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基础医学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勤,万文成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6048721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五大部分内容,重点突出西医学基础知识,着力讲述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力求各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内容先进性的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内容少而精,概念准确清楚,语言简练易懂,符合教学需要,同时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本书适用于医药院校本科非医学专业、高职成教医学专业、药学专业学生使用。

第一编 人体解剖学 3

绪论 3

一、人体解剖学定义 3

二、人体器官组成及系统划分 3

三、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3

第一章 运动系统 5

第一节 骨学 5

一、总论 5

二、各论 7

第二节 骨连结 11

一、总论 11

二、各论 12

第三节 肌 15

一、总论 15

二、各论 17

第二章 消化系统 21

第一节 消化管 22

一、口腔 22

二、咽 24

三、食管 24

四、胃 25

五、小肠 26

六、大肠 26

第二节 消化腺 27

一、肝 27

二、胰 29

第三节 腹膜 29

一、腹膜的配布 29

二、腹膜的功能 29

第三章 呼吸系统 30

第一节 肺外呼吸道 30

一、鼻 30

二、咽 31

三、喉 31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 33

第二节 肺 33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33

二、肺的分叶 34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34

一、胸膜 34

二、纵隔 34

第四章 泌尿系统 35

第一节 肾 35

一、肾的位置 35

二、肾的形态 35

三、肾的内部结构 35

第二节 泌尿道 36

一、输尿管 36

二、膀胱 36

三、尿道 37

第五章 生殖系统 38

第一节 概述 38

一、生殖系统的组成 38

二、生殖系统的功能 38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 39

一、男性内生殖器 39

二、男性外生殖器 40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41

一、女性内生殖器 41

二、女性外生殖器 42

第六章 循环系统 43

第一节 概述 43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43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43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 43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 44

一、心 44

二、动脉 46

三、静脉 50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54

第一节 概述 54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54

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54

第二节 内分泌器官 54

一、甲状腺 54

二、甲状旁腺 55

三、肾上腺 55

四、垂体 55

第八章 感觉器 56

第一节 概述 56

一、感觉器的组成 56

二、感觉器的功能 56

第二节 视器 56

一、眼球 56

二、眼副器 58

第三节 前庭蜗器 59

一、外耳 59

二、中耳 59

三、内耳 60

第九章 神经系统 62

第一节 概述 62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62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62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62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63

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63

一、脊髓 63

二、脊神经 65

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67

一、脑 67

二、脑神经 71

第四节 传导路 74

一、感觉传导路 74

二、运动传导路 74

第五节 自主神经系统 75

一、内脏运动神经 75

二、内脏感觉神经 76

第二编 组织学 79

绪论 79

第一章 基本组织 80

第一节 上皮组织 80

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及分类 80

二、被覆上皮 80

三、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82

四、腺上皮和腺 83

第二节 结缔组织 83

一、结缔组织的一般结构特征及分类 83

二、固有结缔组织 83

第三节 血液 87

一、红细胞 87

二、白细胞 87

三、血小板 88

第四节 肌组织 89

一、骨骼肌 89

二、心肌 90

三、平滑肌 90

第五节 神经组织 90

一、神经元 90

二、突触 91

三、神经纤维 91

四、神经 92

五、神经末梢 92

第二章 组织学各论 94

第一节 循环系统 94

一、心脏 94

二、动脉 94

三、毛细血管 95

四、静脉 96

第二节 呼吸系统 96

一、气管与主支气管 96

二、肺 96

第三节 消化系统 99

一、消化管 99

二、消化腺 101

第四节 泌尿系统 103

一、肾单位 103

二、集合小管 105

三、球旁复合体 105

第三编 人体生理学 109

绪论 109

一、生理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 109

二、稳态 109

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10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11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与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111

一、细胞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11

二、物质的跨膜转运 112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14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14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14

三、组织细胞的兴奋和兴奋性 116

第二章 血液生理 118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118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118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119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119

一、红细胞 120

二、白细胞 121

三、血小板 123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123

一、血管的收缩 123

二、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124

三、血液凝固 124

四、纤维蛋白溶解 126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126

一、血型 126

二、红细胞血型 126

三、输血 127

第三章 心血管生理 128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28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29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30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131

一、自动节律性 131

二、兴奋性 132

三、传导性 134

四、收缩性 134

第三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134

一、心率与心动周期 134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机制 135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36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37

五、心音 138

第四节 血管生理 139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 139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139

三、动脉血压 140

四、微循环 142

五、组织液 143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43

一、神经调节 144

二、体液调节 147

三、心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147

第四章 呼吸系统生理 148

第一节 肺通气 148

一、肺通气的原理 148

二、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150

第二节 呼吸气体交换 152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52

二、肺换气 153

三、组织换气 153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54

一、O2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154

二、O2的运输 154

三、CO2的运输 155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56

一、节律性呼吸运动的起源 156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57

第五章 消化系统生理 160

第一节 概述 160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60

二、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161

三、胃肠激素 161

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 162

一、唾液的分泌 162

二、咀嚼 162

三、吞咽 162

第三节 胃内消化 162

一、胃液的分泌 162

二、胃的运动 165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166

一、胰液的分泌 166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167

三、小肠液的分泌 168

四、小肠的运动 168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169

一、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169

二、大肠的运动 169

第六节 吸收 170

一、吸收过程概述 170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170

第六章 泌尿系统生理 172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的调节 172

一、肾的功能解剖 172

二、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172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73

一、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174

二、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174

三、有效滤过压 174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75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175

一、近端小管中的物质转运 176

二、髓襻中的物质转运 178

三、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 178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179

一、肾内自身调节 179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80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生理 182

第一节 概述 182

一、激素的分类 182

二、激素作用的特征 182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183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184

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185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186

三、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的调节 186

四、腺垂体激素 186

五、神经垂体激素 187

第三节 甲状腺 187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187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88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189

第四节 肾上腺 190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190

二、肾上腺髓质的内分泌 192

第五节 胰岛 192

第八章 神经系统生理 194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 194

一、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194

二、神经纤维的分类 194

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95

四、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195

五、神经胶质细胞 195

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 196

一、化学性突触传递 196

二、缝隙连接 197

三、神经递质 197

四、受体 199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200

一、反射中枢 200

二、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00

三、兴奋传递的特征 200

四、中枢抑制 201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202

一、感觉传导通路 202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203

三、痛觉 204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205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05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208

三、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09

四、小脑的功能 209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10

第六节 自主神经系统 210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 210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210

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对整体功能调节的意义 211

四、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211

第四编 病理学 215

绪论 215

一、病理学的概念 215

二、病理学的基本内容 215

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215

四、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15

第一章 疾病概论 217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217

一、健康 217

二、疾病 217

第二节 病因学 218

一、病因 218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219

第三节 发病学 219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220

一、康复 220

二、死亡 220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221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221

一、萎缩 221

二、肥大 222

三、增生 222

四、化生 222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223

一、损伤原因 223

二、形态学变化 223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226

一、再生 226

二、肉芽组织 227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29

第一节 局部充血 229

一、动脉性充血 229

二、静脉性充血 230

第二节 出血 231

一、出血的类型及原因 231

二、病理变化 232

三、后果 232

第三节 血栓形成 233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233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其形态 235

三、血栓的结局 236

四、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 236

第四节 栓塞 237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237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237

第五节 梗死 239

一、梗死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239

二、梗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239

三、梗死的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241

第四章 炎症 242

第一节 概述 242

一、炎症的概念 242

二、炎症的原因 242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242

一、变质 243

二、渗出 243

三、增生 248

第三节 炎症的类型 249

一、变质性炎 249

二、渗出性炎 249

三、增生性炎 251

第四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结局 252

一、炎症的临床表现 252

二、炎症的经过 253

三、炎症的结局 253

第五章 肿瘤 255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255

第二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255

一、肿瘤的命名 255

二、肿瘤的分类 256

第三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256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 256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257

三、肿瘤的异型性 257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59

一、肿瘤的生长 259

二、肿瘤的扩散 260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61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61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261

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262

第七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263

一、癌前病变 263

二、非典型增生 263

三、原位癌 263

第六章 水肿 264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264

二、机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265

第七章 发热 267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267

一、发热激活物 267

二、内生性致热原 268

三、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 268

第二节 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271

第八章 休克 272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272

一、休克的病因 272

二、休克的分类 273

第二节 休克分期与发病机制 273

一、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早期,代偿期) 273

二、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期,可逆性失代偿期) 275

三、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不可逆期) 276

第三节 休克时细胞代谢变化和结构损害 277

一、细胞代谢改变 277

二、细胞结构损害 278

第九章 肝性脑病 279

第一节 肝性脑病的病因和分类 279

一、肝性脑病的病因 279

二、肝性脑病的分类和分期 279

第二节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279

一、氨中毒学说 280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281

三、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281

四、γ-氨基丁酸(GABA)学说 282

第三节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282

第十章 心力衰竭 283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因、诱因与分类 283

一、心力衰竭的基本原因 283

二、心力衰竭的诱因 283

三、心力衰竭的分类 284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284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285

二、心室舒张功能减弱 286

三、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287

第三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 287

一、心脏代偿反应 287

二、心外代偿反应 288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288

一、低排出量综合征 289

二、静脉淤血综合征 289

第五编 医学微生物学 293

第一章 细菌 293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93

二、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94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 298

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298

五、细菌的感染 299

第二章 病毒 302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302

二、病毒感染 305

三、抗病毒免疫 306

参考文献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