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防空导弹概述 1
1.2 世界主要防空导弹概况 3
1.3 防空导弹制导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6
第2章 防空导弹动力学模型与弹体特性分析 8
2.1 坐标系定义及坐标系转换 8
2.2 弹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13
2.3 气动力/推力矢量组合控制导弹动力学模型 17
2.4 气动力/喷流组合控制导弹动力学模型 18
2.5 弹体动力学模型简化 19
2.6 防空导弹弹体特性分析 23
第3章 防空导弹制导系统 27
3.1 防空导弹制导系统基本组成 27
3.2 防空导弹制导系统设计任务 28
3.3 防空导弹制导系统设计的基本阶段及步骤 30
3.4 遥控制导系统 32
3.5 TVM制导系统 37
3.6 自动寻的制导系统 39
3.7 复合制导系统 44
第4章 防空导弹制导规律 46
4.1 概述 46
4.2 制导规律选择的基本要求 46
4.3 防空导弹经典制导规律 47
4.4 防空导弹现代制导规律 51
第5章 防空导弹制导控制设备 64
5.1 地面制导设备 64
5.2 导引头 67
5.3 弹上传感系统 75
5.4 弹载计算机 79
5.5 弹上执行机构 82
第6章 防空导弹现代制导控制总体技术 85
6.1 防空导弹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85
6.2 防空导弹典型自动驾驶仪的结构形式 97
6.3 不同自动驾驶仪结构对静不稳定弹体的稳定边界分析 99
6.4 制导控制系统与舵系统指标的关系分析 104
第7章 防空导弹大静不稳定控制技术 111
7.1 放宽静稳定度的基本概念 111
7.2 人工稳定原理及稳定条件 112
7.3 静不稳定导弹人工稳定的飞行特性 113
7.4 大静不稳定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 113
第8章 防空导弹弹性弹体控制技术 116
8.1 弹性弹体控制问题的提出 116
8.2 弹性弹体弹性变形动力学数学模型 116
8.3 导弹弹性弹体动力学传递函数 117
8.4 弹性弹体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119
8.5 陷波滤波器设计 120
8.6 敏感元件安装位置的选择 123
8.7 结论 124
第9章 防空导弹大攻角飞行控制技术 125
9.1 概述 125
9.2 防空导弹大攻角空气动力学耦合机理 125
9.3 耦合因素的特性分析 129
9.4 防空导弹大攻角飞行控制系统的解耦策略 129
9.5 防空导弹大攻角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评述 130
9.6 基于多变量线性化模型的性能指标模型设计方法 130
9.7 大攻角飞行控制系统的评估方法 132
第10章 防空导弹推力矢量控制技术 136
10.1 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在防空导弹中的应用 136
10.2 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分类 136
10.3 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性能描述 140
10.4 典型推力矢量控制导弹的数学模型 140
10.5 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法 142
第11章 防空导弹直接力控制技术 144
11.1 引言 144
11.2 直接力控制技术在防空导弹中的应用 144
11.3 直接力机构配置方法 146
11.4 直接力控制系统方案 149
11.5 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 151
11.6 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153
第12章 防空导弹旋转弹体控制技术 158
12.1 引言 158
12.2 防空导弹旋转弹体数学模型 158
12.3 防空导弹旋转弹体控制系统 162
12.4 防空导弹旋转弹体纵侧向运动的交连与解耦 168
第13章 现代防空导弹制导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72
参考文献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