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与技术科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玉平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19376
  • 页数:3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总揽技术科学发展史的眼光,运用科学史方法,以坚实的史实和实证研究为基础,呈现出技术科学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历史画卷。作者从宏观上勾勒出技术科学兴起和繁荣的历史进程,发掘出技术科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仔细梳理了钱学森学术成长经历,展现出钱学森继承发展应用力学学派学术思想、总结提炼技术科学思想的过程与成就。还深入讨论了技术科学与国家需要、计划体制结合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钱学森如何根据国家科研总体布局筹建各类机构,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技术科学体系,以及在变幻无常的社会环境下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巧妙地安排研究任务等。在这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深入分析技术科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机制,说明作用于技术科学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前进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充满着曲折和反复。这些研究还原了历史,给我们很多启示,还可激发后人奋起之心。

绪论 1

第一节 一个令人瞩目的科学领域——技术科学 1

第二节 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4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旨趣与目标 9

第一章 哥廷根数学学派与应用力学的兴起 12

第一节 应用力学兴起之时的国际学术背景 12

第二节 克莱因倡导和推动科学与技术结合理念 17

第三节 普朗特建立应用力学的学术范式 20

第四节 冯·卡门发扬光大应用力学学派思想 25

第二章 钱学森的技术科学之路 34

第一节 交通大学的高材生 34

第二节 师从天才——一个应用力学翘楚的升起 40

第三节 总结、推广和发展技术科学思想 51

第四节 本章结语 60

第三章 钱学森对技术科学思想的提炼和发展 62

第一节 技术科学产生的学理与历史基础 63

第二节 技术科学的学科性质: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综合 66

第三节 技术科学的价值与功能 70

第四节 技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74

第五节 对新兴研究领域的预测 79

第六节 本章结语 83

第四章 技术科学思想与十二年科学规划 84

第一节 科学规划制定的背景和过程 84

第二节 技术科学思想与科学规划的制定 89

第三节 力学——技术科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101

第四节 六项“紧急措施”的实施及其效果 114

第五章 创建技术科学研究机构——以力学研究所为中心 118

第一节 考察东北 118

第二节 力学研究所的建所方针、工作方向与任务 127

第三节 物色聚集优秀人才队伍 137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开展 143

第五节 本章结语 160

第六章 建设技术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161

第一节 钱学森技术科学人才培养理念 161

第二节 1950年代初期我国力学教育状况 164

第三节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 166

第四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180

第五节 本章结语 196

第七章 组建技术科学学术共同体——以中国力学学会为中心 198

第一节 中国力学学会的成立 199

第二节 中国力学学会的学术活动 203

第三节 本章结语 208

第八章 “大跃进”运动中的技术科学——以力学研究所为中心 210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在科学界的发动和展开 212

第二节 力学界对“大跃进”运动精神的贯彻 221

第三节 力学所工作方向的转变 226

第四节 “上天、入地、下海,服务工农业” 229

第五节 迷失在“献礼”运动中的力学所 246

第六节 “大跃进”运动的反复与钱学森保护技术科学的努力 252

第七节 将工作内容集中于“三大任务” 264

第八节 本章结语 269

第九章 技术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与突破——以力学研究所为中心 271

第一节 科学界对“大跃进”运动后果的纠正 271

第二节 力学所对工作方向和任务的调整 274

第三节 “五大协作任务”——为导弹、火箭等航天技术探路 281

第四节 钱学森对力学所研究工作的指导 298

第五节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 302

第六节 深度参与国防尖端技术任务 311

第七节 高超声速讨论班与星际航行座谈会 319

第八节 本章结语 323

第十章 余论 327

第一节 技术科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则 328

第二节 技术科学适合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 332

第三节 技术科学适应计划科学体制 334

第四节 技术科学的当代价值 338

主要参考文献 342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