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导言 1
评传曾公之缘起方法及其目的 1
二 时代背景 9
人物与时代 9
曾公之时代背景 9
一、民族思想之销沉 9
二、朝政之腐败 10
三、吏治之贪污 10
四、军事之废弛 11
五、财政之困难 12
六、外交之失策 12
七、民间之疾苦 13
八、社会之杌陧 14
曾公与时代之关系 15
三 家世 17
家世与人生 17
曾公之家世 17
星冈公之言论风采 18
竹亭翁之积苦力学 19
曾公所受之影响 21
四 早年生活 25
曾公生平之划分 25
三个时期 25
四大阶段 25
三个时期之象徵 26
四大阶段之象徵 26
曾公之早年生活 26
私塾生活 26
书院生活 28
师友 29
行踪 32
意志 33
情感 34
嗜好 35
习惯 36
经济状况 37
考试情形 38
此期生活之特点 41
五 中年生活(一) 44
翰苑生活 44
自我教育 48
师友 57
行踪 60
意志 65
情感 69
嗜好 74
习惯 75
身体 76
精神 78
经济状况 80
政治生活 81
此期生活之特点 84
六 中年生活(二) 88
军营生活 88
自我教育 96
僚友 105
行踪 110
意志 110
情感 112
嗜好 117
习惯 119
身体 120
精神 121
文艺生活 122
政治生活 126
经济生活 131
此期生活之特点 137
七 晚年生活 145
军营生活 145
政治生活 151
身体 160
精神 161
意志 163
情感 165
嗜好 166
习惯 168
僚友 169
行踪 170
文艺生活 173
经济生活 174
自我教育 177
此期生活之特点 178
八 个性 182
个性之意义 182
个别差异之原因 184
曾公之个性 186
曾公个性之形成及其发展 190
曾公个性与其生平学行事业之关系 192
九 思想之渊源 199
思想之重要 200
曾公思想之探讨 200
纵的方面 200
渊源及其转变 200
横的方面 200
范畴及其体系 200
曾公思想之渊源 201
一、得诸载籍 201
二、由于闻问 202
三、得诸经验 203
四、由于省悟 204
闻知 205
说知 205
亲知 205
自力 206
他力 206
十 思想之转变 207
思想与时空之关系 207
曾公思想之转变 207
转变之时期 208
第一期 208
第二期 209
第三期 210
第四期 211
第五期 211
转变之原因——生活环境之更变 212
转变之目的——改善生活与环境 213
十一 思想之范畴 214
中国学术之领域 214
清代之学术思想 215
曾公思想之范畴 217
轮廓方面 217
目录学 218
考据学 219
小学 220
经学 224
史学 228
哲学 231
伦理学 231
教育学 231
政治学 231
军事学 231
文学 231
艺术 231
家政学 231
卫生学 231
曾公生平三耻 231
精髓方面 232
圣哲画像记 232
曾公生平爱读之书 237
十二 思想之体系 239
儒家思想之体系 239
孔子 240
朱熹 241
曾公思想之中心 243
仁 244
礼 244
曾公与船山之学 244
曾公思想之体系 246
格物诚意 247
困知勉行 248
能立能达 250
成己成物 250
十三 哲学思想 253
曾公哲学思想之概说 253
曾公之宇宙观 253
理气二元论 253
理一气殊论 254
理一分殊论 255
曾公之人生观 256
淑世之人生观 256
奋斗之人生观 258
曾公与孔孟之学 261
曾公与老庄之学 262
曾公与墨学 264
曾公与程朱之学 265
曾公与陆王之学 266
曾公与佛学 271
十四 伦理思想 273
伦理思想为儒家思想之中心 273
曾公之伦理思想 274
对己 274
待人 277
八德 283
应事 284
五到 284
接物 285
杂论作人之道 287
十五 教育思想 290
教育起源论 290
教育沿革论 292
教育目的论 293
教育材料论 294
论教育方法 296
论教育环境 298
论治学之方法 300
论治学之目的 309
曾公与中国近代之教育 312
十六 政治思想 317
曾公对于当时政治之批评 318
论世乱由于吏治贪污 318
论世乱由于是非不明 319
论世乱由于人心陷溺 319
论京官办事之通病 320
论外官办事之通病 320
曾公之政治思想 320
崇尚礼治 320
扶持名教 322
崇尚人治 323
见义勇为 324
曾公之人才政策 325
转移人才之道 326
培养人才之方 327
考察人才之法 328
访求人才之道 334
任用人才之方 334
待遇人才之法 337
曾公理想中之政治人才 339
责任 340
道德 340
才具 340
态度 341
职务 343
论对待绅士之道 348
论爱护民众之法 351
论政治与舆论之关系 353
论政治与军事之关系 356
论政治与财政之关系 357
曾公之财政政策 357
曾公之外交政策 361
团务论丛 365
十七 军事学识 370
曾公对于当时军事之批评 371
一、败不相救 371
二、妒功嫉能 372
三、恶习难除 372
四、缺乏训练 373
曾公治军之方法 373
一、招募乡勇 373
二、训练士兵 374
三、规定营制 374
四、物色人才 375
论将材 376
论选将 378
论将将 380
论用人 382
论治事 384
论治兵 387
论兵机 389
论战守 395
论治心 400
论爱民 407
论湘军之长短 411
论水师之长短 413
论平江勇之长短 414
论太平军之优劣 414
论四眼狗之长技 415
论楚军所以耐久之故 415
论军事与吏治之关系 416
论军事与财政之关系 417
论军事与交通之关系 419
论军事与武器之关系 421
论军事与舆论之关系 423
十八 文艺批评 425
曾公文艺批评之概说 425
一、曾公之文学评论 425
论文与道之关系 425
论文学与小学之关系 428
论文学与时代之关系 430
论自然之文 431
文学源流论 432
文学方法论 435
文学批评论 446
评史记 456
评庄子 457
评陆宜公集 458
评韩昌黎集 458
评杜少陵集 459
评苏东坡集 460
评王阳明集 462
评震川文集 463
评姚氏之文 464
评南屏之文 465
评文选 466
评古文辞类纂 466
论士当先器识而后文艺 468
曾公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469
二、曾公之艺术论丛 477
宗派论 477
方法论 478
监赏论 483
曾公爱好书法之原因 485
十九 治家之理论 488
论家道兴衰之原理 489
论家道兴衰之徵象 491
曾公治家之方法 493
一、编纂家规 494
二、教训子弟 494
三、整饬内政 498
四、和睦近邻 500
曾公留心家事之原因 500
二十 养生之方法 502
论养身之道 502
论治身与治心 502
论养生宜得自然之妙 503
论养生之方法 504
曾公养生之道 508
积极方面 508
消极方面 508
二十一 曾公对于时人之敍论 511
刘孟容 511
刘季霞 511
刘椒云 512
孙芝房 513
唐镜海 514
邵位西 515
梅伯言 515
苗先簏 516
江岷樵 518
王璞山 520
塔智亭 521
毕应侯 522
罗罗山 522
李迪庵 524
李希庵 525
杨厚庵 526
彭雪琴 526
胡润芝 529
左季高 536
李少荃 538
鲍春霆 539
李次青 540
曾温甫 542
曾事恒 542
二十二 后人对于曾公之批评 545
何璟 545
英瀚 550
李瀚章 551
李鸿章 552
薛福成 553
吴汝纶 561
张裕钊 567
黎庶昌 569
刘蓉 570
郭嵩寿 571
左宗棠 575
李元度 576
王闓运 582
王定安 584
容闳 588
俞樾 591
章炳麟 594
梁启超 599
萧一山 603
陈恭禄 604
郭斌龢 606
陈翊林 607
胡哲敷 608
蒋星德 610
结论 612
附录 619
一 李肖?先生来书 619
二 引用书目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