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原创”到“当代” 1
一、原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
(一)关于原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源泉问题的讨论 2
(二)关于原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期几篇主要著作评价问题的讨论 9
(三)关于《资本论》研究中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 16
二、继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20
(一)恩格斯的视角转换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发展 21
(二)普列汉诺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总称及其对马恩原创哲学的关系 25
(三)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对实践论硬核地位的凸现 28
三、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33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归性 3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复归过程中被肢解的问题 36
(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复兴 39
导论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43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合法性问题”的争辩 43
(一)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44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45
(三)中国的哲学和“在中国的哲学”的区分由来已久 47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存 4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的开创 4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任务 51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存形态 55
三、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性分析 60
(一)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式的多样性 60
(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解和诠释上的多样性 64
(三)马克思学——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 72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关系的说明 73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一性 73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性 75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正确对待的文化态度 76
导论三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学定义——三源泉在现当代中国的汇流 79
一、原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源泉 79
(一)中国现当代实践对原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的确证 80
(二)继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泉意义 83
(三)回归原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在厘清实践论同人论、辩证法、唯物论的统一关系 86
二、中国古代以来的优良哲学文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源泉 91
(一)中国古代以来的优良哲学文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源泉之一的证明 91
(二)在当代条件下,重温中国古代以来的思想传统与哲学传统 96
(三)中国古代以来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资源意义 100
(四)用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构架去整合和升华中国古代以来的哲学思想 105
三、现当代中国人民的实践智慧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贵源泉 107
(一)现当代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内涵和独特性 107
(二)中国人民在现当代实践中所造就并发挥的卓越智慧 111
(三)人民智慧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升华 116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界定 119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界定 120
(二)从理论源泉方面来看的或发生学意义上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界定 120
(三)从理论实质、理论内涵、理论功能诸方面来看的或逻辑学意义上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界定 122
第一章 连续的哲学共同体——革命家和学术家一身二任与合作创造 125
一、以李大钊为首倡、瞿秋白等为后继的“窃火”的哲学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普罗米修斯们引入中国 125
(一)李大钊把历史唯物主义引入中国 126
(二)瞿秋白向中国人介绍辩证唯物主义 129
(三)恽代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社会批判 130
(四)在几场学术争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入 132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鲁迅等参与的“探索”的哲学共同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孕育 135
(一)在探索的实践中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有创新意义的一系列哲学成果 136
(二)对马克思主义不同态度的争论:党在历经严重挫折之中的沉重思考 139
(三)中国思想界的冲突和互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提供思想资源 140
(四)鲁迅对于毛泽东的一以贯之的重大影响 143
三、以毛泽东为首席、与李达艾思奇等学者合作的“创造”的哲学共同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 148
(一)张岱年“综合创新论”的萌发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作的努力 148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 150
(三)《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两论”基础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思考;毛泽东、李达、艾思奇合作创造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证明书 154
(四)各种军事、政治、文化著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157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业已形成的标志:延安整风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 161
四、由毛泽东发端、邓小平领率、众多哲学家参与的“革新”的哲学共同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转型 165
(一)《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转换的开端 167
(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讨论和“一分为二”、“合二为一”问题讨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立过程之艰难曲折 169
(三)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哲学批判和对毛泽东晚年创新哲学观点的理性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关键 172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工程正式启动的盛典 180
(五)“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讨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从实践论深化到人论 182
(六)以实践论为中心的多方面展开的哲学讨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的完成提供丰富学术资源 184
(七)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总结性成果 187
(八)邓小平之后的哲学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实现 189
五、由冯契带头、一批哲学工作者继续其努力的“学理化”的哲学共同体:待整合、待创造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体系 190
(一)冯契的“智慧说”: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理系统的可贵尝试 191
(二)李景源的“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的设想: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有益启示 194
(三)陶德麟等哲学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化所做的努力 196
(四)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若干原则 198
第二章 研究的共同领域——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当代中国的表达 202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共同领域 202
(一)1840年以来经历伟大社会变革与实现社会根本性转型的中国的现实世界 202
(二)中国这样的现实世界是全球的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205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实世界中的人民实践的特殊性 206
二、哲学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208
(一)“问题”概念的三种界定 208
(二)哲学的问题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10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212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215
(一)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 215
(二)从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来看后者的基本问题 218
(三)用“中”“西”两种语言表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群 222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多种表达 23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现当代哲学 232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多种表达方式 234
(三)中国的命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问题 235
第三章 严肃的价值担当——掌握中国的命运和创造崭新的历史 23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范畴 23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范畴的提出 238
(二)西方哲学对命运范畴规定性的探寻 239
(三)中国哲学对命运范畴规定性的讨论 241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命运范畴科学规定的逐渐显现 243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运范畴的两个定义 246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担当的对象——中国的命运 246
(一)中国的命运范畴的特殊性 247
(二)中国的命运范畴的问题性 248
(三)中国的命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价值性表达 249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担当的责任——掌握命运和创造历史 250
(一)何谓“掌握命运” 250
(二)从掌握命运的视角看毛泽东、邓小平的哲学思想 250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引导中国人民创造自己崭新历史的哲学 256
第四章 不渝的理论硬核——实践范畴与具体实践范畴相统一的新实践论 259
一、从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理论硬核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 259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硬核的论述 260
(二)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硬核的理解和表达 263
(三)把实践论作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体系的理论硬核的逻辑理由 266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硬核建立过程的分析 268
(一)从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到划清实践论的唯物主义与非实践论的唯物主义的界限 268
(二)从一般的实践范畴到具体实践范畴 270
(三)从实践的批判性到实践的创新性 272
(四)从科学的实践论到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实践论 274
三、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理论硬核的辩证内涵 276
(一)一般实践和具体实践的辩证统一 276
(二)普遍矛盾和特殊矛盾的辩证统一 278
(三)实践的批判性与实践的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278
(四)实践的科学性(合规律性)和实践的人文性(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280
(五)一般实践所导致的人的“一般本性”和具体实践所导致的“具体人性”的辩证统一 281
(六)五项辩证关系的综合 283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硬核是新实践论之判断的证明 283
(一)毛泽东思想中三大思想原则的提出和实施,证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确为其新实践论 283
(二)邓小平创造科学理论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证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是它的新实践论 292
(三)邓后哲学思想的发展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硬核的深刻证明 294
第五章 严整的学理体系——实践论的理论硬核的二度展开 29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阐释如何可能、为何必要 29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阐释如何可能 297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阐释为何必要 303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以中国化新实践论为理论硬核的逻辑展开 30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一部分:作为其前提的唯物主义 307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二部分(作为其理论硬核的新实践论的元理论)之一:它的一般实践和具体实践相统一的元实践论 310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二部分之二:它的实践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元辩证法 315
(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二部分之三:它的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元价值论 317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三部分(其元理论的逻辑展开)之一:新实践论的世界观 321
(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三部分之二:新实践论的认识论 323
(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三部分之三:新实践论的历史观 327
(八)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的第四部分:新实践论的根本原则 334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体系以价值担当为指归的二度展开 338
(一)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历史创造论哲学的理由 338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创造论的学理体系 341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创造论的特点和地位 349
第六章 传世的学术创新——具有不竭创新能力的学术宝库 351
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现当代实践的结合中所实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创新(之一)——1930—1966年的阶段 351
(一)元实践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52
(二)元辩证法方面的学术创新 355
(三)元价值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61
(四)实践论的世界观方面的学术创新 363
(五)实践论的认识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65
(六)实践论的历史观的学术创新 369
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现当代实践的结合中所实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创新(之二)——1976—1992年的阶段 375
(一)在元实践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76
(二)元辩证法方面的学术创新 378
(三)元价值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81
(四)实践论的世界观方面的学术创新 382
(五)在实践论的认识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82
(六)在实践论的最高形态——实践论历史观方面的学术创新 386
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同中国现当代实践结合中所实现的学术创新(之三)——1992—2011年的阶段 389
(一)在实践论的人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89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法方面的学术创新 393
(三)在哲学和谐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397
(四)在哲学价值论方面的学术创新 401
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会通之中所实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创新——中国学术界的学术创新 406
(一)中、西、马哲会通的三种方式及其创新学术成果 40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会通所实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创新 410
第七章 科学的方法论——同时改造世界与自我、兼为批判与建设的哲学武器 418
一、实事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418
(一)方法、方法论、哲学方法论的概念 41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经线和纬线,由此导出历时的方法论和共时的方法论 420
(三)实事求是既是认识路线又是认识方法 421
二、对待客观世界的方法论与对待主观世界的方法论 424
(一)对待客观世界的方法论 424
(二)对待主观世界的方法论 433
(三)改造主观世界的方法论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440
三、批判的方法论与建设的方法论 441
(一)批判的方法论 442
(二)建设的方法论 451
(三)批判的方法论和建设的方法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460
四、反映的方法论、评价的方法论、规范的方法论 463
(一)反映的方法论:理论研究的方法论 464
(二)评价的方法论:价值判断的方法论 470
(三)规范的方法论:决策的方法论 474
五、总体的方法论:中国人民掌握命运和创造历史的方法论 479
(一)掌握命运的方法论 479
(二)创造历史的方法论 482
(三)掌握命运、创造历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的思维方式的展开 485
第八章 刚健的哲学精神——掌握中国的命运、创造中国的历史的实践精神 487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诸概念 487
(一)哲学精神 48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精神 490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精神 491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精神的辩证论释 494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495
(二)高瞻远瞩的理想主义精神和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精神 496
(三)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和学习外国的开放精神 499
(四)实践检验与自我批评的自律精神和实践创造与自我超越的创新精神 501
(五)不屈不挠的坚忍精神和敢决敢胜的果敢精神 503
(六)面对中国人民和新中国的敌对势力的斗争精神和在国际友好交往及人民内部的协调团结的和谐精神 505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精神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起发扬光大 508
(一)将不断显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哲学化 508
(二)将不断升华的哲学精神群众化 511
(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哲学化与哲学精神的群众化同时展开 513
后记 515
续后记 522
续后记二 532
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纲目构想 533
主要参考文献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