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浩,甄杰,叶江峰,仲东亭,陶晨,喻细花,张保仓,佟星著;同济大学发展研究编
  • 出 版 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0856940
  • 页数:2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是对2013年度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主要特点的分析,并提出了年度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的总体评价。本书在对特色典型园区的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提出了中国产业园区发展30年专题报告,以走向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为主题,从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贡献与特点、“三聚”模式、政策主题演变、学术研究论文风格与主题分布等五个专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

第1章2014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主报告 3

1.1 产业园区与经济社会发展 3

1.1.1 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3

1.1.2 重要的创新集聚地 4

1.1.3 重要的管理示范区 6

1.1.4 重要的开放先导区 7

1.2 产业园区30年:走向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 8

1.2.1 30年园区发展的四个阶段 8

1.2.2 30年园区政策的计量分析 9

1.2.3 园区快速成长的原因和驱动力 10

1.3 2013年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年度报告 12

1.3.1 产业园区发展状况总体良好 13

1.3.2 产业园区获得高度重视 13

1.3.3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 13

1.3.4 东部产业园区继续保持较大优势 14

1.3.5 高新区与经开区发展态势基本持平 16

1.3.6 排名靠前的知名产业园区继续表现出“全能者”的角色 16

1.3.7 创新与合作是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关键 16

1.3.8 产业园区合作模式渐趋成熟 17

1.4 中国产业园区未来出路:打造园区2.0版 19

1.4.1 中国产业园区2.0版的形态 19

1.4.2 制约中国产业园区向2.0版升级的四个瓶颈 20

1.4.3 依靠“三聚”打造中国产业园区2.0版 21

第2章 中国产业园区发展30年专题报告 25

2.1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 25

2.1.1 初始培育阶段(1984—1991年) 25

2.1.2 快速成长阶段(1992—2002年) 27

2.1.3 稳定发展阶段(2003—2008年) 28

2.1.4 创新升级阶段(2009年—至今) 30

2.1.5 结语 31

2.2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的贡献与特点 32

2.2.1 引领性的贡献 32

2.2.2 高速度的成长 35

2.2.3 集约化的发展 38

2.2.4 高密集的创新 40

2.3 中国产业园区30年发展的“三聚”模式 44

2.3.1 商业生态系统下中国产业园区的结构要素 44

2.3.2 中国产业园区生态系统的“三聚”模式 46

2.3.3 中国产业园区生态系统的联动路径 50

2.4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政策主题及其演变 51

2.4.1 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 52

2.4.2 30年政策文本的主题关键词分析 52

2.4.3 不同阶段政策文本主题关键词分析 55

2.4.4 结语 59

2.5 中国产业园区30年学术研究的论文风格与主题分布 60

2.5.1 数据搜集及研究方法 60

2.5.2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的论文风格 61

2.5.3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的主题及其关系 65

2.5.4 30年来中国产业园区研究主题的演化 68

2.5.5 结语 71

第3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分析 71

3.1 综合排名与分析 75

3.1.1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77

3.1.2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区域状况分析 79

3.1.3 持续发展综合排名类别状况分析 82

3.2 均值以上产业园区分析 84

3.2.1 总体状况分析 84

3.2.2 区域状况分析 85

3.2.3 类别状况分析 86

3.3 具体指标排名分析 87

3.3.1 经济发展指标排名分析 87

3.3.2 创新发展指标排名分析 89

3.3.3 产业合作指标排名分析 91

3.3.4 公共服务指标排名分析 93

3.3.5 社会发展指标排名分析 95

3.3.6 五大类指标得分均值与变异系数比较 96

3.4 与2012年百强榜产业园区的比较分析 98

3.4.1 综合排名状况比较 98

3.4.2 综合排名区域状况比较 99

3.4.3 综合排名类别状况比较 100

3.4.4 单项指标排名比较 101

第4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区域排名分析 105

4.1 东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 105

4.1.1 东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105

4.1.2 东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08

4.1.3 东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09

4.1.4 东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 111

4.1.5 东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 113

4.1.6 东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15

4.2 中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 117

4.2.1 中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117

4.2.2 中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19

4.2.3 中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20

4.2.4 中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 122

4.2.5 中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 124

4.2.6 中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26

4.3 西部地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分析 128

4.3.1 西部产业园区综合排名总体状况分析 128

4.3.2 西部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30

4.3.3 西部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32

4.3.4 西部产业园区产业合作排名状况分析 133

4.3.5 西部产业园区公共服务排名状况分析 135

4.3.6 西部产业园区社会发展排名状况分析 136

4.4 各省份国家级产业园区排名展示 138

4.4.1 各省份百强榜产业园区个数与总得分排名 138

4.4.2 各省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平均得分排名 139

4.5 区域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140

4.5.1 东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140

4.5.2 中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142

4.5.3 西部产业园区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144

4.5.4 各省份排名2012—2013年度对比分析 146

第5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类别分析 153

5.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发展排名分析 153

5.1.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状况分析 153

5.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10强排名分析 158

5.1.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单项指标排名分析 162

5.2 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发展排名分析 169

5.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状况分析 169

5.2.2 经济技术开发区前10强排名分析 175

5.2.3 经济技术开发区单项指标排名分析 177

5.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比分析 183

5.3.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状况对比 183

5.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前10强对比 186

第6章 中国产业园区合作排名分析 191

6.1 产业园区合作的动因与分类模式 191

6.1.1 产业园区合作动因 191

6.1.2 产业园区合作的分类模式 192

6.2 园区产业合作状况排名分析 193

6.2.1 产业合作前100强排名分析 193

6.2.2 产业合作前10强排名分析 196

6.3 园区产业合作的特征与趋势 205

6.3.1 产业园区合作基本特征 206

6.3.2 园区合作发展趋势 206

第7章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产业合作典型案例 211

7.1 园区间合作: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11

7.1.1 园区间合作背景 212

7.1.2 园区间合作主要内容 213

7.1.3 园区间合作应注意问题 216

7.2 产学研金介合作模式: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17

7.2.1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背景 217

7.2.2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主要内容 218

7.2.3 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成果与启示 221

7.3 国际技术合作: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2

7.3.1 国际技术合作背景 222

7.3.2 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223

7.3.3 国际技术合作主要成果 225

7.3.4 国际技术合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227

7.4 园区内金融平台合作: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7

7.4.1 金融合作背景 228

7.4.2 金融合作主要内容 228

7.4.3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235

附录Ⅰ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9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名录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