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年天灾备荒史 1966-1976》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安宁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6957886
  • 页数:544 页
图书介绍:1966~1976年在天灾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10年之中,中国大陆发生了9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造成重大灾难的包括邢台地震、通海地震、唐山地震,作出预报的包括海城地震、松潘地震和龙陵地震;另外大的天灾有世界溃坝之最的河南驻马店的群坝溃决事件,这在地震和灾害历史上是罕见的。书中以人文史与科学史的角度与方式,详细记录了1966~1976十年天灾高潮时期中国防御地震的预报史、预防史和救灾史,并对这些科学与人文记录进行了科普式、通俗化的描述与说明,以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既可以作为地震防御的科普著作,也有助于在政策角度和科学角度反思及汲取经验。篇章结构基本上采取以一个地震事件或重大灾难事件为一章,章下分节详述。

第一章 1966年京畿遭受重大打击·开启中国地震事业 1

第一节 60年代的华北·山雨来临前的躁动 1

1963年海河大水、1965年华北大旱·周恩来点睛 1

寻找800年前的蛛丝马迹 小震闹时县委戒备反遭地委指责 3

大震前两天突发5.2级前震 宁晋县防震,隆尧县辟谣 4

震前两天的前震惊动国务院 科学院奉命紧急出动 6

第二节 3月8日凌晨5时半·邢台震群从隆尧东爆发 7

京畿邢台亡8000余人 拉开十年地震高潮的大幕 7

拂晓强震发生在隆尧县东 隆尧县委书记居然没被震醒 8

宁晋县震前因有预防死人不多 宁晋、巨鹿县委书记亲历的不解之谜 9

邢台地委 做梦也没想到是地震了 11

军分区司令员直奔隆尧 省委副书记向国务院转报 12

奇怪的伤亡 考察队及“四清”干部都侥幸生存 13

女考察队员迷迷糊糊被伤手 一指惊动总理 14

第三节 3月22日7.2级地震目击录·邢台震群宁晋东南强震 15

5位救灾部队高级指挥官 奇异现象目击实录 15

7位地方救灾官员 目击实录及难解现象 17

现场专家目击记 19

其他地方当事人回忆震害片段 20

第四节 自救·军地大营救 21

生命只在震后3小时 自救互救与“四清”干部 21

总参两次下达派兵令63军是主力 23

医疗救护“三剑客”各有所长 25

最初靠挖出的衣食应急 灾时临时补助标准 26

空投物资灾民不认可 惊人的村官群众信任度 27

第五节 危机一刻·人性与精神世界的速写 28

新生命在震时诞生 烙下个时代的圣名 28

医生与病人共存亡精神永存 牲畜也在医疗队挂号 30

用血写出的不该发生的几桩轶事 31

灾民心理濒临崩溃 许多人失去了生活信心 33

周恩来派出中国式精神医生 万人红色宣传团 34

500万人卷入迷信 李先念道出一个关键词 35

北京出现全城惊乱 周恩来机智应对 36

第六节 周恩来、李先念、曾山莅临灾区 37

拂晓周恩来紧急部署 提出中国要搞地震预报 37

周恩来亲书致中央和毛泽东的急信 38

3月9日 周恩来总理深夜下巡 39

3月10日 周恩来、曾山分头视察灾区 41

第二次地震超7级 周恩来再下石家庄 42

一路风尘 总理接过一碗井水一饮而尽 43

专列深夜石家庄停车 总理召见 45

国务院组成综合考察团 规模之大创纪录 46

周恩来点将 陈士榘上将领衔受命 47

政治、经济因素 邢台地震中国高层高度关注原因剖析 48

第七节 中国上马世界级难题·地震预报开始大探索 50

大震前小震“回光返照”现象的发现 余震的两头跳现象 50

屡败屡战的预测尝试 终于差19分钟预报准了一次强余震 51

猫的呼吸变化外加一口井 利用动物异常和地下水动态成功预报强余震 52

蠢驴有蠢的妙用 井中发现能成为预报征候的三个现象 53

路漫漫其修远兮 有些前兆到后面就不灵验了 54

附3月8日邢台6.8级地震前水井畸变实录 56

3月22日邢台第二次7.2级地震前水井畸变实录 56

地下水大喷大涌,滏阳河升3米 57

第二章 1966—1974年·中国天灾威胁逐步加码 58

第一节 周恩来战略·逐步展开的调兵遣将 58

周恩来的敏锐洞察 人类没有错过一个难得的十年 58

周恩来再次指示的只言片语 中国式技术战略逐渐在形成 59

补充北京防线 周恩来割舍两员石油大将 61

周恩来让会议延期一周 等内部重要讲话 63

聂荣臻补充讲话 提到云南一个不祥的大滑坡 66

第二节 两次红色警告后周恩来紧急布防·广东惨剧 68

河间地震预示地震将向北京迁移 周恩来总理当即电询 68

特殊组织“三结合”铺开的救灾 军代表是主力 69

生命取决于时间 河间“赤脚医生”起了关键作用 71

1969年渤海奇遇特大海冰 与地震的神秘对应 72

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北上迁移 中央地震办公室成立 73

渤海地震震后4小时 总理紧急召见的片段回忆 74

附1969年7月18日周总理接见地震专家时对地震工作的指示 76

广东汕头牛田洋“五·七”指示发源地 79

6903号台风(VIOLA)生成 突发阳江6.4级地震 80

在周恩来警告后的大意 撼天动地生命之墙的抵挡 82

553魂魄与海共生 圣洁之殇的凭吊 84

海南岛突发小震 唯一的以战争演习来躲震 85

第三节 万余人死亡揭开全国防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 87

灾难死亡数位列新中国成立后第三 昆明南之难 87

昆明军区行使政府之权 部队先动后接令 89

恐水库要垮 仓皇逃生使罹难者陡然增多 90

几万人急奔抢救“阶级兄弟”中草药起了救命的关键作用 91

最紧迫的日子 严寒中10万灾民的安置 92

第四节 通海的追昔之思·前兆实录 94

中央马上慰问总理来电要召见考察代表 94

周恩来向云南人民道歉 对学界之争提出批评意见 95

附 全国地震会议部分代表向周总理汇报时总理的指示 96

全国学者大汇集调查 未开展地震工作预报无从谈起 101

附 通海地震前兆震后总结实录 102

实录一:神秘的震前地倾斜及中国其他震例的情况 102

实录二:来自太空罕见的天象触发 103

实录三:震区曾出现特别的“热晕” 104

实录四:1966年开始,全滇地下水大量渗出,滇湖大涨 104

实录五:临震时刻的地声 105

实录六:震前动物的异常 105

实录七:不可思议的“人感地动”首次出现在通海 106

通海地震事件一:后来掀起的道德大辩论 106

通海地震事件二:中国永远为她而感动 108

第五节 中国再上地震的弦·两次预报事件与魃灾 109

1970年全国地震防御战全面打响 宁夏西吉5.7级地震却死了171人 109

附1970年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讲话全录 111

西吉地震前兆出奇地大 一个怪异节律 116

首次作出短期预报 西吉地震后向老百姓“请罪” 117

1970年国家地震局成立1972年中国华北首当其冲大旱 119

旱情已引起地震学家注视 扑朔迷离的旱震关系 120

血浓于水的台湾8级地震预报 上海紧急设防 121

1973年“玛琪”海南博鳌登陆 创新中国成立后风灾之最 123

第六节 西南连发两次大震·失报的分析 125

1973年四川炉霍7.9级地震 考察札记 125

中国“溃疡”——鲜水河大断裂 炉霍地震未预报的原因剖析 126

1974年云南昭通7.1级地震 老鹰岩滑坡的血训 128

昭通大震专业系统震前记录 失报原因的分析 129

昭通地震群测点预报实录 群测点作用的反思 130

不应被遗忘的历史编年·“中国式”小震群测预报谱 132

第三章 中国在辽宁的登地“阿波罗计划”1975年人类首次实现临震预报 134

第一节 周恩来质询·1970年辽宁纳入国务院重点视野 134

争议中上马的辽宁地震监测 国家地震局不挂牌子之谜 134

1974年胡克实力擎 辽宁布开了天罗地网 135

辽宁海城地震预报的作用 国务院69号文“精髓”再解读 136

国内国际上的两种声音 科学性、真实性、政治压力下的“早产儿” 138

第二节 1974年长期预测逼近·与唐山漏报的前兆和认识的对比 140

海城预报、唐山漏报呈鲜明对照 对比第一步大震迁移两者差异迥然 140

海城有中小震的增强,预计大震可能到来 唐山则是茫茫然 142

海城的地质背景确定了发生大震的可能 唐山对比则无大震发生的地质条件 143

海城历史地震定位属强震区(唐山则相反)地形变方法海城似见(唐山却乱) 145

第三节 1974年年底中期预测逼近·与唐山的对比和预报依据的释疑 146

海城进入中期预测的关键性前兆出现1974年年底四大异常产生“共奏” 146

“四大异常”预报的释读 唐山同比却似雾里看花 148

附 地震前海平面的奇特变化 149

海外在30年档案解密后的再调查“四大异常”和“金县水准” 149

金县水准异常的再剖析 科学比较中西认识的差异 151

1974年底“五大异常”出现转折预示地震逼近 唐山则是识不出谱 152

附 水氡中期趋势异常实录 154

第四节 1975年前兆异常继续加温·海城预报进入短期的逼近 154

海城地震预报的一个重要前兆事件震前1个月辽阳—本溪间葠窝水库突发小震 154

葠窝水库地震后虚报事件 误读后理解中国式的防震思想 157

震前1个月全国会商会突然升温“四大异常”之动物、地下水发生狂啸 159

附 海城地震前的地下水异常 161

构成“准临震预报”的土地电、水氡 土地电对预报的决策作用 162

附 土地电临震变化情况实录 163

水氡短期异常情况实录 164

水氡临震异常实录 165

第五节 辽宁发布临震预报·群测和台站发出最后预警 165

2月4日子夜地震办急呈省委震情 省委早晨发出近日发震预防令 165

利用土仪器监测的海城地震办 临震前对部分地区发出报警 168

国家地震局专家克隆邢台地震 震前8小时做出最后时间定位 169

地震办公室的预报 离异传奇和科学启迪 171

声名显赫的石硼峪地震台 海城地震预报中的中流砥柱 173

第六节 预报成功的喜悦与思考·功勋章后的丰碑 174

辽宁省委决策过程 毛泽东哲学概括预报与虚报 174

预报的最后验证 海城预报价值及传承性的审度 175

病重的周恩来让邓小平摆庆功宴 新华社上报海城预报表彰的曲折 177

周恩来托付地震工作 华国锋签署国务院表彰令 178

附 国务院关于表扬辽宁省南部地区地震预测预报有功单位的通报 180

六个有功单位的事迹 一个不应忘记的时代魅力 181

伤亡仍逾万冻、烧、捂死者占3成 183

第七节 震前显著异常事件·记录与回顾 184

地震前未解的怪异气象 隆冬里的刹那间放暖 184

罕见震例 震前出现大面积特殊的气味 186

海城地光目击报告 蓝光闪后31次列车急刹车 187

附 海城地光伤人事例报告 189

动物异常 时空分布演化 190

附1蛇在震前1个月的异常实录 191

附2鼠在震前的异常实录 192

附3鱼在震前的异常实录 192

附4临震才慌了蹄脚的大牲畜的异常反应实录 193

附5临震时一半的猪圈被猪拱坏 193

附6解读十年地震高潮中极为显眼的氡 194

第四章 1975河南溃坝·龙陵的传奇 196

第一节 海城震后中央频繁活动·未来危险估计的行动 196

中央慰问团 华国锋的震时回忆及讲话 196

国务院东厢房会议室 中央领导传达对海城地震的指示 200

华国锋听取京津地震形势汇报 拍下预报的时间要求 202

国务院京津河北防震工作会议 华国锋副总理讲话全文 205

李先念对地震防御的批示 谷牧在全国会议上讲话支持 208

附1地震工作会议纪要 210

附2 1975年3月13日华国锋副总理在听取石景山地震汇报时的指示 211

1975年四五月间全国地震工作会议 华国锋5月5日的脱稿讲话 213

第二节 世界之最的溃坝·流泪的龙抬头 218

河南降雨强度创世界纪录“75·8”驻马店群坝溃决 218

板桥、石漫滩水库 垮坝失事详细过程 220

板桥水库电话已断 曲折的北京报灾经过 221

“靠边站”干部行中央军委令 保薄山水库 222

共和国之幸 宿鸭湖水库侥幸保住的内幕 223

苏、鲁、皖奇发破坏性“慢地震”台风与地震事件的奇妙“呼应” 225

神秘的龙年 龙抬头,送总理 226

1976年前后中国频现陨石事件 疑有太空客体神秘接触地球 227

第三节 跟踪1975年云南大震·最后的预报无龙陵 228

龙陵地震 一直存有“隐情”的地震 228

滇西小震1970年后突增 目光曾锁定大震 229

五大异常判据 发出云南中期强震的预报 230

云南省进入高度警戒 全省上下总动员 231

因时间紧迫不得不向省委提出预报 发震地点踌躇难决 233

预报的依据 各项指标告急 234

国家地震局来电 根据一条“魔鬼线”提出发震日期与地点 236

27日夜间的“软预报”28日云南省政府紧急电报中无龙陵 236

第四节 呼唤濒死的生命·龙陵的临震报警 238

降大任于斯人而救黎民于危难之际 龙陵的单兵作战 238

龙陵县地震办公室当机立断 看见红光拉响全城警报 239

附 临震报警时地光现象的目击实录 240

再解析 龙陵地震地点错报的原因 242

死亡98人 但灾情依然严重 244

龙陵已被分断 各自为战的片断回忆 245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中央派副总理吴桂贤慰问 246

自力更生是主调 俭朴的灾后恢复与重建家园 247

第五章 唐山大地震爆发·中国决策系统的行动 249

第一节 最高决策层·知晓唐山情况的前后过程 249

全国测震仪基本全部“出格”测定不出地震参数 249

国家地震局派人找震中 震后8小时向中央提交震情报告 250

中央急召国家地震局局长来中南海 军人出身的刘英勇 251

首都与唐山震后18分钟取得了联系 接踵而至的报警 252

唐山军用机场飞机强行起飞赴京报灾 中央令总参飞机空中侦察 254

赶快报告毛主席!黎明向北京狂奔的红色救护车 257

附 关于唐山抗震救灾工作给毛主席、党中央的报告 258

第二节 中南海·中央的应急行动 259

凌晨中央的反应 初步拟定了救灾指挥方案 259

早8时进入中南海的唐山报灾者 国务院副总理举行紧急会议 260

当天飞机播撒中央慰问电 中央慰问团30日赶赴灾区 263

呈送毛泽东的两份文件 华国锋8月4日赶赴唐山 264

沉疴中的毛泽东 圈阅人生最后一个最高指示 265

第三节 在京的河北省委成员·北京军区的应急行动 267

河北省委和北京卫戍区 应急反应与行动 267

北京军区 中央命令立即赶赴唐山 268

震后10小时 北京军区与河北省委负责人飞抵唐山 269

震后12小时 指挥部成员进入惨不忍睹的市区 270

震后17小时 唐山前线指挥部在唐山机场成立 272

第四节 河北省的应急行动·全省进入总动员 273

石家庄 河北省委及省军区最初的紧急行动 273

河北28日告全民唐山发生大地震 全省进入总动员 275

唐山地委惨遭厄运常委震亡已过大半 276

补充震损的地委班子 第一书记的传奇 278

路边破公交车上挂牌 唐山市成立的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 279

第五节 野战军部队·14万人集结唐山 280

军委急令唐山集结 北京军区、沈阳军区为主力部队 280

各部队先遣抵唐接受任务 在唐部队引导救援部队入围 281

北京部队38军112师一路掠影 越过蓟河挺进唐山 282

沈阳部队夜进山海关40军120师尖刀连抢渡滦河 284

大部队还是到晚了20%的驻唐兵力却救了96%的人 285

奇异的死者与奄奄一息的惨死 饱受心灵巨大刺激的士兵 287

用血肉之躯对付钢筋水泥 长达17天抢救的人本主义记录 288

救灾部队的伙食标准 唐山军民盛传一个让人落泪的故事 289

救灾部队点兵点将 四大军区及各兵种分布在唐、津、京等地区 291

第六章 唐山地震24万多人蒙难·大救援 293

第一节 医疗设施基本震毁·早期伤者的救治 293

唐山曾进入最高警戒应对地震 但长时间未震产生了麻痹 293

地震时63万人被压埋 自救互救起了关键作用 294

近两千医务人员震亡87%的医疗设备震毁 295

外援未到之前伤员的救治 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 296

第二节 唐山的伤者·集结号在中国吹响 298

云集唐山 全国各地赶来了2万多名医护人员 298

全国的药用完了 国务院下紧急令增产药品 299

蜂拥而来的伤员出乎意料 指挥部要求河北全省各地分散接纳 301

得不到治疗死亡率上升 河北无法救治的10万伤员大转移 303

7月30日国务院令9省收治唐山10万转移伤员 304

第三节 幸存者的生存·最困难的早期生活和秩序 305

扒废墟里的食品只够1天吃 决不能饿死活下来的唐山人 305

唐山人2天喝光了所有积水 几十万人面临干渴的生命威胁 307

唐山实行1个月的全面供给制 解决百万人的供粮 308

百万人要遮风挡雨 要求领导干部最晚搬出防震篷 310

工资补发及震亡抚恤的安排 唐山人劫难后的第一个春节 311

自发组成的临时大家庭 在废墟上打开的潘多拉盒子 313

唐山警察1/4伤亡 不愿再忆起的震时临时治安 314

第四节 打通休克的唐山生命线·抢救备忘录 315

抢通讯 唐山通信系统的恢复 315

抢供水 不让生命在干渴中再死亡 317

抢空运 创世界飞机起架频次记录 319

抢修公路、抢修铁路8月10日全线通车 321

抢供电、抢照明 电力系统大会战 322

第五节 百万余人的战役·保障行动的后勤运输 324

千军万马堵死在唐山 越过政治局的一个时不可待的决定 324

唐山粮食日需量达600吨以上 万辆汽车昼夜不停地穿梭 325

不断增加的物资转运站8月坚决杜绝压车 326

及时保证了运输的燃油 河北省令地方车让行外地救灾车 328

为统一调运严令灾区直接联系援助 中国政府谢绝国际外援 329

第六节 推开瘟神·清尸 330

8月的唐山 在铺天盖地的打药中度过 330

不让瘟神再次光临 唐山连续接种疫苗2年 332

唐山全面动员大清扫 毁灭一切瘟疫爆发源 333

解放军清尸 一场没有硝烟的折磨战 335

世界首次大规模清尸20多万尸体重埋方案的争论 337

第七章 唐山地震预报·20年历史回顾 340

第一节 超长期预测及设防·1957年划定的设防烈度及建筑抗震 340

唐山的建筑设防 历史背景产生了降低的设防标准 340

刻意的设防烈度划定 唐山设防烈度由8度降到6度 341

20年对华北及唐山强震认识的变化 社会复杂化后唐山再难于划入高烈度区 343

假若按8度设防大震后的情景 唐山由于烈度定得低错过了最后的加固 344

第二节 1966—1975年·学界认识京津唐强震的观点 345

唐山烈度定低对大震预测的“拖累效应”1972年华北10年大震危险性讨论 345

1970—1975年 有关唐山地震危险性的学术认识 347

李四光对华北及唐山地震的预测 用历史与科学释读的李四光“谶言” 348

一篇认为有大地震的中长期预测 解密唐山地震殉职者的“推背图” 351

第三节 1966—1975·高层决策者的指示及行动 353

1966、1967周恩来连续指示 京津地震“战役”的发令枪打响 353

1966—1971——中国针对京津地区大地震 相应机构的频繁调整及行动 354

源于1972年年底广东的一个小地震 总理联络员随即对京津地震的防务加码 355

加码后华北震情感觉“恐慌”1973年——历经预报不遂的无奈 357

1974年仍认为华北及邻区有震 拉响警报的国务院69号文诞生 358

释读1974年的国务院69号文 对唐山地震预报的验证及作用 360

1975年辽宁海城发生强震 李先念、谷牧立即加强全国及京津防震体系 361

华国锋对京津地震预报提出具体要求1975年病榻中的周恩来深夜里的指示 363

1975年3月北京石景山突发小震 首都曾悄悄进入大震戒备 365

第四节 1976年·年度会商及追踪 366

1976年全国地震趋势会会商意见京、津、唐地区地震趋势报告 366

解读呈给国务院的地震趋势报告点出的3个关键之处 368

1976年4月引起注意京、津间出现了“四大异常” 369

4月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河北大城突发地震 一个“惊动”和“眼球转移”的迷惑 371

5月间京、津、唐、渤、张震情碰头会 激烈争论后得出一个中小震的预报 372

河北地震局的预测意见 西南震情告急后的大转移 373

第五节 临震预报从逼近到漏报·青龙事件 374

震前15天 唐山召开京津唐地区群测群防会议 374

17日会议透露的“地震预测”青龙奇迹 376

京津副组长疑惑昌黎异常 晚上闯会汇报有可能大震 378

北京地震队发现“七大异常”震前15天向国家地震局要求汇报 379

震前7天 国家地震局局长的“震情大字报”事情 381

震前4天 国家地震局和北京市地震队举行会商会前的预备会议 382

在震前44、17小时 在前兆压力下开了两个做不出结论的会 383

被迫推迟的唐滦地震地质考察 大震中考察队员全部殉难唐山 385

第六节 唐山地方政府及群测系统·预报及防御史 386

唐山地震时的专群队伍结构 地震预报责任的管理体系 386

在中央一再加码下建立的“马其诺防线”震前唐山及华北圈的强震监测网 388

1968年建立起唐山地震办公室1976年年初唐山市委听取地震办公室的紧急汇报 389

1976年5、6月间 唐山市委召开高度机密的震情会议 391

马家沟地电阻率台上报重大异常 唐山二中做出了相对准确的预测 392

乐亭城关中学做出的一起预测 让人再思“群防”意义的案例 393

开滦矿务局、赵各庄矿、山海关一中 三起预测汇录 394

又是几起唐山预报实例 铭记这些失败中的成功探索 395

第八章 唐山地震漏报·历史的回眸,科学的反思 397

第一节 唐山地震漏报·中央的态度 397

地震当日晚中南海 华国锋紧急召见国家地震局人员 397

汇报会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 华国锋听取国家地震局汇报后代表中央表态 398

8月国家地震局向中央汇报 通晓地震的华国锋的讲话原文 399

9月国家地震局再次向中央汇报 华国锋政策观点和学术见解的指示 400

1977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4位中央领导就唐山地震重大问题的表态 402

第二节 唐山地震漏报·国家地震局总结 407

呈中央批准1977年年初国家地震局召开唐山地震经验总结会 407

会议文件材料一 从科学技术方面总结唐山地震漏报原因的报告 409

会议文件材料二 交流科技经验、总结漏报教训(简报7期) 423

会议文件材料三 唐山地震漏报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424

会议文件材料四 在唐山地震经验总结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424

会议文件材料五 唐山地震经验总结会议结束会议(简报第10期) 425

震后北京使馆人员全撤离 外交部受华国锋批评 426

“外交部事件”来由的预报意见 北京地震波及程度的科学推断 428

中央对唐山地震漏报 区别性处理的一些人与事 429

第三节 唐山地震系统科学总结·预报与漏报再反思 431

1975年海城地震 对唐山预报的正负面影响 431

1982年系统总结后 对唐山地震漏报的结论 432

唐山地震能预测程度 九大专业前兆手段反思 434

第四节 宏观异常与群测“三土手段”·预测的察觉分析和结论 442

唐山震前动物异常反应时空分布 基本围绕烈度的7度区演变 442

预警失败原因动物异常出现晚使人猝不及防 444

地面断裂带、最大震时形变、震动最强烈 动物最大异常亦发生在这3种地方 445

震后总结 群测“三土”方法及觉察能力 446

第九章 坚韧的政治意志和科学毅力的结合·1976松潘地震预报 448

第一节 命运交响乐第一、二乐章·乖戾异常与无奈预测 448

悲剧之美的“松潘绝唱”1976年松潘地震预报 448

强震频发的龙门山大断裂1970年开始地震观测 449

四川会商会形成中期预测 前兆与预测围绕松潘、茂汶一带 450

1976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的再确认川、青、甘交界为全国年度强震危险区 454

四川4月发出震情简报第一期 年度危险区追踪在4月后发生了变化 455

一个魔鬼舞步的“迁移节律”5月云南龙陵强震使全川骤然紧张 457

乖舛的异常在时间与地点上的戏弄6月14日发出过早且错报中南段的预报 458

6月下旬再开南北带地震带会商会 省委书记杨超立断报7级强震再发文 460

6、7月发生地震的预报全落空 重压煎熬下发出无奈的三、四期简报 462

偏离松潘而错报龙门山中南段 预报能力与虚报代价的权衡 463

第二节 命运交响乐第三、四乐章·力拔山河兮气盖世 466

8月新迹象出现后顽强地再预测 大震地点定在茂汶—北川、康定—泸定 466

中国人独特创造的时间预报法 地磁低点位移、地磁异常二倍法 467

地磁“魔鬼线”穿出一条线 拍下3个危险日 468

8月10日两个前兆突跳显现12日凌晨四川省委果断发出临震警报 470

预报发出后预报区又特显“平静”等待的压力使省委书记杨超病倒 471

8月上旬北京给兰州来电 兰州地震大队在川甘交界监测始末 473

8月16日成都的1天 晚上大震到来了 475

未被预报、前兆不明显的松潘县 再演“龙陵传奇” 476

有预报大震大灾小死亡3人在地震救灾中殉职 477

预报的验证 谜样的松潘震群和留下的思考 479

第三节 特定时期的预防体制回眸·重要事件备忘 480

联合多兵种作战的预报体系 四川省地震队伍的专业机构 480

中国式群测群防众志成城的体制 过千测报点和近万的测报员严阵以待 482

面对世界级难题不能无所作为 四川众多小地震成功预报集例 483

6月预测地点恰是之后汶川大地震的震中 灌县全城大逃震 484

警报器设置不当而误放 焦虑中的成都市 486

四川安县41人集体投水死亡 新中国成立后最大的会道门事件 488

锦江大礼堂召开5000人大会 震前7天一个时代象征的预报发布报告 490

松潘地震2天后的8月18日 华国锋听取国家地震局汇报时的指示 496

第四节 前兆异常表现实录·预报记 497

旱、涝、热、重力变化异常 预报记 497

土地电、土应力以及专业台站地电阻率、地应力 预报记 499

临震前大地的“发抖”、地倾斜 预报记 500

水氡及预报“神井”、地溢怪气目击 预报记 501

异常实录一 植物生长异常、动物异常、罕见电磁干扰、冰雹异常 503

异常实录二 首次录下的震前地声 神秘的火球目击记 504

第五节 松潘成功后挥戈南下·高潮落幕的盐源—宁蒗6.7地震被捕捉 505

“上苍开眼、最后、遗憾”的地震 全国年度会商中排位第一的危险区 505

全国会商会预测主打点是滇西北 地震并未发生在中期前兆出现地 506

西昌地震办公室1975年年底中期预测依据 508

松潘地震后“挥戈南下”9、10月川滇提出预报意见 509

1976年11月3~5日 专群系统共同发出临震预报意见 510

短期预测的群测预测手段 特有方法的诠释 512

最后确定发震时间的依据 群测发出临震的最后时刻判断 514

十年地震高潮的闭幕式地震 面对有限预测能力的思考 515

尾声 518

第一节 1976年中国全面震情出现·古都西安产生虚报 518

1976年唐山大震后半壁河山出现震情4亿人在户外避震55天 518

江苏出现极为相似的震前预兆 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通电各省 519

9月京、津、唐、张地区预测都成虚报 西安在前兆及形势加压下发出强震预报 521

假作真时真亦假 苍凉之旅任重道远 523

西安虚报后的177天 审视大城市虚报的代价 524

第二节 “三土”退出历史舞台·科学审查后的商榷 526

1983年厦门全国土地电机制讨论会 一个时代的意识和“三土”退出历史舞台 526

上了绞刑架的“土地电”否定机理的结论 527

再审“土地电”时产生的反问 现代科学技术包装后的土地电重生于国外 528

“三土”方法的产生 预报参考价值的辩护 529

“三土”预报 科学与现实的对待 531

第三节 十年天灾高潮防御思想渐出·群测群防由兴到衰 532

中国式群测群防由兴到盛 盛极必衰13年 532

中国进入地震平静与市场经济1979—1983年群测群防整顿 533

清理整顿群测群防后的总结 重新定位性质和作用 534

十年地震与天灾高潮闭幕 时代背景的防御思想落幕 536

群测群防再探索 思考预报防御新模式 537

1966—1976中国十年天灾大事记 539

后记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