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缀词理论与汉语特殊句式句法解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会芹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13122902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当代语言学文库。逻辑缀词理论是基于Chomsky(1981;1991;1995,1998;1999;2001)逻辑缀词的理论思想发展而来的理论框架。它的研究涉及众多理论问题,在生产语法理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在继续沿用Chomsky的‘逻辑缀词‘和‘匹配成分’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对其理论进行修补,构建了逻辑缀词理论的新框架,并尝试在新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中许多特殊的句式做出解释。

理论篇 2

第一章 课题论证 2

1.1 词素、词缀、语缀与逻辑缀词 2

1.2 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6

1.3 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8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8

1.4.1 理论板块 8

1.4.2 应用板块 9

1.5 基本观点 11

1.6 研究思路 13

1.7 研究方法 13

1.8 创新之处 13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15

2.1 管约论——词库与运算规则 15

2.1.1 移位规则 15

2.1.2 删除规则 15

2.1.3 插入规则 16

2.1.4 特征改变规则 16

2.1.5 复制规则 16

2.2 最简方案——词库与运算规则 17

2.2.1 合并 18

2.2.2 移位 19

2.3 “粘附”——现有句法运算系统中的疏漏 20

第三章 虚词there的句法难题与逻辑缀词理论新框架的构建 25

3.1 逻辑缀词问题研究 25

3.2 格理论框架下虚词there的句法难题 26

3.2.1 虚词there主语说存在的问题 26

3.2.2 虚词there主语说与虚词it的句法特征相异 28

3.2.3 虚词there与无定NP的匹配问题 29

3.2.4 虚词there与vP/VP的匹配问题 30

3.3 逻辑缀词理论探讨 31

3.3.1 虚词there与locative-PP逻辑关系的确立 31

3.3.2 逻辑缀词原型说及新的理论框架的建立 33

3.3.3 虚词there的显化动因初探 34

3.3.4 逻辑缀词在不同语言类型或句法环境中的参数特征 37

3.4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虚词there句法解构 39

3.5 余论 40

第四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 42

4.1 “有”字句与存现句 42

4.2 汉语存现句中的逻辑缀词现象 46

应用篇 50

第五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轻动词句法解构 50

5.1 轻动词是如何生成的 50

5.2 西方句法学理论中的轻动词范式 53

5.3 轻动词范式的发展 56

5.4 在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彰显汉语句式结构的魅力 61

5.5 轻动词的属性及内在动因探寻 64

5.6 低位轻动词假设 66

5.7 结论与余论 68

第六章 芸芸众生轻动词 70

6.1 体貌式轻动词 70

6.1.1 状态式体貌词 71

6.1.2 势态式体貌词 72

6.1.3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体貌词解析 75

6.2 动趋式轻动词 75

6.2.1 动趋式结构的以往研究及分类 75

6.2.2 动趋式结构最新研究 77

6.2.3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动趋式轻动词句法解构 79

第七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疑问小词句法解构 81

7.1 英汉疑问句句法运作差异 81

7.2 疑问义是“吗”、“呢”等句末小词的基本义 82

7.3 现有理论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87

7.4 小词“吗”、“呢”与wh-词的关系 88

7.5 小词“吗”、“呢”显性的内在动因 90

7.6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小词“吗”、“呢”句法解构 92

7.7 汉语wh-词与小词“吗”、“呢”的受约机制 97

7.8 Wh-语素(逻辑缀词)现象的普遍性 101

第八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汉语否定句句法解构 104

8.1 与否定词相关的议题与争议 104

8.2 否定句NegP语类的逻辑缀词现象 105

8.3 英语否定句NegP语类的逻辑缀词现象 106

8.4 法语否定句中的逻辑缀词 106

8.5 意大利语否定句中的逻辑缀词 108

8.6 汉语否定句的逻辑缀词现象 109

第九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介词语类句法解构 111

9.1 英语双重介词现象 111

9.2 汉语语链式介词短语 113

第十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转折句式句法解构 115

10.1 表示强转的标句词及其逻辑缀词 117

10.1.1 “然而”标记下的逻辑缀词 117

10.1.2 “可(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 118

10.1.3 “但(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 118

10.2 表示弱转的标句词及其逻辑缀词 119

10.2.1 “只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 119

10.2.2 “(只)不过”标记下的逻辑缀词 119

10.2.3 “就是”标记下的逻辑缀词 120

10.3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转折句式句法解构 121

第十一章 从特征移位到功能提升——汉语“X-Neg-X”结构中I[+Qu]与C[+Qu]功能转换问题探讨 123

11.1 学界对“X-Neg-X”模式存在的困惑 124

11.2 “X-Neg-X”的功能分解 125

11.3 “X-Neg-X”的屈折功能假设 127

11.4 “X-Neg-X”特征移位及功能提升 132

11.5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X-Neg-X”句法解构 133

11.6 结语 135

第十二章 逻辑缀词现象在口语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36

12.1 汉语口语指称语的逻辑缀词现象 136

12.1.1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分布 136

12.1.2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褒扬功能 137

12.1.3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贬损功能 139

12.1.4 指称语逻辑缀词的语义类型及形式表征综述 140

12.2 英语口语中的标句词及其逻辑缀词 143

12.2.1 英语指称语的逻辑缀词现象 143

12.2.2 英语标句词的逻辑缀词现象 143

12.3 其他语言中的标句词逻辑缀词现象 148

第十三章 短语语类中的“普遍语法” 152

13.1 动词短语语类 153

13.2 名词短语语类 153

13.3 动词短语语类 155

13.4 介词短语语类 157

13.5 形容词短语语类 158

13.6 副词短语语类 159

13.7 短语语类中的“普遍语法” 159

第十四章 逻辑缀词理论框架下的功能语类研究 161

14.1 CFC假设 161

14.2 INFL分解假设 162

14.3 CP分解假设 166

14.4 The Double VP Shell假设 173

14.5 LAS假设 174

第十五章 余论 177

15.1 逻辑缀词的镜像性 177

15.1.1 v-VP与VP-v 177

15.1.2 AspP-V与V-AspP 178

15.2 逻辑缀词的粘附性 179

15.2.1 QuP-particle[+Qu]结构 180

15.2.2 CP-particle[+c]结构 181

15.3 逻 辑缀词与XP之间的层级关系 182

15.3.1 V与Vd之间的层级关系 182

15.3.2 Asp与V之间的层级关系 183

15.4 “逻辑缀词+命题”:命题研究的新视角 184

参考文献 187

后记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