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10
第一篇 建置 28
第一章 隶属 境域 28
第一节 隶属沿革 28
第二节 位置 面积 界至 28
第二章 行政区域 29
第一节 人民公社时期 29
第二节 区时期 30
第三节 镇(乡)时期 31
第三章 乡镇概况 34
第一节 南街镇 34
第二节 排沙镇 36
第三节 石涧镇 37
第四节 潭布镇 38
第五节 江屯镇 39
第六节 联和镇 40
第七节 螺岗镇 41
第八节 北市镇 42
第九节 坑口镇 43
第十节 赤坑镇 44
第十一节 宾亨镇 44
第十二节 五和镇 45
第十三节 横山镇 46
第十四节 木格镇 47
第十五节 石咀镇 48
第十六节 古水镇 49
第十七节 洲仔镇 50
第十八节 清桂镇 50
第十九节 葵垌镇 51
第二十节 深坑乡 52
第二篇 自然地理 67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67
第一节 地质 67
第二节 地貌 72
第二章 气候物候 76
第一节 气候 76
第二节 物候 81
第三章 水文 82
第一节 地表水 82
第二节 地下水 84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85
第一节 土壤 85
第二节 植被 89
第五章 自然资源 90
第一节 土地资源 90
第二节 水资源 93
第三节 动物资源 93
第四节 植物资源 94
第五节 矿产资源 95
第六章 自然灾害 96
第一节 洪灾 96
第二节 旱灾 96
第三节 寒灾 97
第四节 风灾 雹灾 98
第三篇 人口与计划生育 99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99
第一节 人口数量 99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100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02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02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03
第三节 外来人口 104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05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05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05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06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07
第五节 民族构成 107
第六节 姓氏及分布 108
第七节 婚姻状况 109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10
第一节 工作机构 110
第二节 政策与法规 110
第三节 综合管理 112
第四节 服务工作 113
第五节 宣传教育 114
第四篇 经济综述 115
第一章 经济发展 115
第一节 “五五”计划时期 115
第二节 “六五”计划时期 115
第三节 “七五”计划时期 116
第四节 “八五”计划时期 117
第五节 “九五”计划时期 118
第二章 经济结构 12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122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23
第三节 投资结构 124
第四节 流通结构 124
第五节 技术结构 125
第六节 劳动者结构 126
第三章 经济效益 126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 126
第二节 财政收入 127
第三节 人民生活 128
第五篇 经济体制改革 131
第一章 工作机构 131
第一节 广宁县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 131
第二节 广宁县国有资产管理局 131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2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132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3
第三节 基层管理体制改革 134
第四节 农经管理 134
第三章 企业制度改革 134
第一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 134
第二节 企业产权改革 136
第三节 企业劳动制度改革 139
第四章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140
第一节 国有商业流通体制改革 140
第二节 供销体制改革 140
第三节 粮油经营体制改革 141
第四节 物资体制改革 142
第五节 专卖商品经营体制改革 142
第六节 个体私营经济 143
第五章 财政、税务、金融体制改革 144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144
第二节 税务体制改革 145
第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 146
第六篇 种植业 148
第一章 工作机构 148
第一节 广宁县农业局 148
第二节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148
第二章 生产条件 149
第一节 耕地 149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 151
第三章 种植科技 152
第一节 良种推广 152
第二节 水稻育秧 154
第三节 土壤改良 154
第四节 肥料使用 155
第四章 农作物种植 155
第一节 种植结构 155
第二节 粮食作物 156
第三节 经济作物 159
第四节 水稻病虫害防治 164
第五章 种植业机械 165
第一节 耕作机械 165
第二节 收割机械 168
第三节 粮食加工机械 169
第四节 农机人员培训 170
第五节 农机经营服务管理 171
第六节 农机安全监管 172
第七篇 林业 174
第一章 林政 174
第一节 工作机构 174
第二节 山林权属 175
第三节 山林纠纷调处与案件查处 175
第四节 野生动物保护 176
第二章 森林资源 177
第一节 林地 177
第二节 林木分布与山地植被 178
第三节 生态公益林 179
第四节 树种 180
第五节 古树 名木 181
第六节 动植物资源 181
第三章 植树造林 181
第一节 采种 育苗 181
第二节 造林 绿化 182
第三节 林业科研 184
第四章 森林保护 186
第一节 封山育林 186
第二节 限额采伐 186
第三节 改燃节柴 187
第四节 森林防火 187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190
第五章 木材经营 193
第一节 木材采伐 193
第二节 木材收购与销售 194
第六章 松脂生产与林间产品 196
第一节 松脂生产 196
第二节 林间产品 197
第七章 林场 198
第一节 国有林场 198
第二节 江屯国合林场 199
第三节 联合体、专业户林场 199
第八章 竹 200
第一节 种类 分布 面积 200
第二节 竹子基地建设 204
第三节 栽培 抚育 205
第四节 竹笋 竹虫 206
第五节 竹制品加工 207
第八篇 养殖业 211
第一章 工作机构 211
第一节 畜牧水产管理 211
第二节 渔政管理 211
第二章 家畜家禽 214
第一节 家畜饲养 214
第二节 家禽饲养 217
第三节 其他动物养殖 220
第三章 渔业水产 221
第一节 人工养殖 221
第二节 江河捕捞及放养 224
第四章 饲料 226
第一节 各类饲料 226
第二节 引种黑麦草 226
第五章 疫病与防治 227
第一节 畜禽疫病防治 227
第二节 鱼病防治 228
第九篇 水利 电力 229
第一章 水利 229
第一节 工作机构 229
第二节 技术队伍 230
第三节 水利建设经费 230
第四节 蓄水工程 233
第五节 排灌工程 236
第六节 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 237
第七节 水土保持 242
第八节 采砂与水事管理 243
第二章 电力 244
第一节 工作机构 244
第二节 发电 244
第三节 电网建设和改造 249
第四节 供电 252
第五节 电业管理 255
第十篇 工业 258
第一章 工业管理 258
第一节 工作机构 258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58
第三节 安全生产 260
第二章 所有制形式 261
第一节 国有企业 261
第二节 集体企业 263
第三节 “三来一补”、“三资”企业 265
第三章 工业行业 266
第一节 造纸工业 266
第二节 化学工业 267
第三节 建材工业 269
第四节 机械 机电工业 270
第五节 电子工业 271
第六节 服装 纺织工业 271
第七节 鞋革工业 271
第八节 医药工业 272
第九节 采矿业 272
第十节 玉雕工艺 273
第十一节 印刷工业 273
第十二节 食品工业 273
第十三节 木器加工 274
第十一篇 交通 邮电 277
第一章 交通管理 277
第一节 工作机构 277
第二节 运政管理 279
第三节 公路养护 280
第四节 路政管理 281
第五节 航道管理 281
第六节 规费征收 283
第七节 港航监督 284
第二章 交通设施 285
第一节 公路 285
第二节 桥梁 隧道 292
第三节 港口 渡口 295
第三章 运输 299
第一节 道路运输 299
第二节 水上运输 305
第四章 电信 308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08
第二节 固定电话 309
第三节 无线寻呼 311
第四节 移动电话 311
第五节 互联网 312
第六节 电报传真 313
第五章 邮政 313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13
第二节 邮政业务 314
第三节 邮路 317
第四节 投递 317
第五节 设备 318
第十二篇 乡镇企业 320
第一章 管理体制 32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20
第二节 经营管理 321
第三节 劳动工资 321
第二章 企业结构 32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322
第二节 产业结构 323
第三节 职工结构 323
第三章 企业类型 324
第一节 农业企业 324
第二节 工业企业 325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334
第四节 商业 334
第五节 饮食业 服务业 335
第十三篇 商业 服务业 337
第一章 商业成分 337
第一节 国有商业 337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38
第三节 个体商业 340
第二章 集市贸易 340
第一节 县城集市 340
第二节 农村集市 341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41
第一节 日用百货 341
第二节 日杂用品 345
第三节 副食品 346
第四节 卷烟 347
第五节 农业生产资料 348
第六节 废旧物资回收 349
第七节 药品 349
第八节 农林产品 350
第四章 物资供应 352
第一节 企业改革 352
第二节 物资购进与销售 352
第五章 粮油购销 353
第一节 机构改革 353
第二节 粮食征购 354
第三节 粮油销售 356
第四节 粮食储备 359
第六章 对外经济贸易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二节 出口商品 361
第三节 招商引资 365
第四节 出口商品企业 366
第七章 饮食 服务 旅游 368
第一节 餐饮业 368
第二节 服务业 368
第三节 旅游业 369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371
第一章 城乡规划 371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71
第二节 县城规划 371
第三节 乡镇规划 372
第二章 县城建设 373
第一节 市政设施建设 373
第二节 楼房建设 377
第三章 镇村建设 378
第一节 圩镇建设 378
第二节 乡村建设 379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380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80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380
第三节 房产管理 380
第四节 房产交易与变更 381
第五节 房屋登记与发证 381
第六节 房改房 382
第五章 建筑业 382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82
第二节 队伍 382
第三节 设计施工 383
第四节 安全生产 383
第六章 环境保护 385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85
第二节 环境状况 385
第三节 污染源治理 388
第四节 环境监测 390
第五节 县城空气质量 390
第六节 排污费征收 390
第十五篇 经济监督与管理 392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92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92
第二节 管理体制 392
第二章 统计 394
第一节 工作机构 394
第二节 统计报表 395
第三节 统计调查改革 395
第四节 统计资料开发利用 395
第五节 统计人员培训与统计执法检查 396
第六节 普查 396
第三章 审计 400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00
第二节 财政金融审计 400
第三节 行政事业与专项资金审计 400
第四节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 401
第五节 企业审计 401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401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01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402
第三节 工商企业管理 403
第四节 集贸市场建设 404
第五节 市场管理 404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405
第七节 商标 广告管理 406
第八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407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407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07
第二节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408
第三节 计量管理 408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409
第五节 统一代码工作 410
第六章 物价 410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10
第二节 物价与管理 410
第三节 价格评估 424
第四节 统一生猪收费 424
第五节 减少农民负担 425
第七章 土地管理 425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25
第二节 地政管理 426
第十六篇 财政 税务 429
第一章 工作机构 429
第一节 财政机构 429
第二节 税务机构 430
第二章 财政 431
第一节 财政收入 431
第二节 财政支出 434
第三节 财政管理 437
第三章 税务 443
第一节 税制改革 443
第二节 税收管理 445
第三节 税收收入 446
第十七篇 金融 保险 450
第一章 银行业 450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50
第二节 存款 贷款 455
第三节 债券 459
第四节 人民币流通 460
第五节 金融管理 462
第二章 保险业 463
第一节 工作机构 463
第二节 投保与理赔 464
第十八篇 政治体制改革 467
第一章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467
第一节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67
第二节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469
第三节 村民自治制度 472
第二章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73
第一节 普及法律知识 473
第二节 依法治县 476
第三节 实施依法行政 477
第四节 法律服务 478
第五节 维护司法公正 478
第三章 行政管理与人事制度改革 479
第一节 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479
第二节 实施公务员制度 480
第三节 干部管理制度 480
第十九篇 政党群团 483
第一章 中共广宁县地方组织 483
第一节 中共广宁县委员会 483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487
第三节 组织工作 493
第四节 宣传工作 502
第五节 统战工作 504
第六节 纪检监察工作 510
第七节 信访工作 516
第八节 保密工作 518
第九节 老干部工作 520
第十节 党校工作 522
第十一节 党史工作 523
第二章 群众团体 524
第一节 广宁县总工会 524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528
第三节 广宁县妇女联合会 533
第四节 广宁县工商业者联合会 537
第五节 广宁县归国华侨联合会 538
第六节 广宁县红十字会 539
第七节 广宁县科学技术协会 541
第八节 广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44
第九节 广宁县消费者委员会 545
第十节 广宁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546
第十一节 广宁县机动车驾驶员协会 547
第二十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549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549
第一节 县人大代表 549
第二节 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553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 557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工作 559
第五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566
第二章 人民政府 56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66
第二节 工作机构 569
第三节 基层机构 569
第四节 政务纪略 570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574
第一节 工作机构 574
第二节 政协委员 576
第三节 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576
第四节 主要工作 580
第二十一篇 公安 司法 584
第一章 公安 584
第一节 工作机构 584
第二节 刑事侦查 585
第三节 治安管理 588
第四节 消防管理 593
第五节 户籍管理 594
第六节 交通管理 595
第七节 “110”报警台 597
第八节 监所管理 598
第二章 检察 599
第一节 工作机构 599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00
第三节 法纪检察 602
第四节 监所检察 603
第五节 贪污贿赂检察 604
第六节 控诉申诉检察 605
第三章 审判 605
第一节 工作机构 605
第二节 审判改革 605
第三节 民事案件审判 606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 607
第五节 刑事案件审判 608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11
第一节 工作机构 611
第二节 民事调解 611
第三节 律师事务 612
第四节 公证业务 615
第五节 法制宣传 616
第六节 安置帮教 617
第二十二篇 地方军事 618
第一章 工作机构 618
第一节 广宁县武装委员会 618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619
第三节 武装警察部队 620
第二章 军队建设 621
第一节 军事工作 621
第二节 政治工作 622
第三节 营区设施建设 623
第四节 正规化管理 623
第三章 兵役 625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25
第二节 征兵机构 625
第三节 兵役登记 626
第四节 兵员征集 627
第五节 预备役登记 627
第四章 民兵 628
第一节 组织人数 628
第二节 民兵武器 629
第三节 民兵训练 630
第五章 国防动员与国防教育 630
第一节 国防动员 630
第二节 国防动员对象 632
第三节 国防教育 633
第二十三篇 民政 侨务 635
第一章 民政 63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35
第二节 优抚工作 636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640
第四节 革命老区 641
第五节 救灾救济 643
第六节 农村扶贫 645
第七节 社会福利 646
第八节 婚姻登记管理 649
第九节 殡葬改革 650
第十节 社团登记 650
第十一节 地名与勘界 652
第二章 外事侨务 653
第一节 工作机构 653
第二节 外事管理 654
第三节 侨务管理 654
第四节 华侨 656
第五节 港澳台同胞 657
第六节 支持家乡建设 658
第二十四篇 人事劳动 659
第一章 人事 659
第一节 工作机构 659
第二节 人事管理改革 659
第三节 工资改革 661
第四节 编制管理 662
第五节 机构改革 663
第六节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663
第七节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664
第二章 劳动 671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 671
第二节 用工管理 672
第三节 就业和再就业 673
第四节 职业技能培训 674
第五节 工资福利 674
第六节 劳动保护 675
第七节 安全生产监督 675
第八节 劳动仲裁 676
第三章 社会保险 676
第一节 工作机构 676
第二节 社会保险范围 676
第三节 社会保险费征缴 678
第四节 社会保险费发放 679
第二十五篇 教育 680
第一章 工作机构 680
第一节 县教育局 680
第二节 县成人教育委员会 680
第三节 县招生委员会 680
第四节 镇教育办公室 681
第二章 普通教育 681
第一节 学前教育 681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83
第三节 中学教育 687
第四节 特殊教育 691
第三章 职业教育 692
第一节 职业学校 692
第二节 师范学校 694
第四章 成人教育 696
第一节 扫除文盲 696
第二节 文化补习 696
第三节 技术培训 697
第四节 专业教育 697
第五章 教学改革 698
第一节 “双基”和“启发式”教学 698
第二节 电化教学 699
第三节 素质教育 699
第六章 教师 700
第一节 师资队伍 700
第二节 师资培训 701
第三节 教师工资 704
第七章 校舍 705
第一节 校舍建设 705
第二节 安居工程 707
第八章 教育经费 708
第一节 经费来源 708
第二节 经费使用管理 708
第二十六篇 医疗 卫生 709
第一章 机构队伍 709
第一节 工作机构 709
第二节 医疗机构 710
第三节 医疗队伍 714
第二章 医疗与设备 715
第一节 医疗 715
第二节 医疗设备 725
第三章 疾病防治 728
第一节 法定传染病 728
第二节 其他疾病防治 741
第三节 妇幼保健 743
第四节 公共卫生 744
第四章 卫生监督管理 748
第一节 食品卫生 748
第二节 劳动卫生 749
第三节 公共场所卫生 750
第四节 学校卫生 750
第五节 放射卫生 751
第六节 卫生检验检测 751
第五章 医疗卫生管理 752
第一节 医政管理 752
第二节 医疗制度 753
第六章 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 754
第一节 医学教育 754
第二节 医学科研 755
第二十七篇 科技 774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774
第一节 机构 774
第二节 队伍 776
第二章 科技普及 777
第一节 技术咨询 777
第二节 科技培训 777
第三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777
第四节 科技讲座 778
第五节 科技进步活动月 778
第六节 科技情报交流 779
第三章 科技成果与应用推广 780
第一节 科技成果 780
第二节 应用推广 784
第三节 专利 785
第四章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 786
第一节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786
第二节 省级民营科技企业 787
第五章 气象观测和预报 788
第一节 机构 788
第二节 天气观测 788
第三节 气象预报 789
第二十八篇 精神文明建设 790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 790
第一节 工作机构 790
第二节 社会公德 790
第三节 职业道德 791
第四节 创建社会新风活动 792
第二章 文明创建活动 795
第一节 文明窗口(单位)创建 795
第二节 文明小区创建 796
第三节 文明户创建 797
第四节 文明村创建 797
第三章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799
第一节 文化站建设 799
第二节 开展文体活动 800
第二十九篇 文化 新闻 体育 801
第一章 文化 801
第一节 机构 团体 801
第二节 文学艺术创作 804
第三节 文化市场 806
第四节 文物 808
第五节 广宁县博物馆 814
第二章 档案 816
第一节 工作机构 816
第二节 文书立卷归档 817
第三节 馆藏档案 817
第四节 档案综合管理升级达标 817
第五节 档案资料开发利用 818
第三章 地方志 年鉴 819
第一节 工作机构 819
第二节 方志编修 819
第三节 地情资料编纂 821
第四节 历代地方志书整理出版 822
第五节 年鉴编写 822
第六节 其他工作 822
第七节 馆藏方志 族谱 825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831
第一节 工作机构 831
第二节 广播 831
第三节 电视 837
第四节 管理 842
第五章 体育 843
第一节 工作机构 843
第二节 创“武术之乡”活动 843
第三节 群众体育 844
第四节 民间传统体育 850
第五节 竞技体育 851
第六节 体育人才培养 859
第七节 体育经费 场地设施 861
第三十篇 民俗风情 862
第一章 住房习俗 862
第一节 旧式民居 862
第二节 楼房 863
第三节 新居进宅 863
第二章 生活习俗 863
第一节 饮食习俗 863
第二节 衣着饰物 864
第三节 家具器皿 864
第四节 出行 865
第五节 迷信习俗 865
第三章 耕作习惯 865
第一节 种植 865
第二节 肥料 866
第三节 农具 866
第四章 岁时习俗 867
第一节 春节 867
第二节 元宵节 867
第三节 清明 868
第四节 端午节 868
第五节 中秋节 868
第六节 冬至 868
第七节 其他节日 869
第五章 红白诸事 869
第一节 婚俗 869
第二节 生日 871
第三节 育儿 871
第四节 丧葬 871
第六章 礼事往来 872
第一节 喜事 872
第二节 丧事 874
第三节 其他 874
第三十一篇人物 876
第一章 人物传 876
第二章 英名录 891
附录 894
编志始末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