况下的责任】 64
第四十四条 【派遣出境期间的工伤保险关系】 65
第四十五条 【再次发生工伤的待遇】 67
第六章 监督管理 68
第四十六条 【经办机构职责范围】 68
第四十七条 【服务协议】 69
第四十八条 【工伤保险费用的核查、结算】 69
第四十九条 【公布基金收支情况、费率调整建议】 69
第五十条 【听取社会意见】 70
第五十一条 【对工伤保险基金的监督】 70
第五十二条 【群众监督】 70
第五十三条 【工会监督】 70
第五十四条 【工伤待遇争议处理】 70
第五十五条 【其他工伤保险争议处理】 72
第七章 法律责任 75
第五十六条 【挪用工伤保险基金的责任】 75
第五十七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责任】 75
第五十八条 【经办机构违规的责任】 77
第五十九条 【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经办机构间的关系】 77
第六十条 【对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处罚】 78
第六十一条 【鉴定组织与个人违规的责任】 78
第六十二条 【未按规定参保的情形】 79
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协助调查的责任】 80
第八章 附 则 81
第六十四条 【相关名词解释】 81
第六十五条 【公务员等的工伤保险】 82
第六十六条 【非法经营单位工伤一次性赔偿及争议处理】 83
第六十七条 【实施日期及过渡事项】 8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85
第一条 【影响工伤认定的特殊情形的依据】 85
第二条 【工伤认定中存在劳动关系争议如何处理】 87
第三条 【特殊情况下如何确定工伤保险责任单位】 87
1.用工单位违法转包或者发包后发生工伤事故的,应由谁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90
第四条 【工伤认定中工作时间、原因、场所等要素】 91
2.如何界定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 93
第五条 【“因工外出期间”的认定】 94
第六条 【“上下班途中”的认定】 95
3.如何界定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 97
第七条 【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定期限】 98
4.非因当事人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限的如何处理? 99
第八条 【第三人侵权情况下工伤的认定及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 100
第九条 【工伤认定错误的处理】 103
第十条 【效力规定】 103
配套规定 1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节录)(2010年10月28日) 104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节录) (2011年6月29日) 107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3年4月25日) 10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4年11月1日) 111
工伤认定办法(2010年12月31日) 113
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2010年12月31日) 11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 (2003年10月29日) 11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工作的通知(2011年9月21日) 122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2010年12月31日) 124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2003年9月23日) 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节录)(2011年12月31日) 128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节录) (2013年2月19日) 131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2014年2月20日) 135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06)(2006年11月2日) 141
实用附录 230
1.工伤纠纷处理流程图 230
2.申请工伤认定程序图 231
3.企业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图 232
4.工伤赔偿常用数据速查 233
5.工伤事故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及公式 235
6.工伤认定申请表(参考文本) 242
7.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参考文本)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