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2
(一)国外研究动态 2
(二)国内研究动态 9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三、研究基本思路、方法和内容安排 14
(一)研究思路 14
(二)研究假设 15
(三)研究方法 16
(四)研究内容安排 21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与局限 22
(一)可能的创新性发现 22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23
第二章 理论及方法基础 28
一、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及相关概念探析 28
二、基本统计研究方法再认识 38
(一)关于随机调查样本分布的科学性问题 39
(二)关于模型估计中的变量系数稳定性问题 40
(三)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选择问题 42
(四)模型估计的拟合优度值(R2)大小问题 43
第三章 国外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道路的经验与启示 47
一、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 47
(一)英国 47
(二)法国 51
(三)美国 53
(四)日本 56
二、新兴国家的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 61
(一)韩国 61
(二)印度 64
三、拉美国家农村劳动力城市化转移 68
(一)巴西 68
(二)其他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经验和教训评述 71
四、各国城市化道路的再认识与启示 73
(一)现代农业(农村)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73
(二)非农产业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关键 74
(三)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控制城市规模,加强城市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74
第四章 基于系统观的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疏导机制 76
一、宏观层面城镇化思想认识与现实发展 76
(一)“三农”问题的历史沿革与认识变迁 76
(二)当前“三农”问题根源的主流认识回顾与评价 78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演进 81
(四)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建设成就 82
(五)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4
二、微观层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迁移与农村人口总量关系再认识 85
三、基于系统观的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疏导机制分析 88
四、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疏导途径简析 90
第五章 农村人口生产子系统人口控制基础分析 95
一、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脉络 95
(一)鼓励生育阶段(1949—1953年) 95
(二)政策转变及反复阶段(1954—1969年) 96
(三)限制人口增长的“晚、稀、少”政策逐步形成和一胎化政策的全面推进阶段(1970—1984年) 96
(四)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阶段(1984—1991年) 97
(五)多样化的生育政策时期(1991年以后) 98
二、我国目前人口政策的论争 99
三、基于农户层面的研究诊断 101
(一)研究背景与框架 101
(二)研究模型设定及变量描述 101
(三)估计结果分析 105
四、本章小结 110
第六章 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子系统乡城迁移规律分析 114
一、人力资源培育与城市化发展 114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回顾 115
三、基于均衡城市化视角的高等教育就学与就业现状 117
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学与就业乡城迁移规律分析 118
(一)研究变量定义及统计描述 118
(二)数量模型设定 120
(三)农村生源大学生乡城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21
五、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策略影响因素分析 124
(一)研究变量定义及统计描述 125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策略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126
(三)结果检验与分析 127
六、本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32
第七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迁移子系统诊断(1) 136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演替 136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迁移新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40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迁移新特点 140
(二)人口流动带来的新问题 141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迁移的微观诊断 142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142
(二)不同迁移类型家庭特征分析 146
(三)农村家庭劳动力非农化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148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152
四、本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57
第八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子系统乡城迁移规律诊断(2) 160
一、宏观背景 160
二、微观研究框架 164
三、农户流动行为对农户收入影响估计 167
四、本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75
第九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子系统乡城迁移规律诊断(3) 179
一、主观生活质量研究的兴起与演进 179
(一)主观生活质量的早期研究 179
(二)主观生活质量研究的快速发展 180
(三)实证研究和理论完善阶段 181
二、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领域 181
三、主观生活满意度评价的特点 183
四、基于主观满意度视角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 183
(一)研究背景与假设 183
(二)模型设定与研究变量描述 185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对家庭收益的影响估计 189
五、本章研究结果与讨论 197
第十章 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系统过程中的政府疏导优化与实现 201
一、基于系统观的城市化内涵 201
二、农村人口生产子系统人口控制实现基础 204
(一)农村人口控制困难的可能原因 204
(二)政策优化目标:构建一种能够给农村居民带来养老安全保障的制度环境 204
(三)政策优化路径选择 205
三、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子系统农村人力城市资本化实现路径 207
(一)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系统转移路径不通畅的可能原因 207
(二)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子系统疏导目标:全面构建农村人力资源提升的支持环境 209
(三)政策优化路径选择 211
四、农村劳动力子系统剩余劳动力乡城疏导路径实现 213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永久性迁移不通畅的诊断结论及原因 213
(二)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疏导优化目标 214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迁移疏导路径选择 215
五、农村人力资源供受区域的科学发展 218
附录 222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