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时局 2 未来二十年的大趋势与变革方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连奎,秦逸飞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21244032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居于世界第一,如今中国又重新回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根据世界银行的算法,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实体经济的总量已经是美国的二到五倍,然而中国的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中国国内的问题和矛盾也很多,中国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还缺乏共识,重回世界第一的中国应该怎样变革,中国如何才能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变成让引领全球的世界第一“文明大国”?这是本书所思考的问题。

上篇: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 3

第一章 西方的过时与中国时代的到来 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对了 3

二、中国到底做对了什么? 5

三、在西方世界中,繁荣与民主毫无关联 8

四、“美国梦”为何破裂? 11

五、东欧、冰岛与智利——那些走错路的国家的现状 16

六、中国一直是历史的主角 19

七、“重回第一”的中国怎么样? 24

第二章 中国继续改革的方向与动力 35

一、未来20年推动中国发展的五大引擎 35

二、中国应谨防“诱错”和“逼错”式改革 39

三、警惕右翼民粹势力正在对中国的危害 41

四、中国四类知识分子 47

五、当代中国应该“少谈些价值,多谈些模式” 50

六、美国“进步时代”带给中国的启示 51

七、中国改革不分“左右”,只分“好坏” 62

八、研究中国要用“大经济观” 66

第三章 中国各财富阶层分析 69

一、中国阶层状况的新变化 69

二、产业资本阶层——开明资本阶层 73

三、高产阶层——隐形的利益集团 77

四、投机资本阶层——新崛起的控制性阶层 80

五、城市白领阶层——真正的社会底层 84

六、经济学家阶层——也是有阶级性的阶层 87

七、舆论阶层——舆论不代表民意 94

八、中国贫富分化的根源 103

九、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 108

十、政府决策必须绕开精英阶层 111

十一、中国需要为中下层代言的有机知识分子 116

第四章 中国问题的现实根源——房子、票子的问题为何越来越大 119

一、中国长期通货膨胀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119

二、通胀的误解与分析 123

三、“货币超发”鼓噪下的冷酷现实 127

四、大家都是通缩的受害者 130

五、通胀的根本原因 131

六、“通胀感”不同于通胀 137

七、房地产背后的三大“伪问题” 140

八、房地产背后的五大“真问题” 142

九、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之策 144

十、中国有重蹈美国覆辙的危险 146

十一、美国是如何建设成“伟大社会”的? 150

下篇:世界大趋势与中国改革前景 163

第五章 中国梦: “富而自由”的国家 163

一、“大政府”与“小政府”孰优孰劣? 163

二、北欧为何成为“富而自由”的国家? 166

三、合作主义社会是怎么回事? 178

四、德国——欧洲的新盟主 186

五、德国制胜法宝之一:社会国宪政模式 188

六、德国制胜法宝之二: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193

七、“居者有其屋”成就了新加坡模式 197

八、希腊从来不是高福利国家 205

九、对福利社会和大政府的八大谎言 210

第六章 从“世界模式1.0”到“世界模式3.0” 217

一、 “大同社会”和“理想国”并非真理想 217

二、世界模式从“1.0”到“2.0” 218

三、为什么有社保的国家不会乱? 220

四、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223

五、中国养老金根本问题在哪里? 233

第七章 世界模式3.0:社会福利型国家 237

一、英国是如何率先建立福利国家的? 237

二、福利国家好在哪里? 238

三、为什么有福利的国家不会腐败? 243

四、福利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245

五、关于福利社会的七大谎言 247

六、现有的福利社会存在哪些缺陷? 254

第八章 世界模式4.0:社会投资型国家 259

一、什么是社会投资型国家 259

二、社会投资型国家的理论基础:风险社会理论 264

三、社会投资型国家的效果 266

第九章 世界模式5.0:低生存成本社会模式 269

一、低生存成本社会的诞生背景 269

二、人类的生存成本是如何提高的? 272

三、低生存成本社会的理论 283

四、如何建立低生存成本社会 288

五、低生存成本社会的具体政策建议 292

六、建设低生存成本社会的样本 294

七、低生存成本社会理论应用案例 297

八、低生存成本社会有什么好处 302

九、低生存成本社会相对于福利社会的优势 305

十、为何称为新福利社会 308