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诗经学认知困境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本义丢失的疑难诗篇 3
第三节 认知困境的形成 5
第四节 汉儒重建诗义的基本方法(上) 11
第五节 汉儒重建诗义的基本方法(中) 15
第六节 汉儒重建诗义的基本方法(下) 18
第七节 宋代学者淫诗说 25
第八节 从淫诗说到情诗说 29
第九节 注释质量甄别标准 33
第十节 摆脱困境的认识素材与方法 35
第二章 祭祀仪式基本特征 38
第一节 祭祀研究背景说明 38
第二节 祭祀仪式一般特征(上) 43
第三节 祭祀仪式一般特征(下) 46
第四节 仪式特征补充研究(上) 49
第五节 仪式特征补充研究(下) 56
第六节 古代中国祭祀仪式(上) 61
第七节 古代中国祭祀仪式(中) 65
第八节 古代中国祭祀仪式(下) 70
第九节 下一步研究的合理性依据 75
第三章 注释前的准备性研究 78
第一节 “子”字初文与初义 78
第二节 祭祀情境和祭词内容 86
第四章 国风祭词选释(上) 90
第五章 国风祭词选释(中) 116
第六章 国风祭词选释(下) 138
第七章 学术史个案研究(上) 164
第一节 认知困境与诗义重建 164
第二节 猜谜状态:诗无定解 167
第三节 卫风·有狐(上) 170
第四节 卫风·有狐(下) 175
第五节 郑风·丰(上) 178
第六节 郑风·丰(下) 182
第七节 郑风·子衿(上) 186
第八节 郑风·子衿(下) 190
第八章 学术史个案研究(下) 195
第一节 郑风·东门之墠(上) 195
第二节 郑风·东门之墠(中) 200
第三节 郑风·东门之墠(下) 205
第四节 唐风·羔裘(上) 209
第五节 唐风·羔裘(下) 214
第六节 鄘风·柏舟 221
第七节 结语:困境中求索的悲剧性学术史 225
第九章 注释质量的甄别 228
第一节 据史求义的主题甄别 228
第二节 据文求义的客观标准 233
第三节 本书的据史求义步骤 238
第四节 注释质量的具体甄别(上) 243
第五节 注释质量的具体甄别(下) 247
附录1 《诗经》60首诗篇注释质量甄别资料 252
附录2 主要征引文献 297
后记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