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1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 3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常用术语 6
第二章 工程分析 9
第一节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9
第二节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22
第三节 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29
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6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36
第二节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0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0
第四节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8
第五节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40
第六节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148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83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要求 183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185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 187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9
第一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189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模式说明 198
第三节 报告书对附图、附表、附件的要求 200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案例分析 201
第六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2
第一节 地表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212
第二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216
第三节 河流水质模型的应用 231
第七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 239
第一节 地下水的运动 239
第二节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与转化 241
第三节 地下水污染途径 244
第四节 污水入渗量计算 246
第五节 地下水影响半径计算 247
第六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250
第七节 地下水环境保护 270
第八章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72
第一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72
第二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基础 272
第三节 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274
第四节 其他衰减的计算方法 279
第五节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281
第九章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284
第一节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284
第二节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286
第三节 生态风险评价 299
第四节 景观美学影响评价 310
第十章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314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314
第二节 固体废物特点 317
第三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方式及迁移转化 319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25
第五节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 326
第十一章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334
第一节 环境容量分析方法 334
第二节 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 338
第三节 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342
第十二章 清洁生产评述 344
第一节 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的基本要求 344
第二节 清洁生产评述 346
第三节 清洁生产分析指标体系 346
第四节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的方法和程序 351
第十三章 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353
第一节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353
第二节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368
第三节 环境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 381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概述 387
第五节 生态保护措施 395
第六节 水土保持措施 405
第七节 地下水污染防治 407
第八节 环境风险防范 425
第九节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427
第十节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427
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431
第一节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概述 431
第二节 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432
第三节 费用效益分析 442
第四节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 445
第十五章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 448
第一节 验收重点与验收标准的确定 448
第二节 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工作内容 452
第三节 验收调查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 454
第四节 验收监测报告编制技术要求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