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备课新定位 1
备课的作用 2
备课的误区与矫正策略 5
备课的四大理论指导 7
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10
备课新视角 14
备课的原则 18
备课的形式 21
第二章 改进备课的策略 23
备课的资源借鉴策略 24
时间维度的备课 26
内容维度的备课 29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2
同课异构的含义及其备课要求 33
备课策略的使用注意事项 36
第三章 备课与教案 41
教案的定义及主要内容 42
教案的五大基本形式 44
把握教案设计的重点 47
非纸质教案 50
学案设计的内涵及原则 53
第四章 日常备课 55
备课先“备”学生 56
“备”完教材再备课 60
备课也要“备”自己 64
设计好备课教学主线 67
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70
第五章 特色备课 73
在生活中备课 74
备课也需要创新 77
备课合作化 80
教学设计的个性化 82
板书的类型及结构布局 85
板书设计五大原则 88
板书设计的几种方法 91
备出学科特色 94
第六章 高效备课 97
博采众家之长,造就高效备课 98
高效备课要抓重点 101
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104
精心预设是高效备课的前提 106
高效备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109
高效备课:找准教学切入点 112
高效备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115
第七章 教学反思与课后备课 119
教学反思的动因及分类 120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24
教学反思的方法 126
第八章 备课质量评价 129
备课质量评价的意义和价值 130
备课质量评价的五大基本原则 132
备课质量评价的几个指导思想 134
备课质量评价的六项具体要求 136
备课质量评价的指标 138
备课质量评价的体系标准 141
备课评价的基本内容 147
以“导”为主旨的备课评价方式 151
备课质量评价工具的要素和设计思路 154
改进教师备课 157
备课要求与教师发展阶段相结合 162
教师的群体发展与校本备课文化 167
第九章 备课实例 171
撒播自信的种子 172
《水上飞机》 173
扬长避短 174
多思路设计教学主线 176
再上《黄继光》 180
在生活中备课 183
与学生一起备课 185
特色的教学设计 189
把握学科特点,优化教学课件设计 193
学习借鉴他人,自我创新 197
抓住教学重点 199
教学难点的突破 204
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206
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210
创设适当的情景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