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议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1
第一节 会议的定义 3
1.1 会议的四大要素 3
1.2 会议的主要目的 4
1.3 会议的复合功能特征 8
延伸阅读 2014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12
1.4 哪些活动不属于会议? 14
1.5 会议的形式和程序 18
1.6 会议的地点 18
1.7 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对会议的定义 20
第二节 会议的范畴和分类 22
2.1 MICE 22
2.2 会议的分类 24
延伸阅读 中国财政部对国际会议规模的认定 29
2.3 中国财政部等部委对会议的分类 34
第三节 早期的会议 35
3.1 会议业的起源 35
3.2 原始社会部落联盟会议 36
3.3 有事奏事无事退朝 37
3.4 文人雅集 38
3.5 盐铁会议和白虎观会议 39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的“会议餐” 40
3.6 子产不毁乡校 40
3.7 英国的早期议会 41
3.8 美国的结社 41
3.9 梧桐树协议 42
第四节 会议的作用 42
4.1 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 42
4.2 影响政治、经济与社会 45
4.3 促进和平繁荣与贸易发展 47
延伸阅读 “汪辜会谈” 49
4.4 促进科技、文化与思想的传播 49
延伸阅读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把冥王星“踢出”太阳系 50
4.5 促进对外开放 51
延伸阅读 1999上海“财富”全球论坛 51
4.6 对经济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 52
典型案例 一个国际会议带动一个产业 53
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 54
4.7 促进社团与企业的发展 54
延伸阅读 中国的科技社团 55
2014年企业年会的两重天 56
4.8 成为话语权与利益之争的平台 57
4.9 是服务外交的最佳场合 59
4.10 促进个人发展与价值的提升 60
第二章 会议业的特点 63
第一节 会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63
第二节 没有商品属性的会议和有商品属性的会议 64
2.1 会议的消费者 65
2.2 会议消费者的隐性特点 66
延伸阅读 39%的中国医生表示接受过医药公司的会议资助 68
英国医药公司2012年付给医生4000万英镑会议费用 68
2.3 会议生产者和会议消费者的关系 69
第三节 会议的产品特性 70
3.1 会议作为一个产品有其鲜明的特性 70
3.2 会议的替代品和互补品 73
第三章 会议和旅游、展览的关系 74
第一节 会议和旅游、展览“唇齿相依” 74
1.1 会议和旅游同属于好客业 74
1.2 旅游业是会议业最为重要的基础 75
1.3 旅游业同样是展览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少数情况下不是展览业的必要条件 76
1.4 会议业严重依赖旅游业,但旅游业的发达并不等同于会议业的发达 76
1.5 会议、旅游和展览都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77
延伸阅读 泰国政局不稳导致东亚峰会取消 78
飓风“桑迪”令美国东部会展业暂时“休假” 79
国务院的两个文件 83
美国国际集团铺张浪费迫使医药会议自律 87
美国一个政府会议引起的“地震” 89
1.6 “喜新厌旧”和“从一而终” 92
第二节 会议业和展览业的共性和差异性 92
2.1 会议业和展览业的共性 92
2.2 会议业和展览业的差异性 93
2.3 旅游业“偷走了”会议和展览创造的部分经济贡献 94
第三节 旅游业的丑闻直接影响到会议展览业 95
延伸阅读 三亚旅游“宰客门”事件 95
第四章 会议的统计 98
第一节 会展业1:9的“来历” 98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的分类 99
2.1 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分 100
2.2 按调查的范围分 100
2.3 按调查时间的连续性分 100
第三节 会议统计之难 100
3.1 会议举办地 101
3.2 谁在统计会议 102
第四节 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 103
4.1 ICCA对国际协会会议的认定 103
4.2 ICCA年度统计报告包含的内容 104
4.3 ICCA的会议统计 105
第五节 国际协会联盟(UIA)的统计 115
5.1 国际协会联盟的历史 115
5.2 国际协会联盟年度统计报告包含的内容 116
5.3 国际协会联盟年度统计报告对国际会议的要求 118
5.4 国际协会联盟的年度统计报告 119
5.5 ICCA与UIA统计国际会议的主要区别 125
5.6 如何看待ICCA和UIA的国际会议统计 126
第六节 北京的会议统计 127
6.1 北京会展业的统计数据 127
6.2 北京市统计局对会展业统计的创新 131
第七节 上海的会议统计 133
第八节 中国会议统计分析报告 134
第九节 对会议统计的一些思考 137
第五章 国外对会议的经济贡献的测算 141
第一节 对经济的影响vs对经济的贡献 141
第二节 测算采用的标准 144
第三节 应测算的数据 146
3.1 谁在会议举办地花钱 147
3.2 会议花费的构成 148
3.3 一些重要但跟经济贡献没有直接关系的数据 151
3.4 参会者的地域分布和不同地域的参会者对经济的贡献 152
第四节 测算会议经济贡献的重要指标 153
4.1 直接花费、间接花费和派生花费 153
4.2 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 155
4.3 对就业的贡献 156
4.4 劳务收入 156
4.5 对税收的贡献 156
第五节 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对会议消费的测算 156
第六节 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对中国商务旅行花费的估算 157
第七节 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BTA)测算的全球商务旅行花费 158
第八节 美国会议业对经济贡献的测算 160
8.1 会议产业理事会(CIC)的测算 160
8.2 美国旅行协会的估算 165
延伸阅读 拉斯维加斯2013年会展业业绩 167
第九节 加拿大会议业对经济贡献的测算 167
第十节 墨西哥会议业对经济贡献的测算 170
第十一节 英国会议业对经济贡献的测算 172
第十二节 澳大利亚会议业对经济贡献的测算 174
典型案例 安利奖励旅游团在墨尔本和维多利亚州的花费 176
第六章 会议产业链 177
第一节 主办机构 180
1.1 自然人(公民)和法人 181
1.2 我国法人的分类 182
延伸阅读 哪些机构举办的会议是政府会议? 184
我国事业单位数量 185
中国的社会组织 186
1.3 业务主管单位 187
延伸阅读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联) 189
1.4 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 189
1.5 独立会议组织者 193
1.6 媒体——特殊的会议主办机构 195
第二节 承办机构 196
2.1 八类承办机构 197
2.2 协会管理公司(AMC) 198
典型案例 SmithBucklin公司 202
2.3 专业会议组织者(PCO)和目的地管理公司(DMC) 202
典型案例 Maritz Travel和George P.Johnson公司 207
第三节 场地选择公司 208
独家专访 HelmsBriscoe(汇伯)全球CEO兼创始人Roger Helms 209
第四节 会议举办地 210
4.1 会议举办地的分类 211
4.2 酒店是最为常用的会议举办地 211
4.3 大型娱乐度假酒店 213
典型案例 万达的拉斯维加斯情结 217
第五节 大学 218
延伸阅读 剑桥大学里的会议生意 221
第六节 航空公司 221
第七节 技术服务公司 224
延伸阅读 人类已进入“手机化”时代 225
战略会议管理 228
第八节 演讲人服务公司 229
8.1 为什么需要专业演讲人 230
8.2 为何需要演讲人服务公司 231
8.3 专业演讲人的类型 231
8.4 国际演讲人服务公司协会 233
8.5 演讲人服务公司的收费和工作流程 235
8.6 演讲人服务公司如何网罗演讲人 237
8.7 中国的缺憾 238
延伸阅读 北美崔哥的故事 240
第七章 会议目的地 242
第一节 什么是会议目的地 242
1.1 什么是会议目的地 242
1.2 成功的会议目的地包含的要素 243
第二节 会议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46
2.1 社会经济条件 247
2.2 地理及资源条件 250
2.3 基础设施及可进入性 250
2.4 政府 252
2.5 会议服务商及人力资源 253
2.6 价格水平(成本) 253
第八章 会议促进局(CVB) 255
第一节 谁来负责会议目的地的推广和营销 255
1.1 政府的责任 255
1.2 旅游局和会议局会议促进局 258
延伸阅读 不只是上海才有“三剑客” 260
第二节 会议促进局的历史 262
第三节 会议促进局都做哪些事情 263
3.1 会议促进局的特殊地位 264
3.2 会议促进局的“一站式服务” 265
3.3 消除不对称信息从而实现交易 266
第四节 会议促进局的主要职责 267
4.1 精准定位和建立品牌 267
4.2 信息服务 268
4.3 销售工具 268
问题讨论 千里送鹅毛 268
4.4 市场推广 269
问题讨论 为什么会议目的地需要做高质量的广告? 270
4.5 公共关系 272
4.6 竞标并锁定会议项目 272
4.7 制定并实施补贴、奖励等支持政策 274
延伸阅读 “华裔”开宝马领救济食品 275
4.8 让会议成功 277
4.9 培训教育,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279
4.10 会议大使 280
典型案例 上海的会议大使计划 282
第五节 会议促进局的机构性质和经费 284
5.1 为何企业愿意联合起来组成会议促进局? 285
5.2 四种会议促进局 286
延伸阅读 加拿大的国有企业 287
5.3 会议促进局的经费来源 291
延伸阅读 床位税去了哪里? 292
更为“激进”的伦敦 294
第六节 会议促进局的面孔 295
6.1 旅游局旅游委员会 295
6.2 CVB(Convention&Visitors Bureau) 295
6.3 会议局(Convention Bureau) 296
6.4 商会(chamber of commerce) 296
6.5 使用“Business Events+城市名” 296
6.6 会议展览局(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Bureau,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Bureau) 296
6.7 使用”Meet in+地方名” 297
6.8 纽约和伦敦的特殊用法 297
6.9 洛杉矶的特殊用法 297
6.10 旧金山的特殊用法 297
延伸阅读 一股小小的CVB换名热潮 297
第七节 会议中心该出手时就出手 299
7.1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299
7.2 香港会展中心的故事 299
第八节 会议局和会议中心的关系 301
8.1 对会议中心和会议促进局的过高期望值 301
8.2 会议中心和会议促进局应为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302
8.3 会议促进局和会议中心的冲突 302
8.4 会议促进局的无偏见原则VS会议中心的“私心” 303
典型案例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新加坡展览及会议署 303
第九节 服务于会议促进局的机构 306
9.1 目的地推广代理公司 307
9.2 最佳城市联盟 309
9.3 未来会议城市联盟 310
第九章 中国会议业 311
第一节 中国会议业的发展历程 311
1.1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际会议 312
1.2 第一阶段:1949—1989年,起步阶段 312
1.3 第二阶段:1990—2007年,稳定发展 312
1.4 第三阶段:2008年至现在,快速发展 312
第二节 中国会议业的重塑 314
2.1 中国政府对会议的管理 314
2.2 中国会议业的重塑 316
延伸阅读 广东加强全省性会议的审批和管理 320
财政部等三部门和北京市对会议费的管理规定 320
2.3 营改增对会议展览业的影响 322
第三节 中国会议业的成就 323
3.1 会议和展览齐头并进 323
3.2 中国会议业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324
问题讨论 不以GDP论英雄,会伤及会议业吗? 325
延伸阅读 中国公关公司 329
问题讨论 谁可能是将来的中国会议第三极? 332
第十章 中国的政府会议及事业单位会议 337
第一节 会议费 338
第二节 政府采购 338
延伸阅读 政府会议的重要性 341
第三节 政府会议的比例 342
第十一章 中国的企业会议 345
第一节 市场主体 345
第二节 中国的企业数量 347
第三节 北京的企业数量和TMT会议 349
第四节 上海的企业数量和外资企业会议 351
第五节 医药企业会议 354
5.1 医药会议数量庞大的原因 354
5.2 在华的跨国医药企业 358
5.3 医药会议的前景 360
延伸阅读 葛兰素史克事件 361
第十二章 中国的社团会议 365
第一节 22个特殊的社会团体 365
第二节 社团的发展机遇 367
2.1 登记注册的放开 367
2.2 社团数量 367
延伸阅读 对行业协会的诟病从未停止过 369
第三节 社团所在的行业和学科分类 371
3.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71
3.2 科技统计对学科门类的分类 372
3.3 《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对学科的分类 372
第四节 继续医学教育与医学会议 373
4.1 继续医学教育的强制性 373
4.2 学分 374
问题讨论 社团、社团会议与企业家精神 376
第十三章 来华国际会议和中国会议走出去 383
第一节 中国的国际会议 383
1.1 世界哲学大会的故事 383
延伸阅读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 384
第44届国际养蜂大会暨博览会 385
1.2 中国国际会议的进程 386
1.3 中国国际协会会议的地位和学科分类 388
第二节 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 390
2.1 总部在中国的国际组织 390
2.2 境外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391
第三节 国际组织中的中国力量 392
第四节 汇率 394
4.1 2003—2013年人民币汇率升值 394
4.2 国际会议组织者钟情于确定性 395
第五节 理性看待中国国际会议 396
5.1 来华国际会议所面临的障碍 396
5.2 中国会议的内生性 398
第六节 中国会议走出国门 399
6.1 中国出境奖励旅游 400
6.2 中国企业在境外举办会议 401
6.3 总部在中国的国际组织在海外举办会议 403
缩略语表 405
参考文献 406
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