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雅妮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33637
  • 页数:3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以下六部分构成:1.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基本理论。2.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历史演变。3.少数民族权利行政救济机制。4.少数民族权利司法救济机制。5.少数民族权利民间救济机制。6.权利救济之网的编织——以功能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本书创新之处:第一,承认国家法在民族地区强势渗透的现状,并对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中的行政救济机制与司法救济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第二,将少数民族的法律现象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对少数民族权利救济中的法律现象进行阐述和解释。

导论 1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三 研究设计 10

第一章 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基本理论 16

第一节 概述 16

一 概念 16

二 特点 18

三 构建和完善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必要性 24

四 国家在少数民族权利救济中的义务 26

第二节 构建和完善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价值理念 30

一 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的理念 30

二 民族平等理念 31

三“全面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理念 33

四 法律多元的理念 34

五 尊重与保护多元文化 38

第三节 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基本类型 39

一 源自超国家法(国际法)的权利救济机制 39

二 源自国家法的权利救济机制 47

三 源自亚国家法(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权利救济机制 54

第二章 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影响因素 58

第一节 经济发展水平 58

一 经济发展水平对救济主体的影响 59

二 经济发展水平对救济程序的影响 60

三 经济发展水平对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影响 62

第二节 国家民族政策 64

一“土著保留地”政策下的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 65

二“民族联邦”政策下的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 67

三“多元文化”政策下的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 68

四“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下的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 72

第三节 民族法律文化 74

一 民族法律观念对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影响 75

二 民族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影响 80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 85

一 习俗、道德、宗教 85

二 民族性格 92

三 语言文字 94

四 社会权威 97

五 人口规模与分布 101

第三章 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历史演变——以夏河县为例 104

第一节 概述 104

一 行政建置及其演变 105

二 主要部落组织 109

三 两大部落联盟的形成 113

第二节 救济主体 115

一 政教合一制度形成之前 116

二 政教合一制度形成之后 120

三 民国时期 123

第三节 救济程序 126

一 普通程序 126

二 神判程序 134

第四节 救济方式 138

一 血亲复仇 138

二 罚款 140

三 赔偿 142

四 体罚(肉刑) 143

五 宗教惩罚 144

六 限制人身自由 144

第四章 少数民族权利行政救济机制 146

第一节 概述 146

一 概念 146

二特点 147

三 宪法基础——行政救济权 148

四 基本类型 150

第二节 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54

一 运行现状 154

二 存在的问题 161

第三节 少数民族权利行政救济机制的完善 169

一 树立依法行政和依法救济的基本理念 169

二 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提高行政救济人员素质 170

三 完善具体的行政救济制度 171

四 完善行政救济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监督机制 180

五 在行政救济中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181

第五章 少数民族权利司法救济机制 183

第一节 概述 184

一 概念 184

二 特点 184

三 宪法基础——司法救济权 189

第二节 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2

一 运行现状 193

二 存在的问题 207

第三节 少数民族权利司法救济机制的完善 217

一 实现司法独立 217

二 加强司法机构建设,提升司法人员素质 218

三 完善普通诉讼制度 223

四 构建宪法诉讼制度 237

第六章 少数民族民间权利救济机制 239

第一节 概述 240

一 概念 240

二 特点 241

三 价值 248

四 存在形式 252

第二节 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54

一 运行现状 255

二 存在的问题 271

第三节 少数民族民间权利救济机制的完善 279

一 对民间救济主体进行法律知识培训 279

二 通过“规范化”建设,提升民间救济的效果 279

三 实现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制度的融合 283

四 加强基层行政组织建设,引导民间权利救济机制实现合法化 284

五 正确对待民族地区的习惯法“回潮”现象 286

第七章 少数民族权利救济机制的协调与互动 288

第一节 多元化权利救济机制的“竞争共存”关系解读 289

一 理论层面原因解读 289

二 制度层面原因解读 292

三 实践层面原因解读 294

第二节 “协调与互动”的可行性 296

一 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协调互动关系 296

二 传统法律与现代性法律相互交融的可能性 297

三“弱式的”法律多元下多元规则之间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298

第三节 “协调与互动”的关键:自治立法权 300

一 自治立法权的行使现状 300

二 自治立法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03

三 自治立法权的法律保障 306

第四节 “协调与互动”的具体途径 310

一 继续强化公力救济机制的功能 310

二 充分发挥民间权利救济机制的作用 318

三 促使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322

结语 325

一 对公力救济机制进行正确定位 325

二 对民间权利救济机制进行合理限制 326

三 多元化权利救济机制“各司其职,各守本分” 327

参考文献 328

后记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