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技学术话语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兰凤,钟家宝,仲跻红,李霞,丁建著
  • 出 版 社: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811308815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作为英语变体的一种,科学话语是学术新手进入学术圈、被同行认同的桥梁,但同时也是瓶颈。本书在综合考察国内外学者对科学话语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科学话语中突显的语言、思维、文化、社会现象展开细致而详实的论述,为对科学话语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为学术英语教学提供具体的教学内容,为研究新手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英文科技学术话语研究概述 1

1.2.1 关于科技英语的研究 2

1.2.2 关于科技英语教学的研究 4

1.3 本书的研究范围 5

1.4 本书的写作宗旨及特点 6

1.5 本书的潜在读者 7

第2章 科学、技术与文化 8

2.1 引言 8

2.2 科学概念的梳理 8

2.2.1 科学的定义 8

2.2.1.1 传统型 9

2.2.1.2 非传统型 10

2.2.1.3 综合型 11

2.2.1.4 叙述表达型 12

2.2.2 科学与科技 14

2.2.2.1 对技术概念的界定 14

2.2.2.2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5

2.2.2.3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19

2.3 何谓文化 22

2.3.1 文化定义的多样性 22

2.3.2 文化定义的梳理 24

2.3.3 国内学术界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27

2.3.4 文化定义多样性归因 28

2.3.4.1 文化界定标准难以统一 29

2.3.4.2 文化交流造成的文化边界移动 29

2.3.4.3 文化主体个性化及认识上的局限 30

2.3.4.4 时空转换和地域差别对文化含义的影响 30

2.3.5 文化的基本特征 31

2.4 科学与文化 34

2.4.1 科学与文化的分立关系 34

2.4.2 科学与文化分立的解决形式 34

2.4.2.1 科技或文化的任何一方能够克服另一方,从而占据主要地位 35

2.4.2.2 科学与文化在严重对抗过程中“同归于尽” 36

2.4.2.3 科技与文化在互动中“并行而立” 36

2.4.2.4 科技与文化在互动中达到完全“融合” 36

2.4.3 科学与文化的联系 37

2.4.3.1 科学与文化之“汇合” 38

2.4.3.2 文化对科学的影响 39

2.4.3.3 科学对文化的影响 41

2.5 话语霸权与文化 43

2.6 科学话语对文化的霸权 46

2.7 文化对科学话语的霸权 49

2.7.1 经济文化对科学话语的操控 49

2.7.2 宗教文化对科学话语的操控 53

2.7.3 性别文化对科学话语的操控 58

2.7.3.1 父权制文化中的权威男性话语 58

2.7.3.2 男性话语霸权对科技领域女性人才发展的抑制 61

2.7.3.3 帮助女性走进科学领域的主流 63

2.8 本章小结 66

第3章 科学研究论文的语类结构 68

3.1 引言 68

3.2 语类研究的历史演变与趋势 68

3.3 语类和语类结构潜势 72

3.3.1 语类的定义 72

3.3.2 语类的特点及语类结构潜势 77

3.3.3 Swales的语类结构分析方法 79

3.4 语类理论在学术话语中的应用研究 82

3.5 科学研究论文各组成部分的语类结构 89

3.5.1 摘要部分语类结构 89

3.5.2 引言部分语类结构 92

3.5.3 材料与方法部分语类结构 97

3.5.4 结果部分语类结构 101

3.5.5 讨论部分语类结构 106

3.6 本章小结 111

第4章 科学观点的协商与建构 117

4.1 引言 117

4.2 情态研究概述 117

4.2.1 情态类型 118

4.2.2 情态取向 119

4.2.3 情态量值 120

4.3 科学语篇中的情态资源 121

4.3.1 词汇资源 122

4.3.2 小句资源 126

4.4 评价性语言研究概述 127

4.4.1 评价的概念 128

4.4.2 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 128

4.4.2.1 态度 128

4.4.2.2 介入 131

4.4.2.3 级差 133

4.4.3 Hunston的评价研究 133

4.4.3.1 状态 134

4.4.3.2 价值 136

4.4.3.3 关联 137

4.5 科学话语中的评价资源 138

4.5.1 词汇层面的评价资源 138

4.5.1.1 态度 138

4.5.1.2 介入 141

4.5.1.3 级差 143

4.5.2 语篇层面的评价资源 144

4.5.2.1 状态 144

4.5.2.2 价值 147

4.5.2.3 关联 148

4.6 本章小结 150

第5章 科学概念的表达——隐喻 152

5.1 引言 152

5.2 隐喻的概念 153

5.2.1 传统修辞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153

5.2.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153

5.2.3 科学话语的隐喻本质 155

5.3 隐喻的识别 156

5.3.1 形式识别法 156

5.3.2 逻辑语义识别法 159

5.3.3 参照识别法 160

5.3.4 多维度识别法 162

5.4 隐喻在科学话语中的功能 165

5.4.1 隐喻的概念功能 166

5.4.2 隐喻的人际功能 168

5.4.3 隐喻的篇章功能 170

5.5 隐喻与语境重构 171

5.5.1 隐喻的“簇”性特征 172

5.5.2 语境重构的意义 173

5.6 本章小结 175

第6章 科学语法——语法隐喻 176

6.1 引言 176

6.2 语法隐喻的概念 176

6.3 语法隐喻的分类 179

6.4 科学话语中的语法隐喻的功能 183

6.4.1 概念功能 184

6.4.2 人际功能 187

6.4.2.1 隐藏主观判断,增强断言的客观性 187

6.4.2.2 扮演不同的言语角色,吸引读者参与对话,增加礼貌性 188

6.4.3 语篇功能 190

6.5 科学话语中的语法隐喻的形式分类 193

6.5.1 名词化隐喻 193

6.5.2 动词化隐喻 195

6.5.3 形容词化隐喻 198

6.6 科学话语中的语法隐喻研究的教育意义 203

6.7 本章小结 205

第7章 引用与转述 209

7.1 引言 209

7.2 引用研究概览 209

7.3 引用的基本格式 211

7.4 引用的内容 214

7.5 引用的功能 216

7.6 引用中的转述动词 225

7.7 引用中的时态 233

7.8 本章小结 235

第8章 科学修辞 238

8.1 引言 238

8.2 修辞的兴起和发展 239

8.2.1 修辞思想渊源 240

8.2.2 当代修辞学的发展 243

8.2.3 科学修辞的兴起 245

8.2.3.1 科学修辞产生的必然性 246

8.2.3.2 科学语言的修辞特征 248

8.3 科学语篇修辞 249

8.3.1 科学语篇的修辞功能 250

8.3.2 科学语篇的修辞层次 256

8.3.3 科学语篇的修辞结构 259

8.4 科学语篇修辞的微观分析 260

8.4.1 科学语篇词语的选择 261

8.4.1.1 名词化特征 261

8.4.1.2 术语视界 264

8.4.1.3 缩略词 267

8.4.2 句式的安排 268

8.4.2.1 被动句的使用 268

8.4.2.2 长句的使用 269

8.4.3 篇章结构 271

8.4.3.1 衔接手段的使用 271

8.4.3.2 篇章组织结构 279

8.4.4 辞格的使用 282

8.5 本章小结 284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