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辑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阎孟伟,杨谦主编;刘娟副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1091778
  • 页数:4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侧重点集中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斯大林的论述也有精选,所辑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全面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书特别注重多纳入那些脍炙人口的、比较生动形象的句子,并注重选取一些对现实的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段落,对读者的学习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

一、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 1

二、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3

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7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11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 11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11

(二)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4

(三)客观规律性和意识能动性 21

二、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27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0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0

(二)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 35

四、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趋势 40

(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40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 42

(三)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 53

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53

(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53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54

(三)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56

二、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61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1

(二)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62

(三)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 66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68

(一)真理和真理的客观性 68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69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76

一、商品和货币 76

(一)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76

(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84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86

(四)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87

(五)商品拜物教 88

二、雇佣劳动和资本 89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89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91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95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05

三、垄断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109

(一)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09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12

(三)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 116

四、社会主义经济 120

(一)国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120

(二)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石 123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 130

(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134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149

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49

(一)阶级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 149

(二)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153

(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56

二、国家的本质、职能及消亡 161

(一)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61

(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62

(三)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165

(四)国家的消亡 168

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70

(一)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170

(二)各种类型的革命 172

四、自由、平等和民主 177

(一)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虚假性 177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 182

(三)共产主义条件下真正自由和平等的实现 183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185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与构成 185

(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185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93

(三)任何时代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200

(四)社会意识的构成及其作用 205

二、文化的构成和功能 222

(一)文化的含义和分类 222

(二)文化的功能 226

(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229

(四)先进文化及其作用 233

三、教育、宣传、新闻自由 235

(一)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235

(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38

(三)只有新闻出版自由才能培养人的理性和自由 242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248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248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248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255

(三)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力量 258

二、科学技术的应用与科技伦理 262

(一)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器 262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关系 267

(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 271

三、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才队伍建设 276

(一)发挥科学技术主体——人民群众的能动性 276

(二)重视对科技人员(知识分子)的培养与教育 278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83

一、人的直接生产与再生产 283

(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83

(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85

二、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人化 289

(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289

(二)人们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293

(三)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 297

三、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矛盾 299

(一)资本主义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 299

(二)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工人生活条件的恶化 303

(三)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307

四、共产主义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309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313

一、个人与群众 313

(一)人民群众的范畴 313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贡献 315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21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21

(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23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25

三、人民群众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的 327

(一)历史活动的深入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327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329

四、群众组织 334

(一)联系群众是工会取得成绩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334

(二)青少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37

(三)妇女的解放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340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344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使命 344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344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策和纲领 346

(三)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348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349

(一)党要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学习 349

(二)领导群众运动,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 353

(三)农民是工人阶级强大的和不可缺少的同盟者 355

(四)正确处理无产阶级政党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358

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362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 362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 366

四、无产阶级执政党理论 371

(一)坚定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 371

(二)正确对待执政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376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382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82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82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394

二、社会发展道路与历史趋势 400

(一)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400

(二)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404

(三)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 405

三、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415

四、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18

(一)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 418

(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422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