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篇 咏水叙事篇 3
一 德水 3
二 上善若水 6
三 大禹治水 9
四 背水一战 12
五 高山流水 15
六 如鱼得水 18
七 悬河泻水 21
八 悬河注火 23
九 中流击楫 25
十 蛟龙得水 28
十一 思如泉涌 31
十二 如蹈水火 33
十三 近水楼台 35
十四 济河焚舟 37
十五 易水饯别 39
十六 临渊羡鱼 41
十七 投鞭断流 43
十八 下水船,上水船 45
十九 急流勇退 47
二十 笑比黄河清 49
二十一 马前泼水 51
二十二 饮水思源 54
二十三 水火不相容 55
二十四 跋山涉水 57
二十五 以石投水 59
二十六 古井无波 61
二十七 以水济水 63
二十八 火耕水耨 65
二十九 车水马龙 67
三十 水漫金山 70
三十一 水本至清 73
三十二 暴虎冯河 75
第二篇 治世明志篇 79
三十三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79
三十四 众怒如水火 82
三十五 臣心如水 85
三十六 不饮盗泉 87
三十七 枕石漱流 90
三十八 啜菽饮水 92
三十九 从善如流 94
四十 扬清抑浊 97
四十一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99
四十二 断决如流 102
四十三 一衣带水 104
四十四 水火无交 106
四十五 水火不辞 108
四十六 政如水 110
四十七 洗心涤虑 114
四十八 开源节流 115
四十九 竭泽而渔 117
五十 水平有波,衡正有差 119
五十一 中流砥柱 121
五十二 水深火热 123
五十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25
五十四 顺水推舟 127
五十五 浑水摸鱼 129
五十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32
五十七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135
五十八 水陆并进 137
五十九 清水衙门 139
六十 廉泉让水 141
六十一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143
六十二 同舟共济 145
六十三 未雨绸缪 147
六十四 甘雨随车 150
六十五 满城风雨 152
第三篇 赋情言理篇 157
六十六 人生如朝露 157
六十七 不通水火 160
六十八 水滴石穿 162
六十九 扬汤止沸 165
七十水 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68
七十一 覆水难收 171
七十二 陋巷箪瓢 174
七十三 岁月如流 176
七十四 浮云朝露 178
七十五 滔滔不绝 181
七十六 乐山乐水 185
七十七 杯水车薪 187
七十八 远水不救近火 189
七十九 但令有瓶,何患无水 192
八十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194
八十一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96
八十二 水落石出 199
八十三 绳锯木断,水到渠成 201
八十四 精卫填海 205
八十五 沧海桑田 209
八十六 水涨船高 211
八十七 巫山云雨 212
八十八 逆水行舟 214
八十九 萍水相逢 217
九十 危若朝露 220
九十一 清流投浊流 222
九十二 水激则旱 224
九十三 井水不犯河水 225
九十四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26
九十五 君子之交淡如水 229
九十六 清尘浊水 232
九十七 引婴投江 234
九十八 望洋兴叹 236
九十九 问诸水滨 238
一百 大水冲了龙王庙 240
参考文献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