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1.2.1 产业集群研究 3
1.2.2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11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
1.3.1 研究内容 17
1.3.2 本书的技术路线图 19
1.3.3 研究方法 20
第2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基本理论 21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 21
2.1.1 价值链 21
2.1.2 全球价值链 22
2.1.3 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GPN) 24
2.1.4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产业集群升级 25
2.2 外包及代工理论 27
2.2.1 外包理论相关概念与产业升级 27
2.2.2 代工理论 31
2.2.3 外包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关系 33
2.3 产业集群品牌理论 34
2.3.1 产业集群品牌概述 34
2.3.2 产业集群品牌动力要素分析 36
2.3.3 产业集群品牌的作用 38
2.4 产业集群及其协同理论 42
2.4.1 协同的内涵 42
2.4.2 产业集群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42
本章小结 43
第3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及其升级压力 44
3.1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的类型与特征 44
3.1.1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类型 44
3.1.2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特征 47
3.2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发展演变 50
3.2.1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变 50
3.2.2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效应 52
3.3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面临的升级压力 53
3.3.1 集群外部的压力 53
3.3.2 集群自身的压力 54
3.4 制约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 56
本章小结 59
第4章 基于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的本土企业升级机理 60
4.1 外包与集群本土企业代工模式的形成 60
4.1.1 参数设定 60
4.1.2 外包活动发生的条件 61
4.1.3 跨国公司与代工企业的利润博弈 62
4.2 集群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64
4.2.1 基于价格的企业竞争优势博弈分析 64
4.2.2 基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6
4.3 集群本土企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及相关因子分析 69
4.3.1 集群本土企业升级机理模型 69
4.3.2 国家价值链与本土企业升级 72
4.3.3 组织学习与本土企业升级 76
4.3.4 自主品牌与本土企业升级 79
本章小结 84
第5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集群整体升级机理 85
5.1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模型 85
5.2 产业集群升级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87
5.2.1 产业集群升级的要素构成 87
5.2.2 产业集群升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92
5.3 产业集群升级的运行机制 93
5.3.1 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机制 93
5.3.2 集群知识创新运行机制 101
5.3.3 集群品牌运行机制 108
本章小结 110
第6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实现方式 111
6.1 产业集群升级的实现方式 111
6.2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升级及其作用机制 112
6.2.1 创新网络升级 112
6.2.2 创新网络升级的作用机制 112
6.3 集群知识创新能力升级及其评价机制 120
6.3.1 集群知识创新能力升级 120
6.3.2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20
6.3.3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126
6.3.4 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131
6.4 产业集群品牌升级及其成长模式 137
6.4.1 集群品牌升级 137
6.4.2 产业集群品牌成长模式 138
6.4.3 产业集群品牌成长模式案例研究 153
本章小结 164
第7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模式及其选择 165
7.1 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模式 165
7.1.1 市场自发型培育模式 165
7.1.2 政府引导型培育模式 166
7.1.3 政府—市场整合型培育模式 167
7.1.4 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模式的比较 169
7.2 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模式的选择 170
7.2.1 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模式的博弈分析 170
7.2.2 最优产业集群品牌培育主体的构建 179
7.2.3 基于最优培育主体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流程 181
7.3 基于最优培育模式的产业集群品牌培育策略 183
7.3.1 政产学研合作策略 183
7.3.2 产品品质控制策略 186
7.3.3 品牌风险应对策略 187
7.3.4 多途径传播策略 189
本章小结 193
第8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机理 194
8.1 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协同升级的困境 194
8.2 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模型 195
8.3 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方式 198
8.3.1 路径协同 198
8.3.2 要素协同 203
8.3.3 策略协同 214
本章小结 221
第9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案例研究 222
9.1 浙江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升级 222
9.1.1 浙江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现状 222
9.1.2 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在全球外包产业链中的位置 223
9.1.3 浙江乐清低压电器集群升级的制约因素 225
9.1.4 浙江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践 226
9.2 广东东莞IT产业集群升级 231
9.2.1 东莞IT产业集群的现状 231
9.2.2 东莞IT产业集群在全球外包产业链中的地位 232
9.2.3 东莞IT产业集群升级的制约因素 236
9.2.4 东莞IT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践 237
9.3 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 242
9.3.1 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现状 242
9.3.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在全球外包产业链中的地位 243
9.3.3 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45
9.3.4 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践 246
9.4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比较与启示 251
9.4.1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比较 251
9.4.2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启示 252
本章小结 253
第10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策略 254
10.1 充分挖掘多方技术创新源头 254
10.1.1 紧紧抓住承接跨国外包的机遇 254
10.1.2 提高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 255
10.1.3 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人才结构 255
10.1.4 合作建立战略意义上的技术研发中心 256
10.2 提高核心网络的创新升级能力 257
10.2.1 建立产业升级的层次化战略发展意识 257
10.2.2 积极争取产品的各类国际认证 258
10.2.3 逐步增加合作的技术溢出 258
10.2.4 发挥协作创新的网络辐射效应 259
10.3 发挥政府发展战略的保障作用 260
10.3.1 制定以特色专长为重点的集群发展规划 260
10.3.2 营造良好的外包基地宏观环境 261
10.3.3 加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要素联结 262
10.3.4 协助处理产业集群的国际关系 263
10.4 完善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263
10.4.1 建立原生企业主导的行业协会 263
10.4.2 拓展各类中介机构的功能 264
10.4.3 加大金融体系的服务力度 265
10.4.4 营造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265
本章小结 266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267
11.1 结论 267
11.2 主要创新点 269
11.3 展望 270
参考文献 271
附录 东莞IT集群及本土企业调查问卷 289
后记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