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范畴 533
第一章 范畴概览 535
第一节 学科纽带:范畴及其理念 535
一、范畴分类:学科视野的分化 536
(一)中西各表:哲学范畴与数码艺术研究 536
(二)古今变化:自然科学范畴与数码艺术研究 538
(三)人文语根:社会科学范畴与数码艺术研究 539
二、范畴定位:网上纽结的功能 541
(一)范畴化:认知科学与本篇形态层范畴 541
(二)范畴性:符号研究与本篇科技层范畴 542
(三)范畴观:理论体系与本篇人文层范畴 543
三、范畴研究:数码艺术的概念 544
(一)起源:范畴形成与“数码艺术”的范畴化 544
(二)转换:范畴更新与数码艺术范畴的时代性 546
(三)移易:非范畴化与数码艺术范畴的扬弃 547
第二节 时世缩影:艺术理论范畴 548
一、缪斯余绪:西方艺术理论范畴 548
(一)神话追溯:从美学角度切入 548
(二)关键词:从文学角度切入 549
(三)定义:从艺术角度切入 551
二、圣道话语:我国艺术理论范畴 559
(一)集群:从美学角度切入 560
(二)元范畴:从文学角度切入 563
(三)体系:从艺术角度切入 568
三、中西合璧:艺术理论范畴创新 571
(一)艺术服务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 572
(二)方法论探索:我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 578
(三)新理性精神:艺术理论范畴的创造 584
第三节 系统构成:数码艺术范畴 590
一、范畴借鉴:从分类看数码艺术家族 591
(一)标准:传统艺术分类法的借鉴 591
(二)途径:数码媒体分类法的借鉴 592
(三)技术:数码多媒体分类法的借鉴 593
二、范畴生成:从间性看数码艺术观念 595
(一)范畴创造:命名、证实与纯化 595
(二)范畴衍化:顺延、反推与派生 597
(三)范畴推导:分化、总括与交叉 599
三、范畴整合:从体系看数码艺术理论 601
(一)构成:范畴系统、范畴层面与范畴关系 601
(二)地位:命题条件、范式角度与学科基础 603
(三)价值:历史展示、创新引导与研究依托 604
第二章 形态层范畴 605
第一节 嵌入艺术:异构良缘的展现 605
一、金镶玉缀:前数码时代的嵌入 606
(一)嵌入技艺:工具制造的渊源 606
(二)嵌入艺术:符号生产的促进 607
(三)嵌入美学:理论概括的升华 608
二、电子联姻:数码时代的嵌入 610
(一)功能叠加:数码嵌入技术 610
(二)创意集成:数码嵌入艺术 611
(三)观念递归:数码嵌入美学 613
三、使命担当:数码时代的社会嵌入 616
(一)责任:数码技术的社会嵌入 617
(二)深度:数码艺术的社会嵌入 618
(三)阐释:数码美学的社会嵌入 619
第二节 碎片艺术:以分化合的趋势 622
一、碎片化生产:分解性趋势 622
(一)碎片化:时空、知识与心灵 623
(二)碎片化写作:历史、文学与学术 626
(三)碎片美学:诗论、电影论与数码艺术论 627
二、碎片化产品:散布性存在 628
(一)碎片艺术的发展:从前电脑时代到后电脑时代 628
(二)碎片艺术的类型:拼贴、分形艺术与超文本 630
(三)碎片艺术的关联:网络艺术、数码游戏与生物艺术 632
三、碎片化审美:整体性旨归 635
(一)超内容:碎片化与整体性相依之美 635
(二)超现代: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生之美 636
(三)超范畴:碎片化与整体性相聚之美 636
第三节 微艺术:即小见大的奥妙 639
一、原子语言:基于材料的微艺术 639
(一)微雕艺术:精密工具的应用 639
(二)纳米艺术:操控单个原子和分子 640
(三)生物艺术:细菌层面的写作与阅读 641
二、数码语言:基于信息的微艺术 641
(一)社会学意义:微创作、微阅读与微传播 642
(二)本体论意义:微媒体、微内容与微叙事 643
(三)产业学意义:微加工、微文化与微交易 646
三、殊途同归:微艺术的发展趋势 648
(一)技术融合:量子运算 649
(二)通信融合:超诗媒体 649
(三)观念融合:微诗学 650
第四节 一分钟影像艺术:化瞬为永的构思 651
一、时间意识:一分钟影像艺术的由来 652
(一)一分钟:影像艺术的时间定性 652
(二)一分钟影像:播映时间的定量 653
(三)一分钟影像艺术:瞬间与永恒 654
二、空间意识:一分钟影像艺术的构成 655
(一)创意:一分钟影像艺术的灵魂 655
(二)画面:一分钟影像艺术的呈现 656
(三)配音:一分钟影像艺术的扩展 657
三、创造性:一分钟影像艺术的评价 658
(一)象征:多样的寄寓 658
(二)余味:隽永的风格 659
(三)碰撞:深切的关怀 661
第五节 屏幕艺术:展示天下的窗口 663
一、我变故我在:屏幕与审美 663
(一)二律背反:从空间看屏幕之美 663
(二)动静结合:从时间看屏幕之美 664
(三)移景特技:从影像看屏幕之美 665
二、冷缪斯:屏幕与艺术创造 668
(一)屏幕特性:特殊载体与艺术创造 668
(二)屏幕关系:媒体间性与艺术创造 672
(三)屏幕功能:一般等价物与艺术创造 673
三、数码屏幕美学:泛在显示与全球监视 675
(一)数码屏幕美学的由来 675
(二)数码屏幕美学的议题 679
(三)数码屏幕美学的理念 682
第六节 数码雕塑艺术:贵在自身的意向 689
一、开发身体:数码雕塑艺术的由来 690
(一)信息论:材料的多样化 691
(二)控制论:作品的交互化 691
(三)系统论:渠道的电信化 692
二、拥有身体:数码雕塑艺术的形态 693
(一)虚拟雕塑:代码身体的建造 694
(二)灵动身体:人机交互性装置 697
(三)共享身体:联网装置艺术 699
三、拓展身体:数码雕塑艺术的启示 700
(一)动态趋势:仿真工程的运用 701
(二)开放过程:信息叙事的阐释 702
(三)赛伯空间:远程共生的探讨 703
第三章 人文层范畴 706
第一节 艺术智慧:量形圆融的旨趣 706
一、艺术所缘生的智慧:能力的提升 707
(一)人类智慧三源:人脑、工具与社会 707
(二)数码智慧三态:传统、新颖与科幻 715
(三)艺术智慧三要:成智、呈智与用智 720
二、艺术所表现的智慧:动漫的映射 727
(一)智慧演变:新媒体动漫的由来 728
(二)智慧分类:新媒体动漫的创作 736
(三)智慧应用:新媒体动漫的鉴赏 754
三、艺术所追求的智慧:认知的飞跃 761
(一)古训:艺术智慧的借鉴 761
(二)新潮:艺术智慧的探索 765
(三)证悟:数码艺术智慧的集成 768
第二节 数码阅读:活书赏会的途径 773
一、活书:数码阅读的由来 773
(一)书态:精神伴侣的诉求 774
(二)书量:信息爆炸的压力 777
(三)书童:机器助手的成长 778
二、赏会:数码阅读的特点 780
(一)知人:数码阅读的社会层面 780
(二)会意:数码阅读的产品层面 783
(三)论世:数码阅读的运作层面 786
三、回眸:数码阅读的价值 789
(一)实践价值:信息效率的提高 789
(二)艺术价值:思维创新的激励 790
(三)学术价值:相关理论的建设 793
第三节 动漫品牌:新媒体的打造 799
一、进展: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的取向 799
(一)进入虚拟世界:通过新媒体打造的动漫品牌 799
(二)向传统领域扩展:新媒体动漫自身的品牌 801
(三)诉诸艺术形象:动漫所塑造的新媒体品牌 802
二、挑战: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的难题 803
(一)行业:品牌观念亟待更新 804
(二)格局: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804
(三)价值:品牌内涵有待发掘 805
三、对策: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的推动 806
(一)社交网络:充分利用新媒体各种服务 806
(二)瞄准市场:借鉴传统品牌营销策略 807
(三)以意为主:提高动漫的品牌建设效益 808
第四节 网/缘文化:相反相成的格局 809
一、缘文化:差序格局 810
(一)缘起:基本社会联系的意识 810
(二)缘数:基本社会联系的辨认 814
(三)缘性:基本社会联系的特征 819
二、网络文化:反差序格局 821
(一)视角:多种意义上的网络 822
(二)矛盾:五缘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825
(三)演变:网络文化与艺术的关系 830
三、网/缘文化:两川汇流 833
(一)新品:五缘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833
(二)基点:网/缘文化的研究 835
(三)趋势:走向网缘文化 841
第五节 冗余社会:不虞之需的应对 845
一、冗余媒体:备用与过度供给 845
(一)冗余交流:技术风险的对策 846
(二)冗余媒体:信息时代的现象 847
(三)冗余心理:精神快餐的影响 852
二、冗余艺术:备用与过心加工 853
(一)冗余批判:艺术视野中的无用性 854
(二)冗余辩护:艺术视野中的效能性 856
(三)冗余艺术:媒体冗余化的妙用 859
三、冗余时代:备用与过剩机遇 863
(一)冗余管理:有备无患 864
(二)冗余社会:数码移民与超现代性 866
(三)冗余认知:社会观察新视野 868
第六节 数码化身:赛伯世界的弄潮 870
一、应运而生:数码化身的定位 871
(一)赋智:数码化身的由来 872
(二)塑造:数码化身的加工 874
(三)变形:数码化身的属性 877
二、挑起大梁:数码化身的功能 879
(一)权责:数码化身的担当 880
(二)系统:数码化身的分工 881
(三)价值:数码化身的效益 883
三、常见常新:数码化身的演变 885
(一)依存:数码化身的进化 886
(二)节度:数码化身的规制 886
(三)超越:数码化身的诱导 887
第四章 科技层范畴 890
第一节 情感计算:人性旁推的工具 891
一、计算情感化:由科技走向艺术 891
(一)人机测试:情感化推动计算科学向艺术实践转变 892
(二)人机类比:情感化推动计算工具向艺术对象转变 895
(三)人机交互:情感化推动计算产品向艺术作品转变 898
二、情感计算化:由艺术走向科技 901
(一)数码依赖:计算化推动艺术主体需要的改变 901
(二)数码迎合:计算化导致艺术客体属性的改变 902
(三)数码猜疑:计算化导致艺术态度体验的改变 904
三、整合性情感计算:科艺一体化 906
(一)人机分工:计算科学与艺术主体 907
(二)人机合一:计算工具与艺术客体 908
(三)人机认同:计算产品与艺术态度 911
第二节 审美计算:赏心悦目的产品 914
一、标领风尚:审美计算的发展 914
(一)计算美学:本斯的革新 914
(二)软件美学:业界的倡导 916
(三)审美计算:会议的宣言 917
二、跨越领域:审美计算的使命 918
(一)诉诸读图:数据洪水的应对 919
(二)优化设计:计算工具的改进 919
(三)个性定制:人机交互的设计 921
三、顺应潮流:审美计算的价值 921
(一)引入艺术:审美计算的需求 922
(二)优势互补:审美计算的方法 923
(三)探索潜能:审美计算的突破 923
第三节 媒体计算:物无遁形的语言 925
一、由来:媒体计算的定位 926
(一)公共智能:媒体计算在西方 926
(二)风起云涌:媒体计算在我国 928
(三)信息传播:媒体计算之分类 930
二、创意:媒体计算与数码艺术 931
(一)数字化生活的表现:围绕媒体计算化的艺术创意 932
(二)电脑功能的拓展:立足计算媒体化的艺术创意 934
(三)软件技术的妙用:着眼算法专门化的艺术创意 938
三、机缘:媒体计算的拓展 941
(一)无形不随:移动计算与数码艺术 941
(二)无境不知:定位计算与数码艺术 942
(三)无处不在:普适计算与数码艺术 943
第四节 人文计算:明宗见性的意识 946
一、悟本:人文计算的意识 946
(一)学科意识:人文计算的定位 947
(二)工程意识:人文计算在西方 948
(三)经典意识:人文计算在中国 953
二、见性:人文计算之人文 955
(一)文化计算:人类进化的仿真 955
(二)语言计算:人类交流的助手 956
(三)人本计算:人类状况的探索 957
三、明宗:人文计算之计算 958
(一)对象描述:元数据标准制定 958
(二)知识产生:数据挖掘的应用 960
(三)问题提出:计算基点的反转 962
第五节 娱乐计算:虚拟生存的规制 963
一、平台:娱乐计算的发展 964
(一)游戏机:20世纪中叶娱乐计算的兴起 964
(二)网络化:20世纪末娱乐计算的发展 966
(三)泛网络:新世纪娱乐计算的繁荣 968
二、开发:娱乐计算的取向 972
(一)虚拟角色:娱乐计算的社会层面 972
(二)虚拟设施:娱乐计算的产品层面 975
(三)虚拟体验:娱乐计算的运作层面 978
三、消费:娱乐计算的价值 981
(一)技术价值:走向应用的桥梁 981
(二)艺术价值:实现幻想的途径 981
(三)社会价值:压力释放的渠道 984
第六节 生物计算:绿色愿景的身体 988
一、进化:广义生物计算与艺术 988
(一)九种取向:广义生物计算的涵义 988
(二)三条线索:广义生物计算的演变 991
(三)中西文化:广义生物计算的渊源 993
二、革命:狭义生物计算与艺术 995
(一)合成生物学:DNA计算的发展 996
(二)感性呈现:非活性DNA艺术的发展 997
(三)基因工程:活性DNA艺术的发展 999
三、反思:生物计算与艺术研究 1002
(一)敬畏生命:关于生物艺术与生物技术的思考 1002
(二)恪守伦理:关于生物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1006
(三)关注代码:关于生物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思考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