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一 总论 3
自我意识的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述评 3
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提问方式和形态演化 14
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25
论“自我”的自欺本质 31
二 希腊哲学 43
论古希腊埃利亚派存在学说的发生 43
古希腊哲学中结构自然观的形成 51
论古希腊精神哲学的矛盾进展 62
论柏拉图精神哲学的构成 74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初探 83
关于希腊哲学的几个问题及试解 107
三 康德哲学 121
康德时间观的困境和启示 121
康德空间观的两层含义 136
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2节(§12)的解读 147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自由范畴表解读 162
康德论道德与法的关系 179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一章中三条原理的分析 193
康德对道德神学的论证 208
论“好像”(als ob)在康德哲学中的用法 219
四 黑格尔哲学 227
康德黑格尔论伪善 227
黑格尔辩证法为形式逻辑的奠基 25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学期,绪论) 26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 268
五 当代现象学哲学 283
海德格尔在《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中对辩证法的扭曲 283
海德格尔“存在的末世论”的解释学意义——《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再解读 296
欧洲虚无主义及其克服——读海德格尔《尼采》札记 310
海德格尔《筑·居·思》句读 326
论作为“成己”的Ereignis 363
普列斯纳的文化起源论及其方法 377
关于现象学文献翻译的几点考虑 386
思想自述 401
邓晓芒教授学术成果总目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