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生活机遇 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分层 1949-1994》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雪光著;郝大海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0189901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该书以社会分层视角为切入点,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在建国后将近50年的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生活质量、生活机会的变化和变迁。这其中,既有国家权力控制下的资源分配,也有社会体制下的社会分层,还有制度变迁中的工作转换。作者以其丰富的学科知识和驾驭复杂历史时期材料的能力,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机会这一与所有个体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地叙述和分析,使我们深刻了解到这一历史变迁的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学生性和参考性,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又一部重要的力作。

第1章 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 1

1.1 引言 1

1.2 比较视角下的社会分层 4

1.3 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 6

1.4 改革时期的制度转型与分层过程 23

1.5 本书的内容简介 30

第2章 概述:历史背景和研究设计 32

2.1 中国城市历史背景的变迁 33

2.2 再分配体制和生活机遇的演变 36

2.3 来自“国家与生活机遇”项目的生活史资料 44

2.4 研究设计的思路 48

2.5 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 53

2.6 本章总结 57

第一部分 再分配和分层动态过程:经验证据 61

第3章 教育分层 61

3.1 教育和社会分层:研究问题 62

3.2 教育机会的历史演变 66

3.3 国家政策、社会出身与教育获得:进一步分析 71

3.4 本章总结 84

第4章 劳动就业:首个工作的获得模式 87

4.1 比较视角下的“工作”概念 88

4.2 对劳动就业模式的描述 92

4.3 对进入首个工作的解释:总体模式 95

4.4 不同时期工作获得的模式 99

4.5 本章总结 107

第5章 “文化大革命”的孩子们:“上山下乡”经历 109

5.1 研究问题 111

5.2 “上山下乡”经历的历史背景 113

5.3 “上山下乡”事件的历史模式 116

5.4 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的不同影响 117

5.5 “上山下乡”经历的后果 123

5.6 本章总结 132

第6章 攀爬政治阶梯:官僚的职业模式 135

6.1 引言:中国官僚机构的人事制度 137

6.2 中国城市中官僚职业模式的解释:两种模型 142

6.3 不同历史时期的描述模式 149

6.4 进入行政和专业职业 151

6.5 入党 155

6.6 中国官僚体系的晋升模式 159

6.7 本章总结 167

第二部分 对后毛泽东时代制度变迁的评估 171

第7章 经济转型与收入不平等模式的变化 171

7.1 再分配和市场化:对收入不平等的意义 173

7.2 收入决定因素的截面分析 176

7.3 两个时期变化的比较:追踪数据的混合模型 182

7.4 对地区差异的考察 188

7.5 与OLS结果及其他研究的比较 192

7.6 本章总结 193

第8章 再分配与隐性经济收益 196

8.1 再分配与隐性经济收益 197

8.2 隐性经济收益的分配:历史回顾 200

8.3 案例分析:住房分配的决定因素 203

8.4 本章总结 213

第9章 制度变迁与工作转换模式 216

9.1 作为研究重点的工作转换模式 217

9.2 工作转换模式的历史趋势 222

9.3 解释各历史时期的工作转换模式 224

9.4 本章总结 237

第10章 经济转型与生活机遇:一个生命历程的视角 240

10.1 制度变迁与生命历程的意义 242

10.2 实证意义 245

10.3 历史背景、同期群属性和演变中的机会结构 248

10.4 对机会和风险变化的反应:工作转换模式中的同期群差异 252

10.5 经济回报的同期群差异 257

10.6 本章总结 260

第三部分 总结与结论 265

第11章 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分层:总结与评估 265

11.1 官僚阶级命题的再思考 266

11.2 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 274

11.3 社会分层中的再分配制度 276

11.4 国家社会主义分层动态过程:理论意义 277

11.5 进一步的问题 279

第12章 分层动态过程与制度转型 281

12.1 对国家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反思 282

12.2 中国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 287

12.3 从社会分层到制度转型 292

12.4 中国经验的比较意义 295

参考文献 298

索引 321

译后记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