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转型发展的动力和关键 1
(一)转型发展要紧紧依靠深化改革 2
(二)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4
(三)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要以现代化为导向 7
(四)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
二、在深化改革中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11
(一)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 11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4
(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16
(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8
三、在深化改革中加快社会转型发展 22
(一)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化 22
(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26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31
第一章 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38
一、转型发展是变革时代的必然要求 38
(一)转型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势所趋 38
(二)转型发展:内生发展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41
(三)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必然要求 44
(四)转型发展: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 45
二、转型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实现形式 47
(一)转型发展的内涵 47
(二)转型发展本质是科学发展 49
三、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52
(一)转型发展的体制性约束 52
(二)转型发展的市场化约束 54
(三)转型发展的创新性约束 55
(四)转型发展的观念性约束 56
四、制度创新是坚持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57
第二章 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 61
一、发展视角下的经济转型与升级 61
(一)经济发展动力转型:需求结构的调整 61
(二)经济发展重心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 66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低碳经济的挑战 69
二、进步视角下的社会转型与变革 74
(一)收入分配机制变革:更加关注公平 74
(二)城乡二元结构变革:城乡一体化 77
(三)社会管理工作变革:社会管理创新 80
三、民生视角下的政府转型与创新 84
(一)发展导向转型:从GDP优先到民生优先 84
(二)政府职能转型:从管理为主到服务为主 87
第三章 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 90
一、单视角的转型发展理论 91
(一)三步走战略与中国转型发展的目标 91
(二)经济发展目标与经济体制转型 92
(三)经济体制转型的内容 93
(四)单视角转型发展应避免的理论误区 94
二、双视角转型发展理论 95
(一)两个根本性转变与双视角转型发展理论的形成 95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内容 97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 100
(四)双视角转型发展应避免的理论误区 105
三、双目标转型发展理论 106
(一)双目标转型发展理论的形成 106
(二)双目标转型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09
(三)双目标转型发展的路径 110
(四)双目标转型发展应避免的理论误区 114
第四章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116
一、内需与转型的关系 116
(一)内需的界定 116
(二)消费与转型发展 117
(三)投资与转型发展 118
二、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120
(一)转型发展中的内需:现状分析 120
(二)转型发展中的内需:国外挑战 123
(三)转型发展中的内需:国内困境 125
三、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 127
(一)投资抑制消费,需求扩张受阻 127
(二)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 129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启动困难 130
(四)社保制度不健全,居民收入预期下降 132
四、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133
(一)矫正需求结构 133
(二)拓宽农村消费市场 134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36
(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38
(五)挖掘内需增长热点 139
第五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41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含义与地位 141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外延及特征 141
(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任务 143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模式 145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 148
(一)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趋势 148
(二)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趋势 155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趋势 160
(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趋势 165
(五)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趋势 167
三、现代产业体系的保障措施 168
(一)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 168
(二)完善政策扶持 169
(三)强化自主创新 169
(四)保障要素投入 170
(五)改善现代产业组织结构 171
(六)培育市场需求 172
第六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74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4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74
(二)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177
二、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 179
(一)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 179
(二)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 180
三、我国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84
(一)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 185
(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缺失 186
(三)自主创新人才资源匮乏 188
(四)知识产权制度尚不完善 189
(五)创新政策支持有待突破 192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194
(一)推进核心技术创新 194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 196
(三)培育自主创新人才 197
(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203
(五)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207
第七章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211
一、民生问题的内涵及思想溯源 211
(一)我国传统民本思想 211
(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214
(三)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 216
(四)中共领导的民生思想 219
二、社会转型危机与民生问题凸显 221
(一)经济转型: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 222
(二)社会转型:从“臣民国家”到“公民社会” 223
(三)政府转型:从“管控政府”到“服务政府” 224
(四)政党转型: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225
三、当前我国民生问题困局及原因 226
(一)当前民生问题困局的表现 226
(二)当前民生问题困局的原因分析 230
四、我国民生问题的破题与解题 233
(一)正确认识民生问题 233
(二)当前民生问题的突破口选择 235
(三)改善民生的体制机制保障 237
第八章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241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 241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241
(二)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 241
(三)低碳经济的全球利益博弈 242
二、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43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 243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245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 247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247
(二)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249
(三)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257
(四)不断增加森林碳汇 259
(五)加强低碳制度建设 266
第九章 加快转变社会治理方式 271
一、加快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既重要又紧迫 272
(一)应对社会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272
(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274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275
二、加快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的主要动力 276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277
(二)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 278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治理机制 280
三、加快社会治理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281
(一)设立社会治理委员会 281
(二)推广和规范政府购买服务 282
(三)制定和完善社会治理政策法律 282
(四)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社会组织 283
(五)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283
四、加快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的重点和关键 284
(一)抓落实是转变社会治理方式的根本途径 284
(二)抓落实关键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执行力 287
(三)抓落实要找准切实有效的工作抓手 288
第十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292
一、深化体制改革对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293
(一)体制与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 293
(二)体制与转型发展的可持续性 294
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 296
(一)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 297
(二)社会改革机制不完善 299
(三)财税激励机制有偏差 300
(四)行政管理体制不到位 301
三、体制制约转型发展的渠道 303
(一)体制制约资源消耗方式 303
(二)体制制约自主创新能力 304
(三)体制制约社会发展方式 305
四、转型发展中推进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306
(一)经济体制层面的改革 307
(二)行政体制层面的改革 309
(三)社会体制层面的改革 313
(四)法制体制层面的改革 315
第十一章 加强党对发展转型的领导 318
一、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318
(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319
(二)党的领导是科学领导 321
(三)党的领导是民主领导 323
二、整合优化执政资源 324
(一)党的执政资源流失 325
(二)盘活执政的“存量资源” 327
(三)开发执政“增量资源” 330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331
(一)树立党建工作新观念 332
(二)探索干部管理新路径 333
(三)形成人才培育新机制 335
(四)构建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336
(五)建立民生导向的检验标准 337
第十二章 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 339
一、发达国家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 339
(一)美国典型城市转型案例 339
(二)韩国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的成功做法 341
(三)日本发展低碳环保产业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做法 345
(四)新加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成功做法 349
二、国内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353
(一)国内三大城市群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353
(二)国内有关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359
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