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岩溶古地貌研究的意义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3
一、研究现状及进展 3
二、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6
三、主要研究方法、手段及评价 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成果认识 10
一、研究方法思路 10
二、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11
第二章 地层及构造特征 14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及演化 14
第二节 奥陶系及其风化壳的形成与划分对比 16
一、奥陶系及其风化壳的形成 16
二、奥陶系地层特征及划分对比 17
三、奥陶系风化壳及其划分对比 26
第三节 本溪组—太原组划分 27
第四节 地震反射层位标定 28
一、目的层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28
二、地震反射层位标定结果 30
第五节 地层空间展布特征 31
一、本溪—太原组地层特征及展布 32
二、奥陶系风化壳分层特征及厚度展布 32
第六节 奥陶系风化壳构造特征 44
一、风化壳顶面构造发育特点 44
二、马五2亚段顶面构造发育特点 46
三、本溪—太原组顶面构造发育特点 47
第三章 沉积特征分析 50
第一节 潮坪环境沉积特征 51
一、潮上沉积环境 51
二、潮间沉积环境 55
三、潮下沉积环境 56
第二节 潮坪微相主要岩石类型及其储集潜力 56
一、微—粉晶云岩 56
二、泥质云岩 57
三、膏质云岩和含膏云岩 57
四、微晶灰岩 57
第三节 奥陶系风化壳层段沉积相带展布 58
一、马五4亚段沉积时期 58
二、马五3亚段沉积时期 60
三、马五2亚段沉积时期 61
四、马五1亚段沉积时期 61
五、马六段沉积时期 61
第四节 本溪组—太原组沉积特征 64
一、本溪组沉积特征 64
二、太原组沉积特征 66
第四章 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 68
第一节 古地貌发育的地质背景及研究思路 68
一、古地貌发育的地质背景 68
二、古地貌研究思路 70
第二节 风化壳岩溶古地貌单元的划分及其特征 73
一、古地貌单元的划分依据 73
二、风化壳岩溶古地貌单元的划分及特征 74
第三节 地震古地貌解释与划分结果 84
一、风化壳古地貌的地震特征 85
二、地震古地貌单元的划分及其特征 89
第五章 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集特征 97
第一节 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特征 97
一、岩溶水动力分带特征 98
二、岩溶水动力分带的几个特点 99
三、岩石学分带及其演化 100
四、加里东期风化壳岩溶分带的演化 102
五、岩溶水动力分带与油气的关系 102
第二节 风化壳层岩石学特征 103
一、风化壳岩石类型总体分布 103
二、风化壳岩石分类特征 104
三、风化壳溶积岩类型及其储集潜力 114
第三节 溶蚀孔、洞、缝发育特征 117
一、岩心的孔、洞、缝发育特征 117
二、微观孔、洞、缝发育特征 119
第四节 成岩后生作用及孔隙演化 121
一、成岩后生作用 121
二、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 124
第五节 风化壳储层物性特征 125
一、总体孔渗发育特征 125
二、风化壳各层段孔渗分布特征 126
三、风化壳各层段孔渗关系特征 137
第六节 风化壳储层类型及总体评价 138
第六章 风化壳岩溶储层评价与预测 140
第一节 风化壳地层残存状况与古地貌 140
第二节 风化壳岩溶储层岩性分布与古地貌 141
一、岩溶层位的岩类组合特征 142
二、岩溶储层岩性的层位分布特征 144
三、岩溶储层岩性与古地貌 146
第三节 岩溶储层物性与古地貌 150
一、岩溶储层总体物性与古地貌 150
二、岩溶储层分层物性与古地貌 150
三、岩溶储层物性空间分布特征 153
第四节 风化壳岩溶储层控制因素 160
一、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奠定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基础 160
二、岩石类型及性质控制岩溶发育程度 160
三、成岩作用及古岩溶作用使风化壳储层储渗条件明显改善 160
四、古地貌单元及形态部位等控制岩溶储层的形成与分布 161
五、主力储层段保存状况为岩溶发育准备了条件 161
第五节 岩溶储层有利区带地质评价预测 162
一、北部有利岩溶区带 163
二、中部有利岩溶区带 163
三、南部有利岩溶区带 163
第六节 岩溶储层有利区带地震评价预测 163
一、岩溶储层定性的地震评价及预测 163
二、岩溶储层定量的地震评价及预测 168
参考文献 171
图版Ⅰ 179
图版Ⅱ 192
图版Ⅲ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