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振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7049
  • 页数:4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论述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要求为重点,着眼于“科学发展观”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把政治学、信息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灾害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具体实践和实际需要相结合,参照国外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建设与应急管理体制安排方面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是市、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涉及的应急管理、信息公开、救助体系、行政问责、绩效评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实践对策。

序 1

导论 1

第一章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理论基础 22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分类分级及其影响 22

一、自然灾害的分类 22

二、自然灾害的分级 27

三、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 34

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37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发生规律 39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39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 42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 46

第三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构成与价值取向 49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构成 49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价值取向 53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内涵及其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角色 57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 57

二、本书研究的地方政府主要指市、县级政府 62

三、市、县级地方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角色 66

第五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理论依据 70

一、灾害学理论 70

二、风险管理理论 73

三、危机管理理论 75

四、公共治理理论 76

第二章 国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经验 79

第一节 发达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经验 79

一、美国: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80

二、日本:高度信息化的应急通信系统 84

三、加拿大:政府与社会紧密的联动协作机制 88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经验 90

一、伊朗:战略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地震知识培训机制 90

二、印度: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93

三、泰国:组织化、协同化、常态化的社团参与机制 99

第三节 国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02

一、预防为主,注重实效 102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104

三、信息畅通,技术先进 105

四、财政支持,确保救灾 106

五、法制完善,依法应急 108

第四节 国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109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灾害危机意识 110

二、动员社会力量,扩大灾害应对的参与主体 111

三、借助先进技术,构建灾害应急信息平台 113

四、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灾资管理专项制度 115

五、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抗灾救灾的法治进程 117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研究 120

第一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调研概况 120

一、调研目的与样本选择 121

二、调研范围与对象 122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工作取得的成就 124

一、灾前预防阶段 124

二、灾前准备阶段 127

三、灾害发生应对阶段 129

四、灾后恢复阶段 133

第三节 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5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不科学 135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信息管理不规范 137

三、应对自然灾害的救济体系不完善 140

四、应对自然灾害的评估工作不全面 143

五、应对自然灾害的监督机制不健全 145

第四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148

一、思想禁锢,危机防范意识薄弱 148

二、体制僵化,条块分割现象严重 152

三、管理低效,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154

四、保障滞后,应急资源管理不匹配 157

第四章 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161

第一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业务流程分析 161

一、业务流程的内涵与类型 162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一般流程 164

三、优化业务流程的内容与目标 167

四、优化业务流程对于地方政府加强应急管理的作用 169

第二节 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的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 171

一、灾前的应急预警机制 171

二、灾中的应急响应机制 177

三、灾后的应急善后机制 180

第三节 湖南省永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案例分析 184

一、永州市地质灾害概况 184

二、永州市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问题分析 186

三、永州市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189

第四节 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探讨 191

一、进一步加强灾害预防和预案建设,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计划性 191

二、不断完善灾害预测预警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性 193

三、科学把握灾发关键点控制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准确性 195

四、积极开展灾中救援救济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服务性 197

五、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长效性 200

第五章 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机制 204

第一节 公众知情权与政府应急信息公开 205

一、公众知情权的内涵与基本属性 205

二、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应急信息公开的内涵 207

三、满足公众知情权与加强政府应急信息公开的意义 209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构成要素与基本要求 211

一、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公开的构成要素 211

二、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 215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失范及其原因 218

第三节 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对策思考 223

一、推进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理念变革 223

二、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 226

三、健全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管理机构 228

四、规范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流程 229

五、健全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232

六、进行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社会舆情引导 234

第六章 以保障民生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236

第一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救助方式 237

一、政府救济 237

二、社会捐赠 241

三、对口援助 242

四、保险 244

五、法律援助 246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构成 247

一、灾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动力体系 248

二、灾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协同体系 254

三、灾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监督体系 258

第三节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实践探讨 259

一、湖南省冷水江市应对冰灾救助体系案例分析 260

二、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主要策略 267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实现路径 270

第七章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 286

第一节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应对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提出及意义 287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与目标 287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行政问责 289

三、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意义 290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容 292

一、行政问责的主体 293

二、行政问责的客体 293

三、行政问责的范围 293

四、行政问责的程序 294

五、行政问责的责任体系 294

六、行政问责的后果 295

第三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存在的几个误区 295

一、问责主体单一,多为上问下责 295

二、问责范围较窄,偏重灾后问责 296

三、问责权责不一,责罚尺度失当 297

四、问责法律较少,多为政策规定 298

第四节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思考 299

一、强化异体问责,拓宽问责途径 299

二、明晰问责对象,扩大问责范围 303

三、完善问责法律,坚持依法问责 304

四、健全配套制度,创新问责方式 306

第八章 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 310

第一节 应急能力及其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关联性 310

一、应急能力的内涵及本质属性 311

二、应急能力的主要构成 312

三、应急能力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关联性 314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315

一、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316

二、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317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绩效综合评估方法(以湖南省道县为例) 336

第三节 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实践对策 341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构 342

二、设置合理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 344

三、运用科学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方法 347

四、强化应急管理绩效评估运作机制 349

结论 352

附件一:关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的问卷调查 358

附件二:洞庭湖区、湘江流域重大水灾应对对策调研报告 368

附件三:南方冰灾应对对策调研报告 399

参考文献 433

索引 455

后记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