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第一章 遥远的回声 1
一、粉红色的请柬 1
二、一个不起眼的村落——杨家岭 9
三、最著名的“飞机楼” 14
第二章 炮声中的“炮声” 17
一、掌声、笑声与“炮声” 17
二、萧军的第一“炮” 23
三、善于利用舆论的高手 26
四、大胡子、小放牛与鸡蛋皮 29
五、吴伯箫与毛泽东的邂逅 34
六、总司令“投降” 37
七、山谷里的光辉 40
第三章 难忘的记忆 43
一、拼接“全家福” 43
二、做“豆芽菜”的人 53
三、毛泽东不让发表 60
四、忽如一夜春风来 65
五、躲在背后的无名英雄 72
第四章 释迦牟尼的预言 76
一、不平静的1942年 76
二、割肤施鹰话古城 78
三、毛泽东莅临延安 80
四、中国革命的京城 82
五、最精彩的活剧 89
第五章 不和谐的音符 93
一、王明也来到了延安 93
二、王稼祥的特殊使命 96
三、把老酒装进新瓶 100
四、王明也开始学习毛泽东了 102
五、中毒事件 104
第六章 皖南事变的前前后后 107
一、同室操戈 107
二、毛泽东如是说 110
三、整风实际上是整苏联的风 112
四、不明就里的文人们 116
第七章 不能不说的萧军 120
一、萧军初遇毛泽东 120
二、党有文艺政策吗 124
三、毛泽东断案 127
四、“文抗”的不速之客 130
五、毛泽东劝萧军“入党、当官” 133
六、再敲退堂鼓 136
第八章 毛泽东和延安的作家们 139
一、法国留学生的提议 139
二、见到了中国的列宁 143
三、至少我是爱听的 148
四、毛泽东与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 150
五、现在可以腾出手来解决文艺问题了 155
六、李伯钊的中国气派 161
第九章 不要忘记周扬 165
一、煮酒论英雄 165
二、被毛泽东倚重的周扬 167
三、“文字之交” 170
四、周扬对文艺座谈会的贡献 173
第十章 朱德主持的太行山文艺座谈会 177
一、朱毛又想到了一起 177
二、朱德的文韬武略 181
三、带自己的笔到群众中去 184
四、一个铅字就等于一颗子弹 187
五、在文武两条战线上奋起还击 188
第十一章 邓小平主持的太行山文化人座谈会 193
一、从七原村说起 193
二、黎城县反动会道门暴乱 195
三、为广大群众服务 198
四、离了大多数就没有伟大的抗战 199
五、两个座谈会的比较 203
第十二章 文人毛泽东 207
一、频繁的文艺活动 207
二、参观讽刺漫画展 213
三、《解放日报》改版 215
四、毛泽东的提议 220
第十三章 丁玲与她的《“三八节”有感》 222
一、从《“三八节”有感》说起 222
二、贺龙的批评与毛泽东的保护 228
三、不要明年再写《“三八”节有感》 231
四、告别《解放日报》 234
第十四章 王实味和他的《野百合花》 238
一、博学多才的王实味 238
二、恃才傲物的王实味 241
三、《野百合花》野在哪里 243
四、延安的杂文时代 252
五、王震的震惊 254
六、康生给王实味的大“帽子” 255
七、王实味被杀 257
第十五章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 261
一、毛泽东与3位画家 261
二、毛泽东枣园设宴 264
三、在风沙中看戏 267
四、洗澡后睡觉前 272
五、有经有权 278
六、《讲话》精神与时俱进 282
后记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