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篇 4
一、力学 4
1.运动的描述 4
质点 4
平动和转动 4
参考系 5
坐标系 5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矢量和标量 6
位移 6
路程 6
速度 6
平均速度 6
瞬时速度 6
速率 6
速度-时间图像 6
加速度 7
2.直线运动 7
匀速直线运动 7
匀变速直线运动 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7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8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8
追及和相遇问题 8
自由落体运动 10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0
竖直上抛运动 10
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10
3.力 11
力 11
力的作用效果 11
力的三要素 11
力的图示 11
力的种类 12
4.重力 12
重力 12
重心 12
5.弹力 13
形变与弹性形变 13
弹力及产生条件 13
弹力的方向 13
胡克定律 13
6.摩擦力 14
摩擦力 14
滑动摩擦力 14
滚动摩擦 14
静摩擦力 14
最大静摩擦力 15
流体的阻力 15
7.力的合成 15
共点力 15
合力和分力 16
力的合成 16
平行四边形定则 16
三角形定则 16
8.力的分解 17
力的分解 17
正交分解法 17
力的分解原则 17
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8
平衡状态 18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8
10.牛顿运动定律 18
惯性 18
牛顿第一定律 19
牛顿第二定律 19
牛顿第三定律 20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1
超重和失重 22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3
11.力学单位制 23
力学单位制 23
12.曲线运动 24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4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4
合运动与分运动 24
运动的合成 25
运动的分解 25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 25
小船渡河问题 25
绳拉船(车)问题的分解方法 26
13.抛体的运动 27
平抛物体的运动 27
平抛运动的规律 27
斜抛物体的运动 29
14.匀速圆周运动 29
匀速圆周运动 29
线速度 29
角速度 30
周期和频率 30
转速 30
匀速圆周运动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0
向心加速度 30
向心力 31
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31
圆周运动中临界状态问题 32
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 33
15.万有引力与航天 33
行星的运动、开普勒定律 33
万有引力定律 33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34
天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34
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 35
地球同步卫星 36
卫星的轨道 36
16.功 37
功 37
功的计算公式 37
功的几种求法 38
17.功率 38
平均功率 38
瞬时功率 38
机车的两类启动问题 39
18.功和能的关系 39
功和能的关系 39
19.动能定理 39
动能 39
动能定理 40
20.势能 41
重力势能 41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41
重力做功的特点 41
弹性势能 41
21.机械能守恒定律 42
机械能 42
机械能守恒定律 42
机械能守恒的几种情况 43
22.动量和冲量 43
冲量 43
动量 44
动量定理 44
动量定理的应用 44
23.动量守恒定律 45
动量守恒定律 45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5
反冲运动 45
火箭飞行的原理 45
24.碰撞 46
碰撞 46
弹性碰撞及其规律 46
非弹性碰撞 46
完全非弹性碰撞 46
25.简谐运动 47
机械振动 47
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47
简谐运动的相位 47
简谐运动的周期和频率 47
简谐运动的图像 47
回复力 48
弹簧振子 48
单摆 48
简谐运动的能量 49
阻尼运动 49
26.受迫振动和共振 49
受迫振动 49
共振 50
共振曲线 50
27.机械波 50
机械波 50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50
简谐波 50
横波与纵波 50
波的图像 51
波长频率和波速 52
28.波的特征现象 53
惠更斯原理 53
波的反射 53
波的折射 53
波的衍射 53
波的叠加原理 54
波的干涉 54
多普勒效应 55
声波 55
超声波 55
二、热学 57
1.分子动理论 57
分子动理论 57
分子的大小 57
阿伏伽德罗常数 57
布朗运动 58
扩散 58
热运动 58
分子力 58
2.物体的内能 59
温标与热力学温度 59
分子的动能 59
分子平均动能 59
分子势能 60
物体的内能 60
3.气体的性质 61
气体的等温变化 61
气体的等容变化 61
气体的等压变化 61
4.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62
理想气体 6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62
5.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63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63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63
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63
6.固体的性质 63
晶体和非晶体 63
晶体的微观结构 64
液晶的微观结构 64
7.液体的性质 64
液体的表面张力 64
浸润和不浸润 64
毛细现象 65
8.物态变化 65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65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65
9.热力学定律 65
热力学第零定律 65
热力学第一定律 65
能量守恒定律 66
热力学第二定律 6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描述 67
第一类永动机 67
第二类永动机 67
热力学第三定律 68
熵 68
熵增加原理 68
能量耗散 68
三、电磁学 71
1.电荷 库仑定律 71
电荷 71
元电荷 71
比荷 71
电荷守恒定律 71
三种起电方式 71
点电荷 72
库仑定律 72
2.电场 电场强度 72
电场 72
检验电荷 73
场源电荷 73
电场强度 73
电荷的场强 73
电场力 73
电场的叠加 74
电场线 74
几种常见的电场线 75
匀强电场 75
3.电势差 电势 75
电势差 75
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75
电势 75
电势能 76
等势面 76
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76
匀强电场电势差和场强的关系 77
4.电容器 电容 77
电容器 77
平行板电容器 77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77
电容器的带电量 78
电容 78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78
电容器的参数 79
5.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79
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7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80
示波管 81
6.欧姆定律 82
电流的形成 82
电流 82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82
电阻 82
欧姆定律 83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83
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83
7.电阻定律 84
电阻定律 84
电阻率 84
导体 84
绝缘体 84
半导体 84
8.串并联电路 85
串联电路 85
并联电路 85
9.电功和电功率 86
电功 86
电功率 86
焦耳定律 86
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86
10.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87
电动势 8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87
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87
电源的输出功率 88
11.电压表和电流表 88
电压表 88
电流表 89
12.电阻的测量 89
伏安法测电阻 89
误差分析 89
电路选择 90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90
替代法 91
欧姆表 92
电阻箱 92
13.磁场 磁感线 93
磁场 93
磁感线 93
匀强磁场 93
安培定则 93
常见的几种磁场的磁感线 94
地磁场 94
14.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95
磁感应强度 95
磁通量 95
安培力 96
左手定则 96
15.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97
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97
磁电式电流表的构造 97
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97
1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98
洛伦兹力的大小 98
洛伦兹力的方向 98
17.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98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99
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 99
速度选择器 100
质谱仪 101
回旋加速器 101
18.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02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02
磁现象的电本质 102
19.电磁感应 102
电磁感应现象 102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102
感应电动势 102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103
20.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0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03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104
电磁流量计 104
21.楞次定律 105
楞次定律 105
楞次定律的应用 105
右手定则 106
22.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107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107
23.互感和自感 107
互感现象 107
自感现象 107
自感系数 107
24.涡流 108
涡流现象 108
25.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 108
交流和直流 108
交变电流的产生 109
正弦式电流的变化规律(图像与函数表达式) 109
26.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10
最大值 110
瞬时值 110
有效值 110
周期和频率 110
27.变压器 110
变压器的构造 110
变压器的原理 111
有关变压器的计算 111
常见的变压器 112
28.电能的输送 112
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 112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112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 113
29.电磁振荡 114
电磁振荡 114
LC振荡电路 114
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15
阻尼振荡 115
无阻尼振荡 115
30.电磁场和电磁波 115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15
电磁场 116
电磁波 116
31.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116
开放电路 116
发射电路 116
调制 116
调幅 116
调频 117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117
电谐振 118
调谐 118
调谐电路 118
解调和检波 118
32.无线电波的现代应用 118
电视 118
雷达 119
移动电话 119
因特网 119
四、光学 120
1.光的反射 120
光的反射定律 120
2.光的折射 120
光的折射 120
光的折射定律 121
折射率 121
相对折射率和绝对折射率 121
3.全反射 122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122
全反射 122
临界角 122
全反射的条件 122
光导纤维 123
海市蜃楼 123
4.棱镜 124
棱镜 124
全反射棱镜 124
光的色散 125
光谱 125
各种色光的频率和波长关系 126
5.光的干涉 126
光的干涉 126
光的相干条件 126
双缝干涉 126
薄膜干涉 127
6.光的衍射 127
光的衍射 127
7.光的电磁说 128
光的电磁说 128
电磁波谱 128
无线电波 128
红外线 128
可见光 129
紫外线 129
X射线 129
γ射线 129
8.光的偏振 129
自然光 129
偏振光 129
偏振片 129
光的偏振 130
9.激光 130
激光的产生 130
激光的特点 130
五、近代物理 133
1.普朗克量子理论 133
普朗克量子说 133
2.光电效应 133
光电效应现象 133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33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133
光电效应方程 133
康普顿效应 134
光子的动量 134
3.光的波粒二象性 135
光的波粒二象性 135
物质波 135
概率波 135
不确定关系 135
4.电子的发现 136
阴极射线 136
电子的发现 136
5.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36
α粒子散射实验 136
原子的核式结构 137
6.玻尔的原子模型 137
氢原子光谱 137
玻尔的原子模型 137
能级 137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138
夫兰克-赫兹实验 139
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139
7.原子核的组成 139
天然放射现象 139
三种放射线的特点 140
原子核的组成 140
同位素 140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40
原子核的衰变方程 141
半衰期 141
8.探测射线的方法 142
探测射线的方法 142
威尔逊云室 142
气泡室 142
盖革·米勒计数器 142
9.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42
核反应及其规律 142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43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43
放射性污染与防护 143
10.核反应与核能 144
核力 144
结合能和比结合能 144
质量亏损 144
重核的裂变 144
核反应堆 145
核聚变 145
11.相对论 146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146
质速关系 147
质能关系 147
六、物理实验 148
1.长度的测量 148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49
3.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151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52
5.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53
6.探究动能定理 154
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55
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55
9.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56
10.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57
11.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58
12.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59
13.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60
14.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61
15.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62
16.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62
17.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63
七、解题方法与技巧 166
1.整体法 166
2.隔离法 166
3.等效法 167
4.假设法 167
5.极值法 168
6.极限思维法 168
7.守恒思维法 169
8.对称分析法 170
9.图像分析法 171
10.逆向思维法 172
11.临界条件分析法 172
八、附录 174
1.2009年高考知识及要求(课标实验版) 174
2.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表 178
3.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表 178
4.常用物理量及单位表 179
5.常用物理常量表 180
6.常用物理公式表 181
7.关于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一些数据表 186
8.物理世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表 187
9.部分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187
化学篇 195
第一部分 195
一、化学基本概念 195
1.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和分类 195
物质组成 195
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196
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196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196
物质分类 197
纯净物和混合物 197
单质和化合物 197
氢化物 198
氧化物 198
酸 198
酸性强弱比较 199
碱 199
两性氢氧化物 199
盐 199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99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00
分散系 201
分散系的分类 201
常见分散系性质比较 201
胶体 201
胶体的特征 202
胶体的制备 202
胶体的净化——渗析 202
胶体的性质 202
胶体的应用 203
2.化学用语 203
常见的元素 203
元素符号不同方位数字表达的含义 203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203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204
化学式与分子式的区别 205
表示物质化学变化的化学用语 206
3.化学常用计量 207
七个基本物理量 207
物质的量 206
摩尔 207
阿伏加德罗常数 207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208
摩尔质量 208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208
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 208
决定固、液、气体积大小的因素 208
气体摩尔体积 209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09
气体摩尔体积与物质的量的换算关系 209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209
平均摩尔质量(?) 210
物质的量浓度 211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 211
4.氧化还原反应 212
化学反应的分类 212
氧化还原反应 212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21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213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213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214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 215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216
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216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17
5.离子反应 218
离子反应 218
离子反应的本质 218
离子反应的类型 218
离子方程式 219
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20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20
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 220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221
离子共存 221
离子检验鉴定未知物 222
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24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224
反应热 224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25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规律 225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键能的关系 226
热化学方程式 226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27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27
反应热的计算 228
燃烧热 228
中和热 229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230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30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断 230
常见的能源 231
燃料的充分燃烧 231
煤的综合利用 231
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231
二、化学基本理论 233
1.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233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233
质量数 234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234
电子层的表述方法 234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 234
原子序数 235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 235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235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235
同位素 235
核素 236
元素、同位素和核素之间的关系 236
等电子体 236
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236
判断粒子最外层是否满足8电子结构的方法 237
电子云 237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37
四个量子数 238
核外电子的排布 239
电子排布表示形式 239
元素周期律 240
元素周期表 240
周期 240
族 240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40
镧系元素 241
锕系元素 241
超铀元素 241
过渡元素 241
价电子 24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41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重要规律 24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43
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243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244
原子序数为11~18号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44
相对原子质量 245
离子的半径大小规律 245
金属的物理通性及熔、沸点比较 245
相似相溶原理 246
电离能 246
元素电负性 247
元素电负性变化规律 247
元素电负性的应用 247
2.化学键和晶体结构 247
化学反应的本质 247
化学键 247
离子键 248
共价键 248
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249
共价键的键参数及其应用 249
配位键 249
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249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250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251
键的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 251
δ键和π键的比较 251
分子间作用力 252
氢键 252
化学键、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253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比较 253
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 254
晶胞 254
氯化钠、氯化铯、干冰、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的比较 255
均摊法解析晶体 255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256
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256
可逆反应 256
化学反应速率 257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58
外界条件的变化对v(正)、v(逆)的影响 260
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特征 260
化学平衡常数 261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及化学平衡的建立 261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 262
化学平衡的移动 262
勒夏特列原理 263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26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以及化学平衡图象 263
等效平衡 265
化学平衡的计算 266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267
合成氨工业流程 268
4.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268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68
电离平衡的特点 269
电离平衡常数 269
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 269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 269
水的电离 270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270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271
酸碱中和滴定 272
盐类的水解 272
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 272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273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73
能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274
能水解的盐溶液中的重要守恒关系 274
盐类水解的应用 275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75
沉淀的溶解和生成 276
沉淀的转化及应用 276
5.电化学 277
原电池 278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278
化学电源 279
电解、电解池 280
电解池中电极的种类 280
电解产物的判断 281
用惰性电极电解酸、碱、盐水溶液的规律 281
金属的腐蚀及防护 282
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 282
金属的防护 283
电解原理的应用(1)——氯碱工业 283
电解原理的应用(2)——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铜 284
电解原理的应用(3)——冶炼活泼金属 284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 285
1.金属的通性 金属材料 285
金属的通性 285
金属化合物的通性 286
金属的冶炼 287
炼铁 288
判断金属活泼性的判断方法 289
金属材料 289
金属之最 290
稀土金属及其应用 291
复合材料 291
超导材料 291
金属材料的分类 292
合金 292
2.碱金属元素 293
碱金属元素 293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293
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294
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294
碱金属单质的保存 294
碱金属的氢化物 295
焰色反应 295
钠的物理性质 295
钠的化学性质 295
钠的制取 297
钠的用途 297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297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 298
与过氧化钠有关计算的一般规律 298
氢氧化钠 299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 300
食盐 301
3.镁、铝及其化合物 302
镁的物理性质 302
镁的化学性质 303
海水提镁 303
镁的用途 304
氧化镁 304
氢氧化镁 304
氯化镁 304
铝的物理性质 304
铝的化学性质 305
氧化铝 306
氢氧化铝 306
氢氧化铝的两性原因 307
硫酸铝钾 307
含铝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图象 308
4.铁、铜及其化合物 310
铁的物理性质 310
铁的化学性质 310
生活中的铁 311
铁的氧化物 312
铁的氢氧化物 312
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变 313
Fe2+与Fe3+的检验方法 314
铜的物理性质 315
铜的化学性质 315
铜的用途 316
铜的氧化物 317
氢氧化铜 317
硫酸铜的物理性质 317
硫酸铜的化学性质 318
硫酸铜的用途 318
硫酸铜的制备 318
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320
1.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通性 320
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20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 321
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判断依据 321
非金属单质的性质 321
非金属单质的制备 322
非金属化合物 322
2.卤族元素 323
卤族元素 323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323
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23
324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324
卤离子的检验方法 325
氯气的物理性质 326
氯气的化学性质 326
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328
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 328
氯气的用途 328
HClO的性质和用途 328
漂白的物质与物质的漂白性 329
氟的特性 329
溴的特性 330
碘的特性 330
卤化银的性质和用途 330
碘与健康 330
类卤素 330
拟卤素 331
3.碳族元素 331
碳族元素 331
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331
331碳族元素中碳和硅的特殊规律 332
碳的同素异形体及C60 332
碳的化学性质 333
CO和CO2性质的比较 333
碳酸正盐和酸式盐性质的一般规律 334
硅的存在及物理性质 334
硅的化学性质 334
硅的用途 334
硅的工业制法 335
二氧化硅的存在及物理性质 335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336
二氧化硅的用途 336
硅酸、硅酸盐的性质 336
硅酸盐的表示方法 337
二氧化硅粉尘的危害 338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338
几种硅酸盐材料的比较 338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 338
结构材料和高温结构陶瓷 339
人造宝石 339
4.氮族元素 338
氮族元素 338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38
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339
氮元素的存在及物理性质 339
氮气 339
氮气的用途 340
N2的制法 340
氮元素的化学活动性与氮分子的稳定性的区别 340
氮的氧化物 340
二氧化氮与溴蒸气的鉴别 341
磷的性质 342
光化学烟雾 342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343
氨的物理性质 343
氨分子结构 343
氨的化学性质 343
氨气的用途 344
铵盐的构成和物理性质 344
铵盐的化学性质 344
氮肥的存放和施用 345
NH4+的检验 345
氮(NH3)与铵离子(NH4+)的比较 345
硝酸的物理性质 346
硝酸的化学性质 346
硝酸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47
亚硝酸盐的用途及对人体的危害 347
5.氧族元素 347
氧族元素 347
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47
臭氧的物理性质 348
臭氧的化学性质 348
臭氧的用途和制法 348
臭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48
过氧化氢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349
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 349
过氧化氢的重要用途 349
硫的物理性质 349
硫的化学性质 349
硫的存在与用途 350
硫化氢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350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350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350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51
二氧化硫的用途 351
鉴别SO2和CO2的方法 352
三氧化硫 353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 353
硫酸的物理性质 353
硫酸的化学性质 353
硫酸的用途 354
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的区别 354
SO3 2-和SO4 2-的检验 355
硫酸钙和硫酸钡的性质与用途 355
接触法制硫酸的原理、过程及典型设备 355
硫酸工业生产中过程原理 356
硫酸工业适宜条件的选择 356
接触法制硫酸的注意事项 356
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356
大气污染及防治 356
水污染及防治 357
土壤污染及防治 357
空气质量日报、周报 357
五、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359
1.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359
有机物 359
有机物的特点 359
表示有机物组成的四式——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360
烃及其分类 360
烷烃 360
同系物 361
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 361
烃基 361
不饱和烃 361
烯烃 361
炔烃 362
芳香烃 362
烃的衍生物 362
官能团 362
卤代烃 362
醇 362
酚 362
醛 363
羧酸 363
酯 363
糖类 363
高分子化合物 363
高分子材料 364
有机物的溶解性和熔、沸点 364
2.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 364
烷烃的命名 364
烯烃的命名 365
烃的衍生物的命名 365
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365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366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 366
不饱和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 367
烃的衍生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 368
有机物分子的结构 369
烃取代产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确定方法 370
3.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 370
取代反应 370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370
加成反应 371
聚合反应 371
加聚反应 372
缩聚反应 372
消去反应 372
酯化反应 372
水解反应 373
脱水反应 373
氧化反应 373
还原反应 373
4.烃 373
甲烷 373
乙烯 374
乙炔 375
苯 376
苯的同系物 377
烷烃、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比较 377
石油 378
煤的综合利用 379
5.烃的衍生物 379
溴乙烷 379
氟氯代烷(氟利昂) 380
醇 380
乙醇的结构及官能团 380
乙醇的化学性质 381
乙醇的工业制法 382
醇类物质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382
甲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比较 382
苯酚 383
乙醛的物理性质 384
乙醛的化学性质 384
甲醛 385
乙酸 385
几种常见的羧酸 386
卤代烃、醇、酚、醛、羟酸及酯的比较 386
有机反应与结构的关系 387
有机合成 388
有机物的推断 389
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确定 390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391
6.营养物质 合成材料 393
葡萄糖 393
蔗糖和麦芽糖 394
淀粉和纤维素 394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396
油脂的物理性质 396
油脂的化学性质 396
油脂的用途 397
蛋白质 397
氨基酸 398
酶 398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399
食品添加剂 399
表面活性剂 399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00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400
由高聚物的结构简式推断其单体的方法 402
合成材料 403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404
黏合剂和涂料 404
六、化学实验 405
1.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方法 405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09
药品的取用 409
物质的溶解 409
常见指示剂及试纸的使用 410
仪器的洗涤 410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410
安全事故预防 411
物质的加热 412
温度计的使用 412
常见事故处理 413
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 413
3.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41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操作方法列举 414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及方法 415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操作原理及适用混合物类型 416
常见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416
物质检验的一般要求 417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方法 418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419
常见阳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 420
常见阴离子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 421
检验和鉴别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423
4.实验设计和评价 424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 424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424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426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426
5.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实验 428
实验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428
实验二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29
实验三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430
实验四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430
实验五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431
实验六 乙酸乙酯制取 431
实验七 实验室石油分馏 432
实验八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33
实验九 氨气的喷泉实验 434
实验十 酸碱中和滴定 435
实验十一 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437
实验十二 中和热的测定 438
七、化学基本计算 440
1.有关化学量的计算 440
常用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440
计算公式 440
平均摩尔质量(M)和平均相对分子(原子)质量(Mr)的计算 441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441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442
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43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443
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444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关系图 444
化学式的确定方法 444
3.有关溶液pH的计算 445
单一溶液的pH计算 445
强酸、强碱混合pH计算 445
强酸(强碱)、弱酸(弱碱)加水稀释后的pH的计算 446
强酸(pH酸)与强碱(pH碱)混合时,二者体积与pH的关系 446
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46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446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447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447
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 448
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449
多元混合物的计算 450
综合计算 451
5.有关概念、理论、元素及化合物的计算 452
碱金属的主要化学计算类型 452
有关氮的氧化物的计算 453
铝的化合物有关反应的图象题 453
有关晶体结构的计算 45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计算 455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题 456
有关电化学的计算 457
6.有关有机物的计算 458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 458
烃的燃烧计算 459
烃的衍生物燃烧的计算 460
烃和烃的衍生物燃烧规律 461
第二部分 解决思想和方法 462
一、解题思想 462
高考如何审题 462
如何提高化学综合能力 463
二、解题方法 469
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469
排除法 469
推断法 469
比较法 470
类推法 470
具体法 470
特征法 471
本质法 471
等价法 471
估算法 471
综合分析法 472
化学式变形法 278
图象分析法 472
2.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473
特征突破,综合分析 473
尝试推断,巧解未知 474
根据已知,层层推进 475
围绕重点,各个击破 475
变换思维,分散整合 476
抓住关系,逻辑推理 477
定量定性,计算推理 477
3.简答题的解题方法 478
解释究因型简答题 478
判断说理型简答题 478
实验设计型简答题 478
数形变通型简答题 479
4.实验题的解题方法 479
有气体制取的综合实验题 479
物质制备题 480
物质性质及其设计实验题 481
物质检验题 483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 483
5.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484
守恒法 484
差量法 485
平均值法 486
讨论法 487
十字交叉法 487
关系式法 488
极值法 489
综合方程式法 490
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490
生物篇 495
分子与细胞 495
1.走进细胞 495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495
细胞 495
细胞学说 495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496
显微镜 497
2.组成细胞的分子 498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498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499
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501
还原糖的鉴定 501
脂肪的鉴定 501
蛋白质的鉴定 501
3.细胞的基本结构 502
细胞 502
细胞膜 503
细胞壁 503
细胞质 50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505
细胞核 506
体细胞和性细胞 506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506
4.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506
渗透系统 507
扩散 507
渗透 507
原生质层 507
原生质体 507
半透膜 507
选择透过性膜 507
质壁分离 508
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应用 508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509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09
胞吞、胞吐 510
5.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10
新陈代谢 511
酶 511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511
ATP 512
光合作用 512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514
细胞呼吸 514
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516
6.细胞的生命历程 518
细胞增殖 518
有丝分裂 519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521
细胞分化 521
细胞的全能性 521
细胞生长 521
细胞癌变 521
细胞衰老 521
细胞凋亡 521
于细胞 521
遗传与进化 522
1.遗传因子的发现 522
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及实质 522
杂交 522
自交 522
测交 522
回交 523
性状 523
相对性状 523
显性性状 523
隐性性状 523
性状分离 523
显性的相对性 523
显性基因 523
隐性基因 523
等位基因 523
非等位基因 523
复等位基因 523
表现型 523
基因型 523
纯合体 524
杂合体 524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524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525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527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527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528
减数分裂 528
精(卵)原细胞 529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530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531
受精作用 53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532
无性生殖 533
有性生殖 533
3.基因的本质 534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534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535
DNA 535
碱基互补配对 537
基因 538
遗传物质 538
4.基因的表达 538
遗传信息的表达 538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539
中心法则 540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540
遗传信息 540
遗传密码 540
遗传性状 540
5.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 541
可遗传变异 541
不遗传变异 541
基因重组 541
基因突变 541
人工诱变 54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概念的比较 543
染色体变异 543
染色体组 544
单倍体 544
二倍体 544
多倍体 544
先天性疾病 545
人类遗传病 545
系谱图中遗传病判断 546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547
优生 547
人类基因组研究 547
6.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547
杂交育种 547
杂交过程中基因型的纯化 547
诱变育种 548
基因工程 550
基因工程基本技术路线 550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550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552
基因工程用于生产疫苗 552
基因诊断 552
基因治疗 552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 552
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 553
转基因生物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53
人类基因组计划概述 55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553
后基因组计划概述 553
后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核心内容 553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54
物种 554
隔离 554
物种形成的步骤 555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555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55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55
突变和基因重组与进化的关系 556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56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557
共同进化 557
稳态与环境 558
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558
体液 558
内环境 558
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560
内环境的稳态 560
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561
神经调节 561
反射 562
反射弧 562
神经元 562
兴奋的传导 562
突触 563
兴奋的传递 563
人脑的高级功能 563
体液调节 564
动物激素 566
激素调节 566
非特异性免疫 568
特异性免疫 568
抗原 568
抗体 568
体液免疫 568
细胞免疫 568
过敏反应 570
自身免疫病 570
免疫缺陷病 570
3.植物的激素调节 570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571
生长素的产生 572
分布 572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572
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572
顶端优势 573
生长素的作用 573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573
生长素的应用 574
其他植物激素 575
植物生长调节剂 575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575
4.种群和群落 576
生态学 576
种群 576
种群的特征 576
种群密度 577
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577
样方 577
随机取样 577
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578
出生率 578
死亡率 578
迁入率和迁出率 578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578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578
群落 579
群落的结构 579
种间关系 579
互利共生 579
寄生 579
捕食 579
竞争 580
种内关系 581
丰富度 581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及实验结论 581
群落的演替 581
初生演替 581
次生演替 581
5.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82
生物圈 582
生态系统 582
生态系统的结构 582
生产者 583
消费者 583
分解者 583
食物链 583
食物网 58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583
能量金字塔 58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584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584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58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86
抵抗力稳定性 586
恢复力稳定性 586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586
生态平衡 586
6.生态环境的保护 587
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58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587
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87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588
生物多样性 588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588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589
可持续发展 589
生物技术实践 590
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590
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几类微生物的比较 590
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 590
发酵温度的控制 591
氧的控制 591
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591
腐乳的制作 591
泡菜的制作 592
亚硝酸盐 592
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592
培养基 593
培养基种类 593
培养基配方及营养要素 593
无菌技术 593
消毒 593
灭菌 593
纯化大肠杆菌以及菌种的保藏 593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594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595
3.植物的组织培养 596
细胞分化 596
愈伤组织 596
脱分化 596
再分化 596
菊花组织培养过程 596
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 597
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97
4.酶的研究与应用 598
果胶 599
纤维素 599
影响果汁产量的物质及处理方法 599
酶反应速度 599
探究酶活性最适条件的实验设计 599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599
加酶洗衣粉 600
常用酶制剂的种类及洗涤原理 600
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600
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601
5.DNA和蛋白质技术 602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 602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目的 602
细胞内DNA复制与PCR技术的比较 603
PCR技术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 603
蛋白质技术 603
凝胶色谱法 604
电泳 604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及原理 604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操作程序 604
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604
五种物质的提取方法、原理及步骤 605
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的区别 606
用层析法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606
1.基因工程 607
基因工程 607
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607
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608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609
DNA连接酶 609
载体 609
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 610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610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610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610
基因工程的成果归纳总结 611
蛋白质工程 611
2.细胞工程 612
细胞工程 612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613
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613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613
动物细胞培养 613
体细胞克隆 614
细胞融合 614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与克隆动物 615
动物细胞融合 615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615
3.胚胎工程 616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616
胚胎工程 616
精子和卵子发生比较 616
受精过程 617
早期胚胎发育 617
试管动物生产流程 617
克隆动物的培育流程 617
胚胎移植 618
胚胎移植的培育流程 618
胚胎分割 619
胚胎干细胞 619
ES细胞特点 619
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620
转基因技术的成果现状 620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620
理性看待转基因生物 620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620
基因检测 621
生物武器的种类 621
生物武器的特点 621
生物武器的局限性 621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态度 621
5.生态工程 622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622
生态工程的特点 622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622
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623
生态工程的发展 623
“生物圈2号”实验的启示 624
解题思想和方法 625
解题思想 625
把握基础、注重理解、勤于思考、掌握规律 625
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625
注意综合归纳,整体把握 626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灵活运用 626
找准题眼,识别陷阱 627
克服思维定势 627
解题方法 627
选择题 627
选择题解题方法 628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630
生物计算题 630
生物图表题 635
生物图表题解题方法 636
实验设计题和研究性课题 638
研究性学习 639
教材中的有关实验问题总结 641
观察类实验 641
鉴定类实验 642
探究类实验 643
调查类实验 645
定性和定量实验 645
与颜色有关的实验总结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