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 1
在第十二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陈皓 3
在第十二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忻平 4
理论前沿 7
论海派艺术的现代性属性&蓝凡 9
浦东开发中的海派文化元素&邵煜栋 15
海派文化的松江胎记及其他&沈敖大 19
上海文化建设刍议&潘颂德 23
上海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研究&马进军 26
试述海派文化的源头&朱少伟 31
上海城市公共外交概述&夏雪 39
从古镇基因到海派气质——论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创新&曹伟明 44
浅论广富林的文化基因&程志强 55
行业博物馆与上海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段炼 郑亚 60
老城厢:上海历史文化发展的根与源&鲁克龄 67
试论文物保护与海派文化的关系&李海洁 74
史论新篇 79
下海庙:开埠及海派文化&李天纲 81
石库门的历史回声&陈燮君 89
海派文化之根:考古学视野下的松江&胡茜 93
从“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说开去&徐福生 96
城市传奇:中国银行楼高之谜&邢建榕 100
从松江府的历史变迁看海派文化之根基&何惠明 105
豫园探源&顾延培 钱玮婧 114
考古学视野中的海派文化——以上海宋代墓葬为例&徐蕙卿 张童心 118
创新图存的上海公济医院&樊琳 128
从文物考古角度论唐宋时青龙镇港口贸易的兴盛&李国正 张重心 133
海派生活 141
泰晤士小镇的海派元素&钱明光 143
文库、旗袍、音乐、炸弹及其他——海派文化发展的另一个视角&陈积芳 147
纪念上海唱片发行110周年&钱乃荣 151
慢生活街区漫步随想&李关德 154
学用上海闲话应朝前多走一步或几步&褚半农 158
海派时尚文化的兴起:晚清上海文人的选择与实践&白鹿鸣 162
海派文化与社会公益刍议&施蔷生 168
“润物细无声”的科普形式值得借鉴&郑瑛 172
从上海的革命化春节看政治视野下的习俗变革&赵凤欣 175
海派家具之溯本清源——从学术角度重新探讨海派家具&朱虹霖 朱惠伦 190
方志中的上海“水文化”与上海特色城市文化建设研究&刘效红 200
上海茶艺师培训成效与海派文化&卢祺义 207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潘文焰 217
浅议海派饮食文化旅游的挖掘与开发&田晴 228
关于提振年轻一代沪语水平的几点思索&李嘉路 235
艺坛神韵 239
《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国音乐剧创作的重要尝试&陆军 241
海派书画家中的“四教授”——论刘海粟、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的贡献及影响&王琪森 246
编演曹禺经典作品与沪剧艺术的发展&曹树钧 250
海纳百川与追求卓越——与现代文明共舞的上海话剧&朱惜珍 261
谈张爱玲的成长过程:家世、外语和环境&钱定平 270
《海派文化》报创刊11年回顾&王晓君 赵宏 276
“第三空间”的旅程——《上海之吻》中的都市书写与身份认同&赵宜 279
海派建筑前瞻&张业余 285
浅议丁玲、胡也频在上海的都市体验&马丹丹 297
意象画派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取向&张尚明 304
流动的形体——张充仁肖像雕塑之风格探究&傅春禹 310
摘要 317
试论新媒体对海派话剧的影响&周伟红 李凌燕 319
海派传统、“地方性知识”与上海地方软实力&童潇 323
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下的海上画派&易善炳 326
后记 329
闯海,弄潮——第十二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闭幕词&李伦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