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的来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洗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316910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立足于生物界,而同时又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科普读物,本书从下等动物简单的心理出发,沿着进化的阶梯,逐步追溯到高等动物的反射性和本能。在论述了先天的心理和行为之后,又进而探讨后天教育的影响。

第一章 动物心理的认识 1

一、动物心理的理想时代 2

二、动物心理的观察时代 4

三、拉马克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 7

四、达尔文学派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 10

五、勒布学派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 13

六、机械论的动物心理学派 15

七、贞宁斯的理论 17

八、齐挨尔的研究法 19

九、提要 20

第二章 最低度的心理表现——感觉与反应 22

一、下等动物的感觉与反应 23

二、高等动物细胞的感觉性 28

三、提要 30

第三章 向背性(1)——向背性的概论 32

一、名词的释义 32

二、向背性的发现 34

三、发育时代向背性的作用 36

四、白血球与变形虫的向背性的比较 37

五、提要 38

第四章 向背性(2)——化学向背性与嗅觉器之进化 39

一、植物的化学向背性 40

二、单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 42

三、多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 43

四、提要 45

第五章 向背性(3)——光线向背性与视觉器的进化 47

一、单细胞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47

二、腔肠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51

三、棘皮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53

四、环节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54

五、软体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54

六、节肢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56

七、脊椎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 57

八、色觉的检讨 60

九、提要 64

第六章 向背性(4)——地心的向背性 66

一、单细胞生物的地心向背性 67

二、无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 68

三、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 72

四、固物的向背性 73

五、水流的向背性 75

六、提要 78

第七章 向背性(5)——温度的向背性 79

一、温度的刺激性 79

二、向温背温的运动 82

三、提要 83

第八章 向背性(6)——电的向背性 88

一、电的向背性的概观 88

二、单细胞生物的电流向背性 89

三、无脊椎动物的电流向背性 92

四、电流向背性的起因 92

五、提要 94

第九章 向背性(7)——向背性的改变 95

一、光线与向背性的改变 96

二、温度与向背性的改变 98

三、化学物与向背性的改变 98

四、生理状态与向背性的改变 100

五、提要 101

第十章 向背性(8)——向背性的解释 102

一、勒布对于向背性的解释 102

二、贞宁斯对于向背性的解释 110

三、提要 113

第十一章 反射性 115

一、通论 115

二、反射的路径 116

三、条件的反射性 117

四、巴氏发现条件反射的功绩 125

五、提要 128

第十二章 本能(1)——本能的定义与事实 130

一、本能的定义 131

二、本能的概述 136

三、提要 145

第十三章 本能(2)——本能的作用及其变化 147

一、本能动作的起因 147

二、本能是否完善 148

三、本能的改变 155

四、本能的起源 157

五、提要 160

第十四章 下等动物的智识 166

一、智识的概论 167

二、单细胞动物的记忆力 169

三、腔肠动物的记忆力 170

四、棘皮动物的记忆力 172

五、蠕形动物的记忆力 173

六、软体动物的记忆力 175

七、节肢动物的记忆力 177

八、提要 182

第十五章 高等动物的智识 184

一、鱼类的记忆力 185

二、两栖类的记忆力 189

三、爬行类的记忆力 192

四、鸟类的记忆力和模仿性 194

五、兽类的记忆力和智能 198

六、猴类的记忆力和智能 204

七、提要 208

第十六章 高等动物的智识与人类智识的比较 209

一、错误的比较 209

二、注意力的比较 210

三、学习效能的比较 211

四、模仿性的比较 212

五、综合性的比较 217

六、想象力的比较 220

七、提要 223

第十七章 高等动物的教育 229

一、动物教育的概论 230

二、狗的教育 233

三、马的教育 237

四、象的教育 239

五、猴子的教育 241

六、猛兽的教育 242

七、残杀的教育和友爱的教育 248

八、提要 252

第十八章 人类的教育 253

一、胎儿时代的教育 254

二、婴孩时代的教育 258

三、童年时代的教育 259

四、少年时代的教育 265

五、有益的智识 268

六、求智识的目的 273

七、提要 275

结论 277

重要的参考书目录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