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绪论 4
假设 7
方法 9
本书的结构 10
第一部分 问题与理论 15
第二章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农业 15
增长阶段理论 16
二元经济模型 22
第三章 关于农业发展的理论 38
各种农业发展理论 39
各种可供选择的技术发展途径 53
诱导发展模式 63
第二部分 各国之间的比较 89
第四章 各国在农业生产率方面的差别 89
农业生产率与资源利用 90
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率增长 99
技术变革与总生产函数:一种假说 104
第五章 各国间农业生产率差别的来源 112
方法和数据 113
生产函数估计 117
生产率差别的计算 122
农业发展战略的意义 128
补充说明 130
第三部分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增长 141
第六章 资源约束和技术变革 141
资源条件、生产和生产率 142
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 149
诱导技术进步:一种假说 154
统计检验 160
分析的启示 166
第七章 科学与农业的进步 172
科学研究的社会环境 172
美国农业中的科学技术 174
日本农业中的科学技术 187
结论和启示 199
第四部分 增长可以转移吗? 213
第八章 世界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历史 213
扩散模型与世界技术转移 215
世界技术转移形势 218
热带地区的技术转移和新谷物生产潜力的出现 227
第九章 对诱导技术转移的看法 243
新谷物技术的诱导发展假设 244
水稻生产技术从日本向台湾和朝鲜的转移 250
热带地区近代高产品种发展的结论 265
第十章 技术转移、贸易与农业改造 272
技术转移:第二代的问题 273
台湾、朝鲜的水稻生产和日本的农业萧条 275
日本目前的发展与经历 285
补充:假设的计算方法 287
第五部分 回顾与展望 301
第十一章 不均衡的世界农业 301
不均衡的根源 302
体制改革 318
发展基础结构 333
争取世界农业均衡 343
第十二章 农业改造与经济增长 358
欠发达国家农业增长的新前景 359
运用科学促进技术进步 362
制定农业改造的技术和体制 366
调动农业增长,促进全面发展 377
诱导发展与农业发展政策 380
附录 388
附录A 各国截面数据 388
附录B 五国1880—1960年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时序数据 412
附录C 美国和日本1880—1960年农业发展的时序数据 418
附录D 日本水稻品种改良指数 436
人名译名对照及索引 441
专有名词索引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