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群、社会与公共性 20
第一节 群体、社会与共同体 22
一 群生活的本能指向 22
二 社会生活的自觉指向 23
三 共同体的公共指向 24
第二节 物质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 29
一 社会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关系有机体 30
二 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集合体 31
三 西方思想家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论述 32
第三节 人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38
一 阿伦特视野中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38
二 哈贝马斯视野中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40
三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公共性与社会性 41
第四节 人的公共性的内涵和衡量尺度 43
一 公共性概念的内涵 43
二 公共(共同、普遍)利益 45
三 存在的公共性和规范的公共性 49
四 公共性发展程度的社会历史维度 50
第二章 人的公共性存在与发展的物质经济条件 58
第一节 作为社会条件的生产关系 59
一 生产关系的内涵 60
二 生产关系的特点 61
三 物质生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关系 64
四 生产关系中的所有制关系 65
五 生产关系的“自然历史过程” 67
第二节 公共性的产生 70
一 生产关系与原始家庭关系 71
二 生产关系推动原始共同体关系发展 72
三 生产关系推动了公私关系的发展 74
第三节 生产关系对公共性的影响和制约 77
一 生产关系决定了共同体的阶级结构 77
二 生产关系决定了共同体中自由时间的分配 85
第三章 人的公共性存在与发展的政治法律条件 93
第一节 政治关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93
一 政治关系的产生 93
二 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 96
三 政治关系的特点 100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104
一 法律关系的产生和实质 104
二 法律关系的特点 109
第三节 政治、法律关系及其制度与公共性 115
一 政治、法律关系的制度化 116
二 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与社会秩序 118
三 政治关系及其制度:规定人们参与公共权力的方式 122
四 法律关系及其制度:明确人们参与共同体事务的权利义务 131
第四章 人的公共性存在与发展的文化精神条件 150
第一节 文化与传统 150
一 传统与人的存在 153
二 文化与人的存在 158
第二节 文化传统与公共性 163
一 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公”、“私”观念 170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观念 183
第三节 共同体精神 198
一 共同体精神与人的公共性 200
二 公民精神及其文化 203
第五章 人类共同体与人的公共性形态 210
第一节 原始共同体及其人的公共性 210
一 原始共同体 210
二 原始共同体中人的公共性 212
第二节 城邦共同体及其人的公共性 214
一 古希腊城邦共同体 214
二 古罗马城邦共同体 217
三 城邦共同体中人的公共性 220
第三节 宗教共同体及其人的公共性 224
一 宗教共同体的兴起及其特点 224
二 宗教共同体中人的公共性 229
第四节 城市共同体及其人的公共性 232
一 中世纪城市共同体 233
二 现代社会的城市共同体 235
三 城市共同体中人的公共性 236
第五节 民族共同体及其人的公共性 240
一 民族共同体的兴起及其特征 241
二 民族共同体中人的公共性 244
第六节 国家共同体及其人的公共性 248
一 阶级共同体 248
二 国家共同体 251
三 国家共同体中人的公共性 254
第六章 人的公共性的历史形态 258
第一节 人的依赖关系下的公共性 259
一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 259
二 人的依赖关系 262
三 人的依赖关系下的公共性 267
第二节 物的依赖关系下的公共性 272
一 外在的共同体 272
二 物的依赖关系 275
三 物的依赖关系下的公共性 279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关系下的公共性 287
一 自觉的共同体 287
二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89
三 人的自由全面关系下的公共性 292
参考文献 305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