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部落的崛起 网络趣缘群体的跨学科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自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611623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围绕“网络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群体形态”这一中心研究发问展开,综合采用体验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178动漫群、糗事百科群体、豆瓣电影群、百度DOTA贴吧群、北京德迷群QQ群和E族韩庚QQ群为例,分析了网络趣缘群体及其社区的形成原因、特征和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机制和社会功能,以期有效防控社会变迁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这一群体形态来整合社会,促进个人更好地社会化,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路径 2

一、研究缘起 2

二、研究路径 3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7

一、研究对象 7

二、研究问题 9

三、研究内容 10

四、研究意义 11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说明 13

一、研究方法 13

二、篇章结构 13

三、研究创新与存在的困难 15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7

第一节 趣缘群体研究综述 17

一、国外趣缘群体研究综述 17

二、国内趣缘群体研究综述 19

第二节 传播机制研究综述 22

一、传播类型、传播方式与传播范式 23

二、社区传播、群体传播与聚众传播 26

第三节 社会整合研究综述 31

一、国外社会整合研究分析 31

二、国内社会整合研究梳理 33

三、社会整合研究的评述与总结 33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35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35

一、网络趣缘群体的概念界定 35

二、样本选择 37

第二节 访谈设计与访谈对象 42

第三节 研究案例与文本选择 44

第四章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 47

第一节 网络传播与网络趣缘群体 47

一、网络传播行为与网络人际关系 47

二、网络群体中的传播 51

三、网络群体演化与网络传播发展的关系 54

第二节 网络信息社会中网络趣缘群体的勃兴 55

一、网络趣缘群体的时代勃兴 55

二、网络趣缘群体勃兴的原因 57

第三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特征 75

一、社会群体视角下的网络趣缘群体 75

二、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网络趣缘群体 92

三、狂欢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趣缘群体 93

第四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构成要素 95

一、一定规模的趣缘爱好者群体 95

二、相对固定的活动“空间” 103

三、满足“趣”缘需要的基本设施 106

四、相关的规制和管理机构 110

五、认同感和归属感 118

第五章 网络趣缘群体中的传播机制与基本过程 125

第一节 网络趣缘群体社区中的传播机制 125

一、传播要素分析 126

二、传播过程模式 137

第二节 形成过程中的传播与互动 150

一、作为凝结核心的“趣”缘 151

二、作为互动平台的“网”缘 154

三、注册成为群体成员 156

第三节 运行过程中的传播与互动 158

一、规范的制定与认同 158

二、群体的功能与个体的依附 161

三、任务的完成与地位的获得 164

第四节 发展过程中的传播与互动 167

一、群内文化的形成 167

二、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170

三、群体与社会的互动 172

第六章 网络趣缘群体的结构类型与传播形态 176

第一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结构 176

一、基于人口社会学的结构分析 177

二、基于传播学视角的结构分析 179

三、基于社会整合视角的结构分析 188

第二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基本类型 191

一、基于沟通平台的分析 191

二、基于凝结核心的分析 194

第三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形态 198

一、群体传播形态概述 198

二、传播形态模式解析 205

三、网络趣缘群体的传播形态 209

四、传播范式视角下的聚众传播 226

第七章 网络趣缘群体的社会功能与影响 235

第一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正功能 236

一、信息和成长 236

二、情感和心理 239

三、爱好与发展 241

四、角色和规范 242

五、适应和合作 245

第二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负功能 247

一、由迷及痴、影响全面发展 247

二、形成亚文化、消解主流文化 248

三、聚众传播、促成群体性事件 253

第三节 网络趣缘群体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258

一、社会稳定 258

二、社会整合 264

三、社会治理 271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275

第一节 主要结论 275

一、相比现实社会群体,网络趣缘群体更易于形成 275

二、网络趣缘群体的结构再度呈现中心化 277

三、单一网络形式的网络趣缘群体不能取代现实趣缘群体 280

四、网络趣缘群体社区中的聚众传播是一种传播新范式 281

五、网络趣缘群体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 283

六、网络趣缘群体与聚众传播是一种社会结构方式 285

第二节 讨论 286

一、网络趣缘群体社区中的传播对传播理论的修正 286

二、网络趣缘群体对社会学理论的修正 286

三、网络趣缘群体传播过程的黑与白 287

四、网络趣缘群体成员的人格维度 287

五、网络趣缘群体成员的性格特征 287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288

参考文献 289

一、中文著作 289

二、中文译著 292

三、中文论文 297

四、英文著作 299

五、英文论文 300

附录一 302

附录二 304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