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1
二、学术史回顾 3
三、时空范围与核心概念 20
四、理论与方法 25
五、难点与创新 26
六、思路与内容 27
第一章 内联外合:延安“革命圣地”形象的建构体系 30
第一节 体系的构成 33
一、内部体系 33
二、外部体系 45
第二节 体系的运行 45
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 45
二、具体策划,各展所长 47
第三节 体系的特点 50
一、隐形的体系 50
二、领导权高度统一 52
三、极其广泛的参与面 56
四、内联外合 57
第二章 综合传媒:“革命圣地”形象之载体 59
第一节 宣传媒介 59
一、印刷媒介 61
二、电子媒介 64
三、其他媒介 67
第二节 艺术形式 70
一、民族特色 70
二、大众化 72
第三节 艺术风格 75
第三章 从神秘到神圣:延安之“革命圣地”形象 77
第一节 揭秘延安 79
一、从白色“围城”到“红色堡垒” 81
二、民族解放的熔炉,中国青年的圣地 88
三、民主的模范,中国的希望 96
第二节 展示延安 110
一、集中展示 110
二、日常展示 125
第三节 “革命圣地”的由来 140
一、概念辨析 140
二、延安何以成“圣地”? 143
三、从“天堂”到“圣地”:革命圣地的由来 153
第四章 太阳与救星:“圣地”延安的“毛圣人” 162
第一节 “苏维埃巨头” 163
第二节 抗日领袖 166
第三节 太阳与救星 171
第四节 革命领袖 176
第五节 民主斗士 182
第五章 歪曲与偏见:延安的负面形象 188
第一节 歪曲与偏见 189
一、载体与形式 189
二、负面形象 191
第二节 制作群体分析 205
一、立场与目的 205
二、“创作”情形 206
第六章 天下人心归延安:“革命圣地”形象的受众与反应 212
第一节 边区与各根据地受众 213
第二节 国统区受众 217
第三节 海外受众 219
一、海外官方受众 219
二、海外民间受众 221
第四节 天下人心归延安:受众反应 223
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