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行政学之意义与范围 1
二 行政学之迫切与重要 7
三 政府行政与私业经营 13
四 科学管理与行政效率 18
五 现代行政之重要趋势 21
六 行政学所研究之问题 30
本论 33
第一编 普通行政 33
第一章 行政统率 33
第一节 行政元首 33
一、行政分立制之弊害 34
二、行政元首制之运动 37
三、行政元首应有之职权 38
四、行政元首之法律地位 41
第二节 行政总枢 42
一、行政总枢之重要 42
二、行政总枢之地位 44
第三节 政务官员 46
第四节 行政道德 51
一、行政道德的性质 51
二、行政道德之败坏 53
第二章 行政管理 58
第一节 新的管理 58
一、根本方针 58
二、各项管理 62
第二节 行政法规 65
一、行政法规之制定权 66
二、法规制定权之范围 67
三、法规制定应注意之点 68
第三节 行政工具 71
一、行政法典 72
二、工作专览 73
三、服务珍本 75
四、大纲及图表 76
五、工作分配及进行报告 78
六、行政报告 79
七、政府公报 82
第二编 行政组织 85
第三章 行政组织之原则 85
第一节 组织上之根本标准 85
一、完整为第一要义 85
二、完整制之条件 88
三、完美组织之试金石 89
第二节 各部设置之基础 91
一、谁应決定各部之设置 91
二、各部划分之原则 94
三、如何促成各部之合作 97
第三节 各部组织之要点 97
一、责任之确定 97
二、职务之分工 101
第四章 行政组织之形式 103
第一节 组织形式之概说 103
第二节 集权制之行政组织 106
一、集权制之趋势 107
二、集权制之形式 109
三、集权制之限制 111
四、集权制之问题 113
第三节 完整制之行政组织 116
一、完整制之理论 117
二、完整制之实例 119
三、完整制之问题 125
第五章 行政组织之运用机关 127
第一节 本部机关 127
一、部长制与委员制 127
二、部与会之混合制 128
三、委员会之组织 129
四、各部之内部关系 129
第二节 顾问机关 131
一、顾问机关之作用 131
二、顾问机关之要则 133
第三节 派出机关 135
一、派出机关之设置法令 135
二、派出机关之适当分级 136
三、派出机关之上级统制 136
四、派出机关之应有权力 138
第四节 营业机关 139
一、营业机关之特别性质 139
二、营业机关之经济自主 140
三、营业机关之行政组织 140
第六章 行政组织与外界关系 144
第一节 行政组织与人民 144
一、基本民权与行政 144
二、公民政权与行政 146
三、公共意见与行政 147
四、人民团体与行政 149
第二节 行政组织与政党 150
一、政党之产生 150
二、政党与行政 151
第三节 行政组织与立法机关 153
一、立法部与行政部之关系 153
二、立法部对行政部之统制 154
第四节 行政组织与监察机关 157
一、监察部独立之必要 157
二、监察部之行政控制 158
第五节 行政组织与考试机关 159
一、考试部独立之必要 159
二、考试部之行政关系 161
第六节 行政组织与司法机关 161
一、法院与行政 161
二、行政之自主 163
第七章 各国现行之行政组织 165
第一节 英国的行政组织 165
一、行政元首及内阁 165
二、各部组织及职权 166
三、行政组织系统表 168
第二节 美国的行政组织 169
一、行政元首及内阁 169
二、各部组织及职权 170
三、行政组织系统表 171
第三节 法国的行政组织 172
一、行政元首及内阁 172
二、各部组织及职权 173
三、行政组织系统表 175
第四节 苏俄之行政组织 176
一、苏俄政制之性质 176
二、行政之权力机关 176
三、行政组织系统表 177
第五节 中国之行政组织 177
一、政制性质 177
二、行政组织 180
三、行政系统 181
第三编 政府财政 185
第八章 国家支出 185
第一节 国家支出之性质 185
一、历史的发展 185
二、私人支出与公共支出 186
第二节 国家支出之种类 188
一、分类之必要 188
二、分类之方法 188
三、分类之实例 189
第三节 国家支出之剧增 194
一、剧增之事实 194
二、剧增的原因 199
三、控制之方法 201
四、应有之注意 201
第四节 国家支出之学说 203
一、个人主义派 203
二、国家主义派 204
三、折衷主义派 204
第五节 国家支出之效果 205
一、生产及非生产的支出 205
二、国家支出与社会购买力 206
三、国家支出与财富分配 207
第九章 国家收入 209
第一节 国家收入之概念 209
一、国家收入之意义 209
二、国收之历史发展 209
三、国家收入之分类 210
第二节 国家之直接收入 213
一、土地 213
二、富源 216
第三节 国营实业之收入 217
一、国营实业之目的 217
二、国营实业之特质 219
三、国营实业之种类 221
第四节 国家之租税收入 222
一、租税之意义 222
二、租税之要件 224
三、租税之分配 226
四、租税之转嫁 227
五、各种之税收 231
第五节 政府之行政收入 234
一、罚款 235
二、规费 235
三、执照费 236
四、特别估值税 236
第十章 国家公债 238
第一节 公债之性质 238
一、公债是暂时之救济 238
二、公债是一种借贷 239
三、公债与私债之别 239
第二节 公债之原则 240
一、借债之合理基础 240
二、借债之合法时间 241
第三节 公债之效果 243
一、乐观派之观察 243
二、悲观派之主张 244
三、折衷派之意见 244
第四节 公债与战争 247
一、战争借款之意义 247
二、军事借款之利弊 248
三、战时财政之健全政策 249
第五节 吾国之公债 251
一、历史的发展 251
二、内容的分析 253
第十一章 预算制度 260
第一节 预算之意义及其重要 260
一、预算之意义及演进 260
二、预算与预算制度 262
三、预算案在财政上之功用 262
四、预算制度在财政上之地位 263
第二节 国家预算之内容及范围 264
一、预算案应有之内容 264
二、预算案外之其他要文 270
三、吾国预算案之内容 272
第三节 预算案之成立及执行 282
一、综括的观点 282
二、成立的步骤 285
三、预算之执行 291
第四节 我国现行之预算制度 292
一、预算之编造 292
二、预算之決定 294
三、预算之执行 296
四、现制之批评 296
第五节 世界各国之预算制度 298
一、英国之预算制度 298
二、美国之预算制度 302
三、法国之预算制度 307
四、德国之预算制度 310
五、日本之预算制度 313
第十二章 会计制度 317
第一节 政府会计之基本观念 317
一、会计制度之意义及作用 317
二、政府会计与公司会计之别 318
第二节 办理会计之政府机关 321
一、会计机关之组织原则 321
二、会计机关之基本责任 322
三、吾国现时之会计机关 323
第三节 现计之内容及程序 325
一、收支程序 326
二、收支报表 328
三、月份计算 334
第四节 決算之实质及内容 338
一、決算之特质 338
二、決算之编定 339
三、決算之内容 340
第五节 簿记组织系统 341
一、簿记组织系统之设计 341
二、簿记组织系统之处理 342
三、原始凭证或单据 343
四、传票性质及种类 343
五、分录簿及登记簿 343
六、分户账 344
七、总清账户 344
八、正表及附表 345
第十三章 审计制度 353
第一节 审计制度之基本观念 353
一、审计制度之意义 353
二、审计工作之种类 354
第二节 吾国现行之审计制度 355
一、审计之机关 355
二、审计之程序 355
第三节 其他国家之审计制度 357
一、英国之制度 357
二、美国之制度 358
三、法国之制度 359
四、日本之制度 360
第四编 物材统制 363
第十四章 物材之购置 363
第一节 物材购置之理论 363
一、集中购买制之必要 363
二、集中购买制之利弊 364
第二节 物材购置之程序 366
一、所购物品之決定 367
二、市场行情之決定 368
三、获得竞卖之全利 369
四、货物品质之特定 371
五、招标问题之解決 372
六、购置合同之拟订 373
七、承标商号之招徕 374
八、合同之谈判及签订 375
九、购置合同之履行 376
十、收货时之检验 376
十一、付款及单据处置 377
第三节 物材购置之限制 378
一、对于招标方法之限制 379
二、对于购办官吏之限制 380
三、对于承标商人之限制 380
四、对于支用经费之限制 382
第四节 集中购置之实例 382
一、纽约市之制度 383
二、费城市之制度 384
三、洛神矶之制度 385
四、圣路易之制度 386
第十五章 物材之处理 387
第一节 物材处理之机关 387
一、运作机关 387
二、总枢机关 388
三、供应机关 389
四、购置机关 389
五、会计机关 391
第二节 物材处理之实施 392
一、政府设备之监护 392
二、公家器具之管理 393
三、物料之支配 394
第五编 公务人员 397
第十六章 吏治制度之基本观念 397
第一节 吏治问题之特质 397
一、吏治问题之困难点 397
二、吏治研究之总归宿 398
第二节 吏治制度之种类 400
一、官僚制 400
二、贵族制 401
三、民主制 402
第三节 公务与终身职业 403
一、公务之专业化 403
二、公务中之技术人员 404
三、公务中之普通人员 405
第十七章 公务人员之训练 406
第一节 考选前之训练 406
一、普通学校与公仆训练 406
二、考试机关与公仆训练 407
三、训练公仆之特别学校 408
第二节 考选后之训练 409
一、选后训练之意义 409
二、选后训练之实施 410
第十八章 公务人员之甄拔 412
第一节 公仆甄拔之各种问题 412
一、甄拔之方式 412
二、内升及外拔 414
三、公仆之资格 416
四、资格之決定 418
五、甄拔之机关 420
第二节 吾国现行之甄拔制度 421
一、考试机关 421
二、考试种类 422
三、考试实施 423
四、考试科目 424
第十九章 公务人员之分级 431
第一节 分级之理论及问题 431
一、分级之根本意义 431
二、现代之分级计划 432
三、分级之几项问题 433
第二节 吾国现行之分级制度 436
一、公务员之等级 436
二、公务员之俸给 437
三、分级之资格 437
第二十章 公务人员之升迁 439
第一节 升迁问题之性质 439
一、升迁制度之重要 439
二、升迁上应有条件 440
三、加薪与升级之别 441
四、升迁之区域限制 442
第二节 公仆升迁之基础 444
一、个人品格 444
二、服务年限 444
三、工作效率 445
第三节 公仆升迁之方法 446
一、竞争考试 447
二、长官決定 448
三、成绩考核 449
第四节 吾国之升迁规定 450
一、铨叙机关 450
二、考绩规定 451
第二十一章 公务人员之惩撤 453
第一节 公仆惩撤之理论观察 453
一、惩撤之效用 453
二、惩撤之纪律 454
三、惩撤权力者 455
四、惩撤之复审 456
第二节 公仆惩撤之各种形式 457
一、行政惩戒 457
二、司法惩戒 458
第三节 吾国现行之官吏惩戒 459
一、惩戒机关 459
二、惩戒种类 460
三、惩戒程序 461
第二十二章 公务人员之抚恤 463
第一节 怃恤制度之目的 463
一、促进工作效率 463
二、促进官吏道德 464
第二节 休退制度之运用 465
一、基金之筹措 465
二、休退之规定 468
三、基金之管理 470
第三节 吾国之官吏怃恤 471
一、终身恤金 471
二、一次恤金 471
三、遗族恤金 472
四、请领程序 472
五、资格消灭 473
第二十三章 外国之吏治制度 474
第一节 英国之吏治制度 474
一、历史的发展 474
二、现制的概要 476
第二节 美国之吏治制度 479
一、历史的发展 479
二、现制之概要 481
第三节 法国之吏治制度 485
一、公务员之甄拔 485
二、公务员之提升 486
三、公务员之惩戒 486
四、公务员之退职 487
五、公务员之义务 487
第四节 德国之吏治制度 488
一、公务员之甄拔 488
二、公务员之俸给 488
三、公务员之提升 489
四、公务员之惩戒 489
五、公务员之抚恤 489
六、公务员之义务 490
第六编 行政研究 491
第二十四章 行政研究之概念 491
第一节 行政研究兴起之原因 491
第二节 行政研究追求之内容 495
第二十五章 行政研究之趋势 501
第一节 目前的研究团体 501
第二节 对于未来的展望 510
参考书目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