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引言&约翰·奈特 1
1.背景介绍与回顾 3
1.1 研究问题 3
1.2 中国经济史 5
1.3 数据 6
1.4 研究方法 8
1.5 本书内容概述 9
2.理解经济增长的方法 12
2.1 经济增长模型 12
2.2 经济增长的实证方法 15
2.3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6
2.4 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 19
2.5 未来展望 20
3.制度与政策的演变 25
3.1 引言 25
3.2 中央计划经济 26
3.3 农村改革 29
3.4 城市改革 35
3.5 经济范围的改革 39
3.6 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 43
3.7 结论 49
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丁赛和约翰·奈特 55
4.从跨经济体增长角度看中国 57
4.1 引言 57
4.2 中国增长的背景 58
4.3 扩大索洛模型 62
4.4 数据和样本 64
4.5 实证方法论 67
4.6 实证结果 69
4.7 解释中国的相对业绩 75
4.8 结论 80
附录4.1 中国的就业数据 81
附录4.2 模型推导 82
5.基础的跨省增长方程 93
5.1 引言 93
5.2 方法论 95
5.3 数据 99
5.4 模型选择结果 100
5.5 基准模型 103
5.6 结论 106
附录5.1 变量的详细定义 107
6.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 114
6.1 引言 114
6.2 物质资本积累 115
6.3 人力资本积累 121
6.4 反事实预测的例证 124
6.5 快速的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的? 127
6.6 结论 129
附录6.1 详细的变量定义 130
7.结构调整的作用:贸易、所有权和工业 136
7.1 引言 136
7.2 不断扩大的开放度 137
7.3 制度变革 143
7.4 行业变革和工业化 147
7.5 结论 153
附录7.1 详细的变量定义 154
8.中国为何投资如此之多? 163
8.1 引言 163
8.2 投资需求 164
8.3 投资供给:资源 168
8.4 投资供给:资金 174
8.5 投资效率:静态角度 181
8.6 投资效率:动态角度 182
8.7 结论 187
第三部分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约翰·奈特 195
9.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 197
9.1 引言 197
9.2 刘易斯模型 198
9.3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 199
9.4 文献综述 201
9.5 数据 202
9.6 农民工工资行为 204
9.7 潜在农民工的储备量 214
9.8 对未来的推测 220
9.9 结论 225
10.经济增长与不平等 230
10.1 引言 230
10.2 不平等的加剧 231
10.3 财富分布的不均衡 235
10.4 不平等的加剧与贫困的关系 236
10.5 促使不平等加剧的因素:城市收入 237
10.6 促使不平等加剧的因素:农村收入 241
10.7 促使不平等加剧的因素:空间收入 243
10.8 日益加剧的不平等:政策问题 246
10.9 总结 247
11.经济增长与幸福感 252
11.1 引言 252
11.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背景 253
11.3 调查、数据和方法 255
11.4 农村幸福感 256
11.5 城市幸福感 260
11.6 城乡比较 263
11.7 农民工幸福感 264
11.8 期望收入和幸福感 270
11.9 结论 274
第四部分 结语&约翰·奈特 281
12.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283
12.1 引言 283
12.2 日趋成熟的经济 284
12.3 宏观经济不平衡 287
12.4 政治冲击 315
12.5 结论 320
13.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 326
13.1 引言 326
13.2 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326
13.3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32
13.4 增长研究过程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335
13.5 中国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337
13.6 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