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边缘型散文批评——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的萌芽 1
上卷 三足鼎立 11
概述 11
第一编 言志说散文批评 24
第一章 周作人 24
第一节 《美文》——对现代散文艺术定位的第一块基石 25
第二节 “极致说” 28
第三节 周作人散文批评话语 38
第四节 周作人散文批评的贡献及评估 41
第二章 林语堂 46
第一节 散文“个人化”的宣言 46
第二节 “笔调说” 54
第三章 郁达夫 58
第一节 “心体说” 59
第二节 文体论 66
第三节 郁达夫的散文批评 69
第四章 其他 75
第一节 梁遇春的“懒洋洋”散文观 75
第二节 胡梦华的“絮语散文” 79
第三节 钟敬文 梁实秋 85
附论 京派散文批评 90
第二编 社会学散文批评 101
第五章 鲁迅 101
第一节 《怎么写》——论述散文抒写真情实感的经典之作 101
第二节 鲁迅的杂文理论 107
第三节 鲁迅散文批评的阶级话语 114
第六章 茅盾 117
第一节 茅盾的散文批评观 117
第二节 茅盾的报告文学批评 125
第七章 钱杏邨 128
第一节 钱杏邨的散文批评的主要特征 128
第二节 钱杏邨的散文批评的成就及评估 133
第八章 其他 137
第一节 小品文论争和《小品文和漫画》 137
第二节 胡风的《林语堂论》 143
第三节 “鲁迅风”的论争和巴人的《论鲁迅的杂文》 146
第四节 报告文学批评 152
附论 海派散文批评 162
第三编 文本说散文批评 167
第九章 朱自清 167
第一节 朱自清的散文本体观 168
第二节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观 171
第十章 李素伯 175
第一节 “三合一”散文批评体系的形成和建构 175
第二节 李素伯散文批评观点举要 179
第十一章 叶圣陶 185
第一节 叶圣陶的散文观 185
第二节 《文章例话》 190
第十二章 其他 193
第一节 石苇的《小品文讲话》 193
第二节 冯三昧的《小品文作法》 195
结语 现代散文概念的界说 198
中卷 政治同化 207
概述 207
第四编 散文批评政治化 214
第十三章 对鲁迅杂文的政治评判和褒扬 214
第一节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214
第二节 毛泽东周恩来等对鲁迅杂文的政治评判和褒扬 226
第十四章 延安时期对王实味丁玲等杂文的批判 234
第一节 概述 234
第二节 政治化散文批评模式的形成 238
第三节 现代散文批评观念的彻底蜕变 242
第四节 影响 246
第十五章 三次没有散文理论的散文批评 249
第一节 对胡风书信的批判 249
第二节 1957年对“右派”杂文的批判 254
第三节 对“三家村”杂文的批判 260
第五编 艰难的挣扎 265
第十六章 疏远政治化散文批评的挣扎 265
第一节 1950年关于“杂文复兴”的讨论 265
第二节 1957年关于小品文(杂文)的讨论 272
第三节 1961年的“笔谈散文” 279
第四节 杨朔的散文观:“当诗一样写” 284
附论 报告文学批评 289
下卷 多元蜕变 301
概述 301
第六编 缓慢的觉醒 306
第十七章 解冻 306
第一节 乐秀良的《日记何罪》 306
第二节 巴金的把散文“当作我的遗嘱写” 311
第十八章 艰难的历程 319
第一节 变革散文中的保守疗法 319
第二节 对现代散文批评的整理和阐释 331
第三节 现代散文史和作家的研究 339
第四节 现代散文技巧理论研究 352
第七编 多元蜕变 361
第十九章 多元蜕变 361
第一节 散文“爆炸”引发的散文文体净化之争 361
第二节 现当代散文史研究 368
第三节 散文作家研究的新突破——周作人研究 378
余论 台港散文批评 393
概述 393
第二十章 台湾散文批评 403
第一节 余光中呼吁散文“脱胎换骨” 403
第二节 郑明娳努力构建现代散文理论体系 413
第二十一章 香港散文批评 426
第一节 卢玮銮 梁锡华 黄维樑 426
第二节 关于香港专栏文章的理论研究 437
结语 二十世纪散文批评言论集纳 443
跋语 自说自话 446
附录 范培松的《中国现代散文史》研讨会摘要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