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肝病的症状和体征 1
一、急性肝炎 1
二、慢性肝炎 1
第二节 黄疸的成因及鉴别 2
第三节 肝病的实验检查 4
一、转氨酶与肝病的关系 4
二、反映肝细胞生物合成功能的指标 4
三、常用肝功能检验的分类 6
四、常用肝功能检验的意义 6
五、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检验意义的异同 7
六、肝损伤严重程度的4个阶段 7
第四节 肝病的影像学检查 8
一、超声检查 8
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检查 8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9
第五节 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9
一、适应证 9
二、禁忌证 9
三、术前准备 10
四、活检穿刺针 10
五、活检方法 10
六、并发症 11
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概述 12
第七节 肝病的综合治疗 13
一、生活指导 13
二、抗炎保肝药物的应用 13
三、常用的抗炎保肝药物 13
四、免疫调节剂 15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有共病的特殊人群的治疗 16
一、结核病的治疗 16
二、脂肪肝的治疗 16
第二章 甲型肝炎 18
第一节 临床表现 18
第二节 临床分类 18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 18
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8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18
第四节 病程及并发症 19
第五节 治疗 19
第三章 乙型肝炎 20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20
一、急性乙肝病毒(HBV)感染 20
二、慢性无症状HBV携带(AsC) 21
三、慢性乙型肝炎 21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各阶段的免疫状态 21
第三节 急性乙型肝炎 23
一、症状、体征 23
二、实验室检查 23
三、病程 23
四、治疗 23
第四节 慢性乙型肝炎 24
一、免疫学特点 24
二、症状及体征 24
三、实验室检查 24
四、临床分型 25
五、慢性肝炎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分度 26
六、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7
七、乙肝病毒(HBV)基因变异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影响 28
八、乙型肝炎的肝外并发症 29
第五节 淤胆型肝炎 29
一、临床表现 29
二、实验室检查 29
三、治疗 29
第六节 肝炎的病理组织学诊断 30
一、乙型肝炎组织病理学的主要改变 30
二、慢性肝炎病变的炎症活动度分级(G,grade)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分期(S,stage) 30
三、组织病变活动积分(HAI)系统 31
第七节 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 31
一、及时治疗的必要性 31
二、核苷(酸)类似物(NA)的作用机制 32
三、核苷(酸)类似物的种类及用法 32
四、适应证的选择 33
五、药物选择 34
六、优化治疗 34
七、长期治疗的策略 36
八、乙肝病毒P基因的变异与临床耐药 37
九、停药复发再治疗 40
十、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预防 41
十一、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补救治疗 41
十二、不良反应 43
十三、特殊患者的治疗 45
第八节 慢性乙肝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46
一、干扰素α的作用机制 46
二、干扰素α与核苷(酸)类似物作用的比较 46
三、干扰素α治疗适应证 47
四、干扰素α治疗的禁忌证 47
五、干扰素类别、剂量及疗程 48
六、疗效预测 48
七、干扰素治疗中的监测 49
八、干扰素不良反应及处理 49
九、特殊患者的治疗 50
第九节 HBsAg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 51
一、HBsAg沿革及结构 51
二、HBsAg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 51
三、HBsAg定量检测方法 52
第四章 丙型肝炎 55
第一节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55
第二节 丙型肝炎的慢性化机制 55
第三节 临床分型 55
一、急性丙肝 55
二、慢性HCV感染(无症状HCV携带状态) 56
三、慢性丙肝 56
第四节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定量检测 56
第五节 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56
第六节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外并发症/肝外表现 57
第七节 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57
一、干扰素α的抗丙肝病毒作用 57
二、适应证 57
三、干扰素α的种类、剂量、禁忌证及儿童用药 57
四、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慢性丙肝 57
五、抗病毒治疗终点 58
六、疗程预测 59
七、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 59
第五章 丁型肝炎 61
第一节 丁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61
第二节 流行地区 61
第三节 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的同时和重叠感染 61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史 62
第五节 肝外表现 62
第六节 丁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62
第六章 戊型肝炎 64
第一节 临床表现 64
第二节 临床分型 64
一、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 64
二、急性无黄疸型戊型肝炎 64
三、重型戊型肝炎(戊肝肝衰竭) 64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 64
一、血清TBil及ALT、AST 64
二、抗HEV检测 64
三、HEV有四种基因型 65
第四节 病程、并发症及肝外表现 65
第五节 治疗 66
【附】病毒性肝炎的混合感染 66
一、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重叠甲肝病毒或戊肝病毒感染 66
二、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同时或重叠感染 66
三、丙肝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重叠感染 66
四、乙肝病毒和人免疫缺陷病毒重叠感染 67
五、多重感染 67
第七章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肝炎/肝损伤 69
第一节 病毒感染——非嗜肝病毒感染 69
一、Epstein-Barr病毒肝炎 69
二、巨细胞病毒肝炎 69
三、肾综合征出血热 70
四、单纯疱疹病毒 71
五、柯萨奇病毒B 71
六、水痘和带状疱疹 71
七、麻疹 71
八、副黏液病毒 71
九、艾滋病 71
第二节 细菌感染 71
一、肠伤寒 71
二、肝结核 71
三、布鲁菌病 72
四、军团菌感染 72
五、奈瑟球菌感染 72
六、大叶性肺炎 72
七、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72
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72
九、细菌性肝脓肿 72
第三节 原虫感染 73
一、阿米巴肝脓肿 73
二、疟疾的凶险发作 74
第四节 蠕虫感染 75
一、华支睾吸虫病 75
二、日本血吸虫病 75
第五节 支原体感染 75
第六节 钩端螺旋体病 75
第八章 急性肝衰竭 77
第一节 定义 77
第二节 病因 77
第三节 发病机制 77
一、对肝脏的两次打击学说 77
二、免疫状态失常 78
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假说 78
第四节 临床表现 79
一、基本表现 79
二、肝性脑病的表现 79
三、实验室检查 80
第五节 肝衰竭的临床分类及分期 80
一、分类 80
二、分期 81
第六节 肝组织病理学表现 81
一、ALF 81
二、SALF 81
三、ACLF/SACLF 82
四、CLF 82
第七节 诊断 82
一、诊断依据 82
二、鉴别诊断 82
三、诊断格式 83
第八节 综合基础治疗 84
一、病情监护 84
二、心理治疗 84
三、基础治疗药物 84
四、清洁肠道治疗 84
五、复方支链氨基酸输注 85
六、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85
七、其他辅助治疗药物 85
八、防止低血糖 86
九、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基本平衡 86
第九节 针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治疗 87
一、乙肝肝衰竭的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治疗 87
二、乙型(或混合丁型)肝炎肝衰竭的膦甲酸钠治疗 87
三、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起的急性肝衰竭 88
四、毒蕈中毒引起的急性肝衰竭 88
五、带状疱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衰竭 88
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急性肝衰竭 88
七、急性妊娠脂肪肝肝衰竭 88
八、肝豆状核变性的急性肝衰竭 88
第十节 免疫调节治疗 88
一、胸腺素α1 88
二、糖皮质激素 88
第十一节 人工肝支持治疗 89
一、适应证 89
二、选用种类 89
第十二节 并发症的治疗 89
一、肝性脑病 89
二、脑水肿 91
三、凝血功能障碍 91
四、继发感染 92
五、肾脏并发症 92
第十三节 预后 92
一、病死率 92
二、影响预后的各因素 92
三、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93
第十四节 肝移植 93
一、适应证 93
二、禁忌证 93
第九章 非感染性肝病 96
第一节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96
一、患病率 9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96
三、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 97
四、临床表现 99
五、免疫介导特异体质性药物性肝病 99
六、诊断 100
七、治疗 102
第二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02
一、患病率 10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02
三、临床表现 102
四、诊断标准 103
五、预后 104
六、治疗 104
第三节 酒精性肝病 105
一、患病率 10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05
三、诊断标准 105
四、临床分型 106
五、组织病理学诊断 106
六、预后 106
七、治疗 107
第四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10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07
二、临床表现 107
三、实验室检查 107
四、诊断依据 108
五、临床分型 109
六、预后 109
七、治疗 110
第五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11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11
二、临床表现 111
三、实验室检查 111
四、免疫学检查 111
五、影像学检查 112
六、肝组织学检查 112
七、诊断标准 112
八、预后 112
九、治疗 112
第六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11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13
二、临床表现 113
三、实验室检查 114
四、影像学检查 114
五、肝组织学检查 114
六、鉴别诊断 114
七、预后 114
八、治疗 114
第七节 Budd-Chiari综合征 11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15
二、临床表现 116
三、实验室检查 116
四、影像学检查 116
五、鉴别诊断 117
六、预后 118
七、治疗 118
第八节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 11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18
二、临床表现 118
三、诊断标准 119
四、鉴别诊断 119
五、预后 119
六、治疗 119
第九节 肝豆状核变性 11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20
二、临床表现 120
三、实验室检查和眼科检查 121
四、影像学检查 122
五、诊断积分系统 122
六、预后 122
七、治疗 123
第十节 遗传性血色病 12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25
二、肝脏病理 125
三、临床表现 125
四、诊断线索 126
五、实验室检查 126
六、治疗 126
第十一节 吉尔伯特(Gilbert)综合征 12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27
二、临床表现 127
三、实验室检查 127
四、诊断 127
五、治疗和预后 128
第十二节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12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28
二、临床表现 128
三、实验室检查 128
四、诊断 128
五、预后 129
六、治疗 129
第十三节 肝性卟啉病 12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29
二、临床表现 129
三、诊断 130
四、治疗 130
第十四节 肝淀粉样变 13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31
二、临床表现 131
三、临床分型 131
四、诊断 131
五、预后 132
六、治疗 132
第十五节 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 13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二、临床表现 132
三、实验室检查 132
四、影像学检查 132
五、肝组织活检 133
六、诊断标准 133
七、预后 133
八、治疗 133
第十六节 瑞氏(Reye)综合征 13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34
二、流行病学 134
三、临床表现 134
四、实验室检查 135
五、诊断 135
六、鉴别诊断 135
七、预后 135
八、治疗 135
第十章 内分泌疾病与肝病 138
第一节 肝源性糖尿病 138
一、发病机制 138
二、临床表现 138
三、诊断 138
四、治疗 138
第二节 糖尿病伴发病毒性肝炎 139
一、概述 139
二、诊断 139
三、治疗 139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 140
一、发病机制 140
二、临床表现 140
三、实验室肝功检查 140
四、诊断 140
五、治疗 140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病毒性肝炎 141
一、概述 141
二、治疗 141
第十一章 肝硬化 143
[前附]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14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43
二、临床表现 143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 143
四、实验室检查 144
五、影像学检查 144
六、伴肝纤维化发展的慢性肝病分期及临床 144
七、诊断 144
八、治疗 145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145
一、病因 145
二、病理变化演变过程 146
第二节 主要病理生理 146
一、门脉高压形成机制 146
二、腹水形成机制 146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47
一、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 147
二、症状、体征 147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148
一、血尿粪常规 148
二、肝功能 148
三、血清电解质 148
四、腹水 148
五、血清免疫学 149
六、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149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 149
一、X线检查 149
二、腹部超声检查 149
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150
第六节 内镜检查 150
第七节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150
第八节 门静脉压力测定 150
第九节 诊断 151
一、肝功能受损严重程度及代偿程度的分类 151
二、肝炎肝硬化 151
三、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判定 151
四、诊断格式 152
第十节 治疗 152
一、日常生活指导 152
二、乙肝肝硬化和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152
三、对肝纤维化治疗 153
四、腹水的治疗 153
五、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156
第十一节 肝硬化的并发症 156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 156
二、肝性脑病(HE) 160
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162
四、其他感染 165
五、肝性胸水 170
六、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71
七、肝肾综合征 176
八、原发性肝癌 181
九、门脉高压性胃肠病 181
十、肝肺综合征(HPS) 181
十一、门静脉血栓形成 181
十二、肝性脊髓病 181
第十二章 原发性肝癌 184
第一节 概述 184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84
第三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184
第四节 病理 185
一、大体分型 185
二、组织学分型 186
第五节 临床表现 186
一、症状 186
二、体征 187
三、肝癌的转移 187
第六节 常见并发症 188
第七节 肝癌的诊断和分期 189
一、肝癌的诊断标准 189
二、肝癌的分期 189
三、鉴别诊断 190
第八节 预后 190
第九节 肝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191
一、根治性治疗 191
二、姑息性治疗 193
三、系统治疗 195
第十节 肝癌的随访 197
第十三章 妊娠肝病 200
第一节 正常妊娠时的肝功能 200
第二节 妊娠期肝病的种类 200
第三节 妊娠早期特有的肝病 201
第四节 妊娠晚期肝病 202
一、妊娠急性脂肪肝 202
二、妊娠毒血症 204
三、溶血、肝酶增高和低血小板综合征 205
四、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206
第五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 208
一、临床类型 208
二、肝炎对妊娠和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208
三、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208
四、妊娠和乙型肝炎的相互影响 209
五、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处理 209
附录 血液生化检验正常值和法定单位、旧制单位的换算表 212
一、电解质及其他无机物 212
二、有机化合物(代谢物)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