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从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篇 11
一、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13
西方先生经常欺负中国学生 14
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 17
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21
毛泽东思想的中国风格和气派 24
二、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 29
近代中国的亡国绝种之灾 30
反帝爱国唤起亿万民众 33
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7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0
三、与农民结成巩固的同盟 45
几千年来未解决的农民土地问题 46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49
打土豪分田地和减租减息 52
革命军队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 57
四、团结争取民族资产阶级 61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 62
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64
给同盟者利益和又团结又斗争 67
最大限度孤立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70
五、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 75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76
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 79
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 83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86
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91
不成功的城市中心论 9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9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9
从农村走向城市 103
七、实行真正的人民民主 107
孙中山精神的真正继承者 108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投豆”选举 112
官兵平等和官民平等 115
知识分子的人心所向 118
八、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 123
前所未有的党建难题 124
不问家庭出身只看现实表现 127
重视从思想上建党 131
严格的民主集中制 13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篇 141
九、建立单一制多民族国家 143
大一统的中华传统 144
民族自决和联邦制的探索 147
单一制国家体制的确定 15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56
十、以崭新姿态登上国际舞台 163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64
一边倒与中苏结盟 168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74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181
十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189
国民党留下的乱摊子 190
通货膨胀顽疾的消除 193
边打、边稳、边建 202
恢复和发展的奇迹 206
十二、人民群众的翻身解放 211
惠及三亿农民的土地改革 212
工人阶级成为国家主人 217
《婚姻法》解放广大妇女 222
黄、赌、毒一扫而光 226
十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31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及改变 232
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 237
对民族工商业者的和平赎买 242
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制度基础 247
十四、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253
几代人的工业化梦想 254
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59
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 265
工业化基础的建立 271
十五、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275
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 276
初步探索的良好开端 281
失误、曲折及其缘由 285
成就、经验及其影响 291
十六、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 297
中苏从结盟到对抗 298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 303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308
与西方大国关系的正常化 31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篇 321
十七、从历史阴霾中走出 323
结束“文化大革命” 324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329
平反冤假错案与调整社会关系 334
既纠正毛泽东的错误又维护其历史地位 342
十八、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347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34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阐释 351
敢闯敢试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355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中国化还要时代化、大众化 358
十九、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36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62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367
非均衡发展和科教兴国 370
提出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376
二十、以改革作为发展动力 379
经济改革入手 380
中国改革渐进中有激进 384
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385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390
二十一、在对外开放中发展自己 395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396
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 399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03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407
二十二、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411
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12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20
推进基层民主制度 42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28
二十三、实现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435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436
促进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 439
发展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关系 443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451
二十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459
创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460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463
建设强大的国防 466
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470
二十五、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477
治党务必从严 478
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8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88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93
结束语: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497
后记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